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冠心病还是神经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贺耀宗

  作者按 心身医学认为,一定的心理、情绪活动与一定的躯体生理活动密切相关,强烈持久的不良心理情绪可引起躯体疾病发生,这就是心身病。它是病,但不是躯体病。部分患者表现出来躯体不适,应称为“躯体形式心理障碍”。统计资料显示,普通医院就诊的患者中,10%~30%有心理障碍,特别是在心血管门诊,易被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
  老冯刚退休没有多久,本应舒舒服服安度晚年,可偏偏觉得自己患上了“冠心病”。总觉得心慌、气短、胸闷,非得长出一口气才能缓解。有时左胸部似针扎一样疼痛,休息后加重,活动活动反而减轻。自认为是“心绞痛”,可服速效救心丸又不管事。到过多家医院,看过多位专家,做过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活动平板检查,都没有异常。听人说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虽然价格昂贵仍去做了,也没有发现多大问题。医生说不能诊断为冠心病,可老冯就是不信,仍然坚持吃各种治疗冠心病的药,凡有卖药的“健康讲座”他都参加,买了一大堆保健品,可都不管用。看病时他带来一大摞各种检查资料,还有他自己记的“病程记录”,每项生活琐事都记得非常详细。表现忧心忡忡。
  其实,老冯患的不是冠心病,而是心神经官能症。
  心神经官能症――算不上是“心脏病”
  心神经官能症是一种比较特别的病,但不是躯体病,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脏病”,而是表现在“心”的神经衰弱,临床多见。它是由于高级神经活动失调致使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一系列类似心脏病的症状。病理解剖上无心血管器质病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好发于女性,尤其是性情抑郁、内向的青壮年和更年期女性。具体病因不清,可能与个人体质、神经类型、行为特点、外周环境、遗传基础有关。一般来说,患者多性格脆弱、忧郁、焦虑、环境适应能力差。精神刺激、工作紧张、社会压力大常引起发病。
  值得注意的是,医生不正确的诱导常是患病和“病情”久治不愈的根源。特别是把一般的胸痛似是而非地解释为冠心病心绞痛,将一般并无意义的心脏杂音解释为病理杂音,给患者套上“心脏病”的精神枷锁。
  临床常见以下五类症状:
  ①心慌、心悸:自感心跳不正常,心跳快而强,常感心尖部蹦蹦跳。
  ②呼吸困难:自感气不够用,胸部憋闷,屋内人多拥挤或通风较差的地方容易引起发作,常常习惯性的长出气后稍感舒服,有时发生在夜间。发作时喜坐起或起床开窗而在窗口深吸气,但无缺氧表现。
  ③心前区痛:是最常见的主诉之一,与活动无关,常呈针刺样、刀割样,有时是烧灼样痛,位于胸部左侧或乳头下方,部位常不固定,持续时间较长,几十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舌下含化硝酸甘油不缓解。
  ④神经官能症的症状:全身乏力、易激动、多汗、手抖、手冷、尿频。
  ⑤其他:疲倦、失眠、睡不深、多梦、眩晕、头晕、头痛等。特点是症状繁杂多变,安静时加重,活动时反而减轻或消失,没有有意义的阳性体征出现,化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无明显变化。
  心神经官能症和其他神经衰弱一样,常表现出多系统、多器官的症状,但心电图、心超声、运动试验、心肌损伤标志物等都基本正常,可以排除器质性心血管病;仔细排除了各种器质性疾病后,就可以做出心神经官能症的诊断。该病预后良好,但处理不当常常久治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更年期综合征――莫误诊为冠心病
  甲亢、消化系统病如食道反流、膈疝、胸膜炎、肋间神经痛、颈椎病等常被误诊为心脏病,但各有各的特殊表现,并不难诊断。值得注意的是,中年妇女常见的更年期综合征也常被误诊为冠心病。
  妇女到了绝经期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引起内分泌腺发生暂时功能失调,激素失衡,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使身体出现一系列变化和症状,最常见的是心跳忽快忽慢、血压忽高忽低、潮热忽来忽退,还会出现心悸、心律不齐、胸闷、出汗,甚至心电图变化,应仔细鉴别。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69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