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血液净化室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杜兰玉 刘静
摘 要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室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及对策,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找出血液净化室存在的风险因素,强化风险意识,加大风险监控。结果:护士风险意识增强,护理质量提高,加强了整体突发应急事件的能力。结论:在血液净化室实施有效护理风险管理可消除不安全隐患,提高专科护理质量。
关键词 血液净化室 护理 风险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公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法制意识的增强。护理管理者面临如何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减少差错事故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服务安全的重要课题【sup】[1]【/sup】。血液净化室内危、急、重患者多,病情复杂多变、护理工作具有责任重、难度大、风险高、等特点。因此,加强风险管理、做好预见性护理,提高血液净化质量,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风险因素
未及时履行风险告知义务:由于现在的护理人员,绝大多数是独生子,人际交往及角色适应能力相对欠缺,不注重与患者交流,自我保护能力差,不能充分评估现存或潜在的护理风险,如对纠纷潜伏期患者及陪护人员的态度及行为表现不能及早识别处理等。血液净化室属于封闭式管理,一些护理行为有时仅有护士和患者参与,所有的诊疗和操作不可能全部做到让患者签字和知情,由于没有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导致护患纠纷发生【sup】[2]【/sup】。
护患自身因素:护理人员无慎独精神,不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如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是导致护理缺陷后果严重的风险之一;不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是造成感染的易患因素。机械执行医嘱欠病情动态观察能力,影响治疗方案的实施,从而导致护理缺陷及纠纷;患者由于长期透析,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心理承受力及机体抵抗力较差,对疾病易感性强,患病时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稍有疏忽容易延误抢救时机。
医疗仪器的使用方面:血液净化室有透析机、水处理机、呼吸机、除颤仪、心电监护仪、吸引器、空气净化器等,可能因使用不当或仪器性能不佳影响患者的治疗与急救。
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不健全、管理者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以至于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随意性较大,不少纠纷与制度执行不严有关等。
医疗费用:医疗费用是患者比较关注的敏感问题,随着住院天数和治疗,药品等费用的增加,一旦病情有反复未达预期效果,就会因费用导致纠纷。
其他因素:环境及其他风险,如突发性事故如停电、停水及机器故障,或因地面湿滑导致跌倒,低血压突然站立而晕厥等。
风险管理及对策
加强与患者、家属沟通及时履行告知义务:患者入院时要详细介绍病区环境,及时告知有关透析知识、各种检查治疗存在的风险等实施心理护理,做好健康教育,以取得患者的理解与支持,改善护患关系。做特殊治疗前应详细告知,如患者透析治疗前详细讲解透析治疗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风险等。
强化风险意识健全各项制度和流程:每季度组织一次护理人员学习《执业护士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职业道德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sup】[3]【/sup】,让护理人员用慎独精神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执行护理核心制度及操作规程。结合血液净化室的实际,按照《临床护理应急预案与程序》的要求制定预案及程序,使护理人员在日常各项护理活动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以人为本合理排班并强化专科知识学习提升专业技能:护士长应掌握每位护士的性格特征、工作能力,实行弹性排班,尽可能满足护士在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需求,有计划的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与考核,定期选派人员外出进修学习,通过多形式、多途径的学习不断拓展理论技术水平,从法律的角度满足患者人性化的需要。
推行“一日清单”制让患者明白消费:推行一日清单制,严格按照物价标准收取各种治疗,护理等费用,对患者不明白的收费项目及时进行解释,如有错收及时纠正。
加强医疗仪器管理:设专人负责检查与维护,定期检测,规范仪器操作程序及使用后整理和检查。如发现仪器故障立即停止使用,并请专业技术人员检修。
加强消毒隔离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每月对透析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反渗水、透析液进行监测,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制定措施,并上报感染科,确保医院感染监控。
结语:透析患者风险因素来自于诸多方面,护理管理者要有风险意识,发挥表率示范作用,将人文理念传达给护士,加强护理人员情商的培养,着重培养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加强对环节质量风险的监控,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需不断的健全和推进,真正为患者提供安全、有序、优质的专科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亚洁.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2):918-920.
2 芦玉霞,张依群.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护理研究,2008,15(3):347-348.
3 黄秀玲.谈谈如何做好外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J].淮海医药,2010,28(1):28-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359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