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网络语言浅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熊湘华

  我国于1995年完成了与Internet的互联及与国内公用数据网的互联,随后进入了互联网的商业化阶段。互联网以其很强的交互性、海量信息、信息的可储存性、迅速及时、超空间性等特点,把无数国人特别是年轻人“一网打尽”。在网络化的过程中,出现了所谓的“网络语言”,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的关注。本文拟对网络语言这一方兴未艾的语言现象作一些探讨。
  “网络语言”不能简单地定义为网络上使用的语言。“网络语言”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与计算机联网或上网活动相关的名词术语”[1]。如电子邮件、下载、在线、掉线、主页、刷新、调制调解器、链接、带宽、流量等计算机领域的专业术语或用语,属社会方言的范畴。这些用语一般来说意义明确,变化形式单一,且传播的范围、影响的幅度相对而言要弱,本文暂不讨论。本文讨论的专指网友们用BBS、聊天室、在线过客及其他聊天工具等方式上网聊天时使用的媒介信息符号――网络聊天语。
  “网络语言”不是空穴来风。“网络语言”的出现离不开客观的现实条件和环境。首先,人类社会在第一二次浪潮的成果上,迎来了第三次浪潮。20世纪最后10年,人类的科学技术已达到新的高度,尤其是计算机相关技术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一些发达国家相继进入信息社会。其次,网络本身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其基本功能是承载、传递各式各样的信息。这种功能的完成不仅仅需要物质条件的丰富和满足,还需要个人素质的支持。如一定的计算机知识、相当的英语水平。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人们受教育的水平亦普遍提高。特别在一些大中城市,年轻人(包括中小学生)都具备一定程度的电脑知识,英语水平。这些又为“网络语言”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智力支持和软件环境。最后,作为大众传媒,网络所面对的是社会大众。它在传承信息时必须使用社会现存及流通的介质。众所周知,汉字具有极大的稳定性,超方言性。尤其是以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实行汉语拼音方案为中心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推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绝大部分青年特别是城镇青年能以简化后的标准汉字、普通话里中规的词汇及语法跟他人进行交流。汉字、普通话的材料为网络语言的出现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媒介手段。
  网络语言的真面目到底如何?要揭示它的真实身份,我们可以考察一下它的形成和特点。
  网友上网聊天一般都要求轻松诙谐,要求较快的打字速度。特别是在一对多的情况下,对打字速度要求更高一些。为追求简便或情趣,网友们在传播过程中使用的符号,可谓千姿百态。具体而言,有以下一些情形。
  数字会意。网上常常借用数字和汉字的谐音双关或意义双关来表意,以求情趣。如谐音双关:56―无聊;98―酒吧;哈9―喝酒;555―呜呜呜;9494―就是就是;意义双关:100或10―很完美(满分或十全十美);此外还有一类特殊的谐音双关,即谐音的不是汉语,而是外语。如886―拜拜了(谐英文bye-bye),3166―塞扬啦啦(谐日文さょぅなな)。除数字谐音汉语或外语词之外,还有一种情况,即汉语词谐音汉语词,如捆了―困了,水饺―睡觉,斑竹―版主,偶―我,大点化―打电话,个个―哥哥。
  图形会意。网上出现将标点、数字、字母等符号组合在一起,构成图形,来表情达意。如:)表微笑,:D表大笑,:-〈表苦笑,:-!表讥笑,8-〉表睁大眼,:-7表火冒三丈,:-I表吸烟。这种表情达意的方式,笔者认为是一种表意的“返祖”现象。在早期阶段,由于受认识水平等各种因素的限制,人类的先知用线条图画等表情达意。随着语言系统的成熟完善,这种方式渐渐居于辅助状态。而在网络语言中,这一方式处于主要的地位。
  拼音及拼音的缩略。使用拼音一方面是为了追求速度和简便,一方面是为避讳。如:xixihoho―嘻嘻哈哈,MM―妹妹(美眉),LP―老婆,LG―老公。在这种方式中,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即缩略的是英文词语,如BB―Bye Bye(再见),VG―Very good (很好)等等。
  特有的借称。网络上有很多借称,很象暗语,如坛子―论坛,泡菜―在论坛里看和说的会员,恐龙―长相欠佳的女性网虫,青蛙―外型较差的男性网虫,楼上楼下―帖子中的上下部分等。
  此外,还有其他的构成方式如故意重叠以模仿儿语,比方把“东西”说成“东东”,“漂亮”说成“漂漂”,“一下”说成“一下下”等等,可谓林林总总,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总而言之,具有变形性、错误性、临时性、模糊性等特点。
  从已发表的有关讨论“网络语言”的文章来看,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新的社会方言”[2],有人认为这是对“语言规范化中的创新机制”[3],笔者认为,首先不能把“网络语言”笼统归为社会方言。“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的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4]。人们以相互共同之处如或以年龄,或以职业,或以地位等为纽带,形成不同的社会集团,这些社会集团由于交际的需要,创造有独特性的社会流行语即“社会方言”。“网络语言”有超年龄、超阶级、超职业、超性别的特点。也许有人会把正上网的人和不上网的人看成是两个言语社团,因此而把“网络语言”看成是社会方言。但这一分类法过于单一。况且,不同的言语集团的流行语,有自己独特的词汇,且这些词汇有稳定性,传承性。如木工行业的一些用语就不同于医生行业的用语,诸如“长刨、短刨、平刨、边刨、圆刨”之类的用语[4],都是一代代传承的结果,业内人士都通晓。“网络语言”具有临时性,虽然拥有某些独特的符号,但并非每个上网的人都懂其含义。
  其次,也不能把“网络语言”归为语言系统内或在语言规范中的一种创新。创新论者的理论依据是“语言作为一种认知手段和命名记号,需要为认知活动的成果和新鲜事物不断命名”[3],“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具有一定的任意性”[3]。笔者认为创新有一个方向问题,是对原有东西的扬弃,创新后的事物要能更好地为现实服务。
  最后,笔者认为尽管网络语言形式多样,变化多端,可万变不离其宗。其构成材料及手段,完全没有脱离现代汉语。相反,它是借用现代汉语的材料和手段(如双关)或借鉴现代汉语的运转方式(如吸收外来词)而生成的。
  网络语言的出现,必定会对社会各个方面产生影响。首当其冲受其影响的自然是现存语言系统。一些有生命力的网络语已开始渗透到现代汉语中来了,如美眉、青蛙、恐龙,提高了现代汉语的表现力,也反映了现存语言系统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是适合社会要求的符号系统。同时,“网络语言”的出现也对传统的一些语言学概念提出挑战。书面语、口语概念边缘化。口语是凭口、耳进行交际的语言,口语是脱口而出的,有伴随语,有各种语调,有高低快慢变化;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用文字记载下来供看的语言,可以从容推敲,讲究篇章结构、连贯照应。但在“网络语言”中,两者的这些差别已模糊化、边缘化,呈相互消融之势。“网络语言”一方面不能像写信那样先理清思路,再字斟句酌,而必须象平常聊天那样脱口而出,口语化;另一方面在未使用视频时,不可能有辅助体态语和语音形式,留下的只是文字形象,又书面语化。此外,“网络语言”的出现还促使人们去反思社会方言、言语等概念,使这些概念与时俱进地得到拓展。
  
  【参考文献】
  [1]郑远汉.关于“网络语言”[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0,(3):102-106.
  [2]邝霞.网络语言――一种新的社会方言[J].语文建设,2000,(8):21.
  [3]孟伟.网络传播中语言符号的变异[J].现代传播,2002,(4):89-91.
  [4]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熊湘华,贵阳学院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3155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