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前馈控制在麻醉恢复室全身麻醉患者躁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何真莉

  摘要:目的 在全身麻醉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后,应用前馈控制进行躁动护理,观察患者复苏后的疼痛程度,记录躁动发生率,从而了解前馈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我院接受全身麻醉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治疗时间为依据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40例。常规组行常规复苏期干预,研究组行常规复苏器期干预+前馈控制。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不良情况发生率、躁动发生率、复苏期疼痛程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各项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进行全身麻醉患者护理时,将前馈控制运用起来,可有效降低躁动、不良情况发生率,减缓患者复苏期疼痛程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前馈控制;麻醉恢复室;全身麻醉患者;躁动护理;应用效果
  全身麻醉复苏期间,患者易出现躁动、定向障碍、兴奋等脑功能障碍,其为常见并发症,会对复苏效果、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患者在做完手术后,需到达麻醉恢复室进行恢复。但因复苏期躁动发生机制尚未明确,且未发现特效疗法,暂时只能通过术前指导、患者发生躁动后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由于前馈控制需在行各种措施前对后果进行预测,并采用针对性预防措施,所以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躁动发生率、不良情况发生率。为了解其应用效果,我院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对研究结果进行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我院接受全身麻醉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治疗时间为依据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40例。其中,研究组男21人,女19人;年龄区间为25~77岁,平均年龄为(44.03±4.23)岁;大专及以上学历13人,高中及中专学历21人,初中及以下学历6人。常规组男27人,女13人;年龄区间为27~80岁,平均年龄为(46.33±4.76)岁;大专及以上学历15人,高中及中专学历13人,初中及以下学历12人。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太大差异,P>0.05,可比较。本研究以自愿参加为原则,已与患者签订相关协议。
  1.2 方法
  常规组行常规复苏干预。
  研究组行常规复苏干预+前馈控制,具体如下。
  (1)组建前馈控制小组。选择手术室护理人员、病房护理人员、麻醉恢复室护理人员组建前馈控制小组。由麻醉科护士长担任组长一职,职责包括但不限于:探究躁动危险因素,并基于探讨结果制定可行的预防措施;定期开展关于躁动护理的培训活动;予以护理人员相应指导;监督措施落实等。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予以患者术前指导;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记录患者用药情况;与麻醉恢复室护理人员进行交接等。麻醉恢复室护理人员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在术前进行访视,并与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交接,基于相关数据、信息分析躁动影响因素;实施麻醉恢复室的护理工作。病房护理人员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开展健康宣教;实施相应护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状态。
  (2)护理措施。①前馈控制小组成员需予以患者术前宣教,内容主要包括:全身麻醉的安全性、有效性,全身麻醉时会采用怎样的麻醉方式,全身麻醉复苏期间可能会出现怎样的并发症及相应干预方式。②前馈控制小组成员需予以患者心理干预,即术前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受教育程度等进行评估,给予适当的鼓励,使其愿意倾诉疑虑、困惑,以消除不良情绪。同时,前馈控制小组还可将麻醉恢复室全身麻醉躁动护理知识以图片、视频的方式进行展示,进一步加深患者对相关内容的理解。针对行动自如的患者,前馈控制小组可在术前带领患者参观麻醉恢复室进行了解。此外,前馈控制小组还可组织交流活动,使既往复苏质量较好的患者与即将进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进行深入了解,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复苏流程的了解,调整自身心态。③前馈控制小组成员需在复苏期予以镇静干预。待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后,需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价,根据医嘱行镇痛护理。在患者疼痛程度降低后,予以适量镇静药物,并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观察,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同时,需确保患者为无痛安眠状态。④护理人员需在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后进行认真看护,并采用约束措施、固定导管及引流管等方式,避免躁动等现象导致患者身上的导管出现脱落。如果患者符合拔管指征,需及时拔出导管,将患者的应激反应降至最低。⑤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后,护理人员需将温度调至22℃~24℃,以免患者在复苏期出现低体温、寒颤等情况。同时,为降低外界对患者的不良刺激,需确保麻醉恢褪夷诖τ诎簿沧刺。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躁动情况、不良情况发生率、护理质量等各项指标的评价标准如下。
  疼痛程度:利用视觉模拟评估法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最高分为1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疼痛程度越强。
  躁动情况:利用躁动程度评分标准评价患者的躁动情况,最高分为3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躁动情况越严重。
  不良情况发生率:不良情况包括但不限于缝合线脱落、出血、坠床、非计划拔管等。在复苏期间,需对患者因躁动而发生的相关情况进行记录。
  护理质量:患者意识完全恢复后,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质量评价表指导患者或家属进行评价。评价表中包括三大内容,即躁动预防、无痛预防、情绪干预,一共有20个条目,条目评分最高为5分,共计100分。分数越高,意味着护理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复苏期间的疼痛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复苏期间的疼痛评分平均为(2.44±0.73)分,常规组患者复苏期间的疼痛评分平均为(4.53±1.12)分。相较而言,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更低,且P<0.05。

nlc202211141604



  2.2 两组患者复苏期间躁动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复苏期间的躁动情况发生率为17.5%,常规组患者复苏期间的躁动情况发生率为40.0%,且P<0.05。详见表1。
  2.3 两组患者复苏期间的不良情况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复苏期间的不良情况发生率为10.00%,常规组患者复苏期间的躁动情况发生率为30.00%,且P<0.05。详见表2。
  2.4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且P<0.05。即研究组患者的情绪干预评分平均为(31.16±2.73)分,常规组平均为(25.44±3.16)分;研究组患者的无痛干预评分平均(25.66±2.31)分,常规组平均为(20.72±2.63)分;研究组患者的躁动预防评分平均为(31.57±1.92)分,常规组平均为(24.99±2.63)分。研究组患者护理质量总分平均为(89.44±4.13)分,研究组患者护理质量总分平均为(70.44±6.92)分。
  3讨论
  3.1 总结
  为了解前馈控制的应用效果,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我院接受全身麻醉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前馈控制的应用效果较好,可降低患者复苏期间躁动情况、不良情况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3.2 提高前馈控制在麻醉恢复室全身麻醉患者躁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的策略
  3.2.1 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可对前馈控制的应用效果造成直接影响。所以,在提高前馈控制应用效果方面,医院可将其当做入手点。首先,医院需成立培训部门,邀请在前馈控制方面有着一定研究的专家学者或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前馈控制护理人员为导师,定期开展有关前馈控制应用的培训工作,使护理人员对前馈控制的优势、价值进行深入了解,并树立运用前馈控制的意识、观念。在培训工作中,需严格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因为只有前馈控制落到实处,才可使其效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同时,还要定期进行考核。其次,医院需定期开展前馈控制讲座,鼓励护理人员参与其中,接触最前沿的前馈控制知识、理念,为其更好地运用前馈控制提供保障。再次,医院需为护理人员提供与其他医院进行交流沟通的机会,以积累工作经验,深入了解、灵活运用前馈控制。最后,医院需引入综合素质较强、对前馈控制有着深入了解的护理人员。
  3.2.2 制定科学完善的前馈控制制度
  科学完善的前馈控制制度可避免护理人员在运用前馈控制时出现问题,影响患者正常恢复。因此,医院需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制定科学完善的前馈控制制度,紧抓落实,以提高前馈控制工作的实效性。比如,医院可制定护理控制制度,明确提出麻醉恢复室的温湿度标准、前馈控制标准。
  3.3.3 纳入考核绩效
  将前馈控制纳入考核绩效也是提高前馈控制在麻醉恢复室全身麻醉患者躁动护理中应用效果的策略之一,能使护理人员重视前馈控制的合理利用,降低因失误而导致的前馈控制应用效果不佳的发生率,提高躁动护理的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全身麻醉患者进行护理时,将前馈控制运用起来,可有效降低躁动、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减缓患者复苏期疼痛程度,提高护理质量。但想要提高前馈控制在麻醉恢复室全身麻醉患者躁动护理中应用效果的策略,就需采用适合的手段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制定科学完善的前馈控制制度、将前馈控制纳入考核绩效。如此,才可将前馈控制的效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提高全身麻醉患者躁动护理的质量,降低不良情况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李欣欣,李延海,田德龙,等.观察前馈控制在麻醉恢复室全身麻醉病人躁动护理中的应用[J].健康大视野,2020(16):12-13.
  [2] 王慧,钗那,韩冲芳,等.前馈控制在麻醉恢复室全身麻醉病人躁动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19, 33(11):1995-1997.
  [3] 夏静.前馈控制在麻醉恢复室全身麻醉患者躁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20,39(35):156-159.
  [4] 王慧,杨文曲,韩冲芳,王晓鹏,王海燕,徐艳荣,安源.前馈控制在麻醉恢复室全身麻醉病人躁动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9,33(11):1995-1997.
  [5] 刘晶.共情护理在患儿全身麻醉后恢复室术后恢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20(21):190-191.
  [6] 朱虹,杨春霞,郎淑慧.麻醉恢复室全麻术后躁动患者的观察与护理[C]//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0.
  [7] 张欢欢.麻醉后恢复室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17(6):188.
  [8] 杜安娜,谭丹丹,刘楠,等.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麻醉后恢复室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投资,2019(12):243.

nlc2022111416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442124.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