微博网民民族认同的强化路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近年来,网民数量不断增加,完善的网络传播秩序和安全监管机制尚在形成中,和互联网空间的匿名性和失序性相伴而生的,还有网民的表现出的盲目性和批判性,诸多特征削弱了其民族认同感。而民族认同感又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态度,民族认同危机不利于政治稳定。但是也必须看到,网络社区为民族认同的强化提供了平台。道德产生的自主性、道德构成的多元性、道德传播的开放性是网络社区伦理的主要特征,这意味着道德情操在网络场域中是可塑的。网络社交媒体中关于辱华事件的报道与传播均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网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主义情感,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认同,将个人和民族国家紧密结合在一起。
一、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
(一)民族认同。民族认同是指,同一民族内成员对本族群历史、文化、语言、风俗、制度等的接纳程度,以及在心理上对该群体的归属感,是在长期生活在特定地域内的、具有相同文化习俗的族群共同体之中所形成的忠诚感。这种忠诚感表现出强烈的内群体偏好,对外群体则充满抵触心理。民族认同在中国的历史语境下和国家认同具有一定的重合性,通常我们所说的民族认同是指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中华民族在某种程度上又代表了中国这一国家主体。因此可以认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且在个体层面上表现出正相关。
(二)群际威胁理论。群际威胁理论是指当某一外群体的存在、发展和价值观对内群体产生威胁时,就会导致内群体对该外群体的消极态度和行为。按照形式的不同,可以将群际威胁分成现实威胁、文化威胁和认同威胁:现实威胁是指损害内群体的现实利益的所有不利情况;文化威胁是由信念、信仰、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所造成的威胁,往往发生在两个没有直接利益冲突的群体之间;认同威胁是基于社会认同理论而产生的,积极的群体认同源于高水平的内群体自尊,通过内外群体比较所形成的内优越感是认同的重要来源。
群际认同威胁理论认为,当某一事物威胁到内群体认同时,存在认同危机的个体会产生离开群体的动机,离开不成功的低认同个体和那些不具有离开动机的高认同个体便会通过各种方式来提升内群体自尊。因此在面临群际认同威胁时会产生两种情形,一是低认同个体离开内群体,二是为了抵抗威胁,内群体提升自尊,强化已有认同。群际认同威胁理论是本研究强化路径构建的依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利用新浪“微热点”大数据舆情分析软件,以“D&G辱华事件”、“瑞典播出辱华节目”和“厦大研究生辱华事件”,搜集了事件爆发当天至发酵一周的微博舆情信息。通过对三起不同性质的网络辱华事件的传播途径、媒体观点和网民观点进行比较分析,来研究网民在事件中对中华民族认同情绪的强化机制。选择这三起事件作为分析对象,一方面,其舆论传播均以微博为主要场域,引起了大量的社会关注。另一方面,三起事件的当事人具有不同的身份背景。既有享有一定知名度的海外人士,也有享受中国教育体制内福利的保送研究生,对于不同身份背景的刻意辱华或无意辱华行为,网民行动逻辑的一致性能够充分说明民族认同的强化机制。
二、舆情分析
(一)传播趋势分析。三起事件都经历了“事件曝光——微博转载发酵——微博网民热议——事件回应——后续报道——网民持续关注”这一传播模式。根据舆情传播趋势,事件一经曝光,迅速引起了网民和媒体关注,特别是在粉丝量百万级以上的官微或大V转载后,舆情持续升温。舆情传播趋势显示,事件一旦进入公众视野,便迅速发酵,1到2天信息量达到顶峰。
(二)事件关键词云分析。关键词云是通过对微博平台数据的正文内容分析提取出的,能够体现网民的对事件的整体情感取向。在“D&G辱华事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依次为“中国”、“DG”、“辱华”、“筷子”和“道歉”;“瑞典播出辱华节目”这一事件中,关键词云分析显示,排在前五的高频词为“辱华”、“瑞典电视台”、“瑞典”、“中国”和“道歉”;“厦大研究生辱华事件”中,前五的高频词分别为“辱华”、“发布”、“处理”、“发表”以及“洁洁良”。
由关键词云分析可知,首先,“辱华”作为高频词均出现在三起不同事件中,反映了微博网民对事件性质的认知,将其视为负面的辱华行为,在面对“辱华”这一群际威胁时,会刺激内群体民族认同感的产生。其次,“道歉”、“处理”等次高频词体现了网民对事件发展进程和发展结果的关注。通过谴责辱华涉事方、抵制辱华行为来维护民族认同感,涉事方迫于舆论压力作出解释道歉,反过来又进一步提升了网民的民族认同。最后,对比不同事件的关键词云频次可以发现,三起事件中热度最高的是“D&G辱华事件”,最低的为“厦大研究生辱华事件”。一方面是受D&G品牌效应和明星流量效应的影响,该事件在微博网民中更受关注,另一方面,与前两起外交部参与回应的辱华事件相比,厦大研究生的辱华言论所造成的群际威胁较弱,因此舆情量也相对较少。
(三)网民话题分析。主题聚类分析列出了事件中网民讨论的主要话题,监测时间段内,关于谴责辱华当事人和辱华行为的舆情量最多:在D&G事件中,43%的网友谴责品牌广告及创始人辱华;“瑞典播出辱华节目事件”中,34%的网友谴责瑞典电视台辱华,21%抨击主持人种族歧视;厦大研究生辱华事件”中,41%痛斥其两面人行为。无论是D&G创始人、瑞典电视台主持人还是厦大研究生“洁洁良”,其言论都触及到了网民关于中华民族认同的底线,所以引发舆论声讨也在意料之中。除开表达不满以外,网民对于当事人的回应和事件最终的处理方式也表现出了极大关注,在D&G事件中,涉事人的回应直接导致了舆情量的第二次高峰,“厦大研究生辱华事件”中厦门大学官微发布了处理结果,该条微博阅读量超过了580万。
民族认同的强化不限于对辱华行为和辱华言论的抵制,关于理性爱国的思考也是民族自信的体现,在瑞典电视台播出辱华节目的事件话题分析中,13%的网民呼吁理性爱国,9%的网民关注了更深层次的中瑞两国外交问题,这属于民族认同情感的升华。
三、路径分析与结果讨论
(一)强化路径分析。涂尔干曾经指出,仪式的目的是引导和训诫个体意识,构建集体道德感。热门的网络民族主义事件也可以视为一种仪式,它能够引发集体亢奋,在参与作为共同仪式的热点事件时,网络社区成员通过情绪感染统一认知,从而达成对事件的一致意见,这也是民族认同强化的重要机制。由舆情分析结果可知,辱华事件进入微博网民视野后,随即引发了网民对当事人的唇枪舌战,并对于事件本身表现出强烈不满,这种抵制行为无形中增加了网民的民族认同感。
群际认同威胁理论解释了为什么当负面民族价值观出现在舆论场域中心时会引发其他网民的口诛笔伐,并强化已有的民族认同。
按照认同威胁理论,当威胁发生时会导致两种结果,一种是低认同成员离开本群体,另一种是高认同成员通过提升自尊、强化已有的内群体认同来对抗威胁。也就是说,群体内低认同个体会离开舆论场域,高认同个体则通过抵抗负面价值观以促进内群体自尊,最终实现微博社群整体民族认同感的提升。
(二)结果讨论。网络社区为民族意识和民族主义情感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有利于民族认同的构建。近年来,各类网络民族主义事件频发,从韩国萨德事件到南海仲裁案,从抵制家乐福到85°C在多个外卖平台下架事件,从马里兰大学中国留学生毕业演讲发布的“美国的空气都是甜的”言論,到内地女生怒撕港中大“港独”宣传海报激辩道“你们不能代表我”。这些事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网民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情感,将网民个体和民族国家紧密结合在一起,无形中促进了民族团结、维护了祖国统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情感基础。因此,民族认同的强化取决的并不是作为传播载体的网络媒介,而是以互联网为传播载体的内容本身。随着互联网社区逐渐净化,舆情的正能量表达日益升温,为民族认同的强化提供了平台。
参考文献
[1] 张婍,冯江平,王二平.群际威胁的分类及其对群体偏见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14(04).
作者简介:蒋叶莎,女,博士,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共青团理论教研部,讲师,武汉大学社会学博士。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9835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