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之“三步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 杰 杨恒友 李 刚
摘要:本文总结了作者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提出精品课程建设要按计划、分步骤实施,从规划到建设、从完善到整合,逐步培建出有自己特色的精品课程,对其它精品课程的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职 精品课程 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是高等学校课程建设中“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是指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应具有“名牌和示范作用”,也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与风格”并普遍受学生欢迎。具体地说,精品课程应该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和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有利于带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应该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整体性、有效性和示范性于一身。
一、第一步,夯实基础 明确目标 制定规划
(一)做好近、远期课程建设规划
要打造一门优秀的精品课程,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精品课程建设规划。精品课程建设规划一般包括学校和教学单位两个层面,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建设目标、建设任务、建设阶段、建设措施及保障机制等。
(二)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建设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要与技术进步相适应,要与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相适应。新的课程体系既要有本地区、本专业、本课程的特色,又要有普遍适应性。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建设必然涉及队伍、内容、方法、教材、管理等方面,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保障。
在教学队伍建设上,要引入竞争机制,严格教师聘任,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训,促进不同院校之间的学术交流。
(四)加强硬件建设,搞好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精品课程建设要求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要有实训基地、实验室、实验教材、实验实习指导教师,不断加强实验室的硬件建设,要积极开展课程规定的各项实验,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第二步,加强教改 规范创新 丰富提高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既是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又是指导学生自学的纲要。制定完整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大纲,充分体现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成果,教学大纲除了对本课程基本内容提出明确要求外,还应根据学科的发展加以更新,提出培养学生能力的措施,阐明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充分体现优化课内、强化课外,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并提出相应措施和办法。
(二)完善授课计划与教案
依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逐步完善学期授课计划,充实和修订授课教案。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授课教案要结合行业发展现状和地域特点,将最新的技术成果融入进去。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层次分明、内容严谨、格式规范。
(三)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有了好的教师和好的教材,再加上生动直观的多媒体课件,一定会有好的课程讲授效果。课程组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来,通过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和电子教案,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实现网络教学,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四)加强教材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是以建设相应层次的、具有较强针对性和适用性的优秀教材为核心,课题组要善于总结和归纳,编写高质量的优秀教材。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方面,自撰有特色的教材固然很好,而选用成熟的、已有定评的好教材也未可非议。我们在课程建设初期就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向国内一流院校学习,积极参与国家级教材建设,吸收和消化国内同行对教材的理解和全新的教学理念。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开发和采用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系列化、立体化的“优秀教材”,形成文字教材、电子教材、辅助教材和参考资料相配套的系列教学用书和教学软件,适应多样化的教学需要。
三、第三步,整合资源 评估优化 示范推广
(一)整合课程资源,搭建网络教学平台
随着课程建设的深入,积极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网络的方便快捷、多媒体的生动直观,搭建网络教学平台,整合课程资源。通过课程教学网站的建立拓宽三尺讲台,形成一个开发的、互动的网络课堂,加大与各相关学科的联系,重视教学内容的横向联系和综合运用。既使前驱课的知识得到延伸、深化;又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由记忆性学习向创造性学习方式转化。拓宽教学内容,提高授课效率。
(二)示范推广,反馈提高
为保证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学校应建立一套较完整的精品课程申报和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精品课程的全过程监督、检查和评估制度,学校应组织专家不定期进行网上教学资源检查,重点关注课程内容的更新程度和在教学中的应用程度,及时掌握课程建设信息,限期改正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总之,精品课程建设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以建设相应层次的、具有较强针对性和适用性的优秀教材为核心,以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前提,以教学内容现代化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平台,以科学的管理体制为保障。集观念、师资、内容、技术、方法、制度于一身的整体建设。在建设中要按计划、分步骤实施,根据本专业特点、地域特色、办学历程,培建出有自己特色的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曲洪山,以深化改革为基础强化高职精品课程建设,教育与职业,2006.
[2]吕岩荣,试论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教育与职业,2006.
(刘杰、杨恒友、李刚: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3744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