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公共图书馆共享阅读空间的构建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孙雪菁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共享阅读空间;读者服务
  摘 要:随着共享经济的深入发展,共享理念逐渐在各个行业广泛传播开来,公共图书馆共享阅读空间的概念也逐渐被提出并得以发展。文章对公共图书馆共享阅读空间及其特征进行了概述,对新时期共享阅读空间构建的重要价值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共享阅读空间布局、服务格局、技术应用及特色功能空间打造等提出了若干可行性建议。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12-0039-03
  随着我国共享单车、共享充电设备、共享住宿等共享经济的出现与发展,以现代新兴技术为支撑的共享理念逐渐被社会各个行业所接受。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的主要场所,具备进行共享阅读建设的基本条件,我国部分图书馆通过自身实体阅读空间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形成了图书馆共享阅读空间的基本形态,有效满足了读者阅读自由化、服务个性化的新时代需求,有力地推动了图书馆读者服务能力的创新与发展。但从整体上看,当前公共图书馆共享阅读空间建设还处在探索期,共享空间建设仍然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空间布局设计、功能实现、技术支撑及特色发展等问题,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共享阅读空间的构建。
  1 公共图书馆共享阅读空间概述
  1.1 公共图书馆共享阅读空间
  公共图书馆共享阅读空间建设主要基于功能完善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基础,依托便捷的互联网平台以及资源丰富的知识库,为读者提供自由化的知识获取空间和自助化、智能化的读者服务空间。公共图书馆共享阅读空间构建以新时代共享、开放及现代科技服务理念为基础,通过营造自由舒适的环境打造服务性实体空间与线上阅读相结合的阅读空间,形成促进图书馆馆藏资源共享、加快信息流动、推动全民阅读深度发展的公共性阅读场所。
  1.2 公共图书馆共享阅读空间的特征
  当前,很多发展较成熟的图书馆已经将打造共享阅读空间作为自身的特色读者服务创新项目,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因此图书馆发展共享阅读空间具有较好的读者基础。图书馆共享阅读空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①合作交流性。公共图书馆共享阅读空间构建主要涵盖知识资源、技术支撑、人员服务及读者阅读等几个基本部分,共享阅读空间功能的实现需要各要素之间的协力合作与支持,体现了服务实现中的合作性。此外,读者还可以在共享阅读空间实现自由交流与对话。②便利快捷性。公共图书馆共享阅读空间主要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以及智能化设备的服务优势,能够充分整合不同类型的资源,主动拓宽信息检索与服务渠道,为读者提供广泛的知识信息获取途径,突破了资源获取的时间与空间限制,转变了图书馆的传统服务形态。③开放共享性。共享阅读空间具有超过以往任何阅读形式的开放性,倡导读者充分利用馆藏资源,根据自身的阅读需求实现高效阅读,使读者在共享阅读情形下突破以往阅览区的常规服务思维限制,转变阅读场景的情境设定,实现多元化的阅读需求。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共享阅读空间能够实现资源的精准化推送与分享,读者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获取阅读资源,极大地拓展资源的获取渠道,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的介入助力读者资源共享程度快速提升。
  2 公共图书馆共享阅读空间构建的必要性
  2.1 丰富读者阅读形式
  传统公共图书馆的阅读空间一般为借阅室,内部布局简单,功能单一,仅能够满足读者最基本的阅读需求,属于基本功能服务。随着国民综合素养的提升以及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传统的阅读空间与服务形式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基本阅读需求。共享阅读空间的构建恰好满足了新时期读者的基本需求,除了内部陈设布局简洁大方,图书馆还可以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将读者与数据库、资源库、知识平台等通过互联设备关联起来,实现“隔空对话”与“人机对话”,变更以往单一的读者服务模式,有效提升信息服务效率。
  2.2 创新读者服务思维
  传统图书馆读者服务思维一般是图书馆提升自身的服务效率,通过举办各种阅读活动提升读者的满意度,如阅读比赛、新书推荐等,但在当前知识服务背景下,这些活动缺乏吸引力。公共图书馆阅读共享空间为读者服务创新提供了新的思维与理念,旨在发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强调读者在阅读活动中的中心地位,最大限度地降低图书馆传统服务中读者信息服务局限、服务内容不当等负面影响。共享读空间基于丰富的知识资源、功能齐全的信息化设备以及素质较高的馆员队伍,能够有效提升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形象,拓展图书馆在公众中的影响力与依赖度。
  2.3 纵向拓展阅读深度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度发展,信息技术更加全面地服务于读者活动。当前,社会节奏加快,读者碎片化阅读倾向越来越明显,而信息技术的发展恰好符合读者阅读方式的转变趋势,一些“微”阅读服务已经逐步实现并得到了读者的认可。但是,仅通过碎片化的“微”阅读服务还不能完全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这与读者深阅读目标之间尚存在较大的差距。通过合适的形式构建一个相对自由的知识获取空间,有利于读者更加深刻与系统地参与阅读活动,这种阅读服务组织形式有利于读者在获取更多知识的基础上开展深入思考,从根本上提升读者的阅读素养,帮助读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 公共图书馆共享阅读空间的布局
  3.1 空间功能分区
  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读者的进馆需求呈现略微上升的态势,在数字化环境及现代移动设备的影响下,读者对公共图书馆的空间功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图书馆应引进共享空间、创客空间等新颖的设计理念,将创意、空间、技术、设备、资源等要素进行有机融合。图书馆共享阅读空间应有以下几个必要的功能区:一是自互助服务区,在共享阅读空间应加入更多的科技要素,充分运用智能化设备的突出服务优势,将原来的人工服务替换为人机交互服务方式。二是研讨学习区。图书馆共享阅读空间的读者中有相当比例的学习型读者,因此图书馆应在共享阅读区内划分单独的研讨学习角,供读者在此学习与讨论。三是交流共享区。该区是共享阅读空间的核心功能区,图书馆应建设自由交流的知识平台,提供公共网络及电子阅读设备,供读者进行信息的共享、传递,交流和表达阅读感受及观点。四是公共休息区。该区功能主要是供读者在阅读之余放松身心,缓解精神疲劳,因此应有舒适的桌椅或沙发,另外还可以设置水吧等休闲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422051.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