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规范中落实 在实施中发展 在反思中提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济南市长清区乐天小学是一所新建学校。五年前建校时,正值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大潮,我们把握住难得的机遇,在各级领导的具体指导下,确定了“认识了解课改、参与研究课改、发展推进课改”的基本思路,努力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施。建校五年来,新课改以它不竭的内驱力,给学校各方面工作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活力。可以说:“新课程改革成就了新乐天”。
  一、优化课程设置
  积极开发学校课程。为了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弹性与多样性,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提高课程适应性,我校在课程设置上,参照课程改革目标,考虑我校学生培养的总体目标,以及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建立“大课小课、课内课外”相结合的课程形式,认真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按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程,上好各门课程,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在学校教材的开发上,突出学校的课程资源优势,整合学科间的人力资源,整个学校教材的开发遵循“组建网络,编制大纲→调查研究,专家论证→收集资料,发掘资源→深入学习,科学编写”的程序进行规范有序地运作。通过不懈地努力,学校开发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学校课程,如《墨韵》、《好习惯,早养成》、《魅力七巧板》、《我们的低碳生活》、《一代诗魔白居易》、《小学生“四百”工程》,(即:诵百首古诗,赏百幅名画,唱百首名歌,听百首名曲)等,目前正有计划地实施。
  拓展综合实践领域。综合实践教育是本次课改的亮点,又是本次课改的难点。仔细思考不难发现:综合实践活动所涵盖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主要内容之间经常是相容的。我们依据本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资源状况、教师特长和学生需要,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教育,探索综合实践教育新思路。
  1.创新少先队体验性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还未确定之前,就已有长久的实践轨迹。各类少先队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其实都直接或间接的涵盖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某些部分。生存教育、雏鹰争章活动、假日小队,在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中,学生参与学校生活体验、社会生活体验等。可以说我们早已吹响了当今新课改――综合实践活动的前奏曲。因此,合理利用与进一步开发少先队活动资源,利用好宣传阵地、开展好主题活动、组织好假日小队,是教师开拓综合实践教育的途径之一。
  2.落实小课题研究性活动
  如何落实综合实践中的研究性学习是我们新的教育关注点。在这方面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首先建立以年级为单位的小课题组,其次每学期初各组确定好研究主题,拟定好研究计划;然后根据计划安排开展研究活动,整个过程以学期为周期,学生在活动中亲历了探究的过程,在摸索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实践中锻炼各方面的能力。
  3.开发快乐周三综合实践课程
  学校课程的开发为综合实践课程注入了活力。周三下午两节课后,各个班级团队开始了各种活动,如诗文诵读、合唱、舞蹈、篮球、田径、跆拳道、英语角、气象站、巧手十字绣、剪纸等,各个班级团队开始了活动。综合实践课程统一纳入学校全学年教学计划中,由教导处统一管理,做到计划、师资、课时、教材(或资料)、场地、备课等的落实。有档案材料,期末以实际应用、作品展览、操作表演等形式进行成果表现。
  二、做实校本教研
  实施新课程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普遍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校本教研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载体。我们始终坚持“自主研修、团体协作、管理者专业引领”三位一体的“以教师发展为本”的校本教研模式,形成了“在培训中学习,在教学中成长,在研究中发展”的校本教研新局面。
  1.自主反思式
  有位教育名家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教育反思能成为教育行家。”我们要求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地冷静思考和总结,研究自己如何教,如何学,教中学,学中教。思考总结自己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教学机智、学生创新、“再教设计”等,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一个优秀教师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地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
  2.听课跟踪式
  在教研活动中,我们或要求几位教师连上同一内容的课,展现不同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与理解;或要求不同的教师接连上同一内容的课,体现资源共享,我们称之为“异人同课异构”、“异人同课同构”。“异构”展现不同教学个性,诠释不同教学理念,便于互相学习。“同构”是备课组集体智慧的结晶,有利于好的课堂设计的推广,尤其适合年轻教师的迅速成长。每次活动都辅以深入地观察、分析、比较与合理化建议。通过这样不断地“实践――反思――实践”来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
  3.讲座培训式
  为了及时了解教育教学的新动态,我们经常邀请名师、专家来校讲座、点评,介绍新的教育思想,传播新的教学经验。我们曾邀请省教科所、市教研室以及区教育局、教研室的各位教研员等多位专家来校指导。在与专家的零距离接触中,我们的教师往往不只是一群听众或接受者,更多的还是一群参与者和思辩者。
  4.教学竞赛式
  各种教学竞赛不仅给老师们搭建了展示的舞台,更为教师们提供了相互学习、借鉴、交流、切磋的机会。如教师素质技能比赛,内容包括理论考试、课堂教学、专题演讲、才艺展示等。教师们在比赛中提升信心、发现差距、认识自我,受益匪浅。
  5.课题带动式
  开展课题研究是课改工作的着眼点。我们的工作目标是:以课题的研究带动整个课改实验工作;通过开展课改课题研究,培养一批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型骨干教师;通过研究探索出课改的真谛。
  三、创新管理手段
  教学管理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具有导向作用,管理的方法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为保证课堂教学改革顺利实施,我们做了几方面的工作。
  1.推行共享型备课模式
  课改后,我校改变了从前越详越好、越多越好、必须书写的备课要求,实行“学科分单元协作研讨――个人备课――资源共享――个性化使用”的电子备课模式,强调了集体备课的重要性,为教师研究、用好新教材搭建平台。规定每周集中一个半天为“新课程集体备课”时间,中层以上领导深入教研组,与老师们一起学习和研究新课程。确定了各学科新的“八步”集体备课模式,使老师们相互借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为优化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
  2.构建教学模式
  新教材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求教师关注并积极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改革课堂教学。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教学环境普遍呈现出民主、平等、和谐、友爱的良好局面,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随处可见。如:数学课的自主发现、互动探究、论证总结、强化巩固的教学模式,科学课“引导――探究――发现”教学模式,英语的情景教学模式,语文作文生活化模式,这些模式的构建,使教学方式、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学生讨论、合作、思考、探究的机会多了,教师启发、引导的多了。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大增。
  3.强化骨干型队伍建设
  作为新课改的主干力量,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学校制定了《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积极构建教学新秀、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教师梯队。对他们每学期实行“五个一”工程,读一本教育专著、写一份优质教案、上一节优质课、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搞一项课题实验。对他们优先提供高层次学习进修的机会、优先提供外出业务学习、优先享有培养的机会、优先提供参加教学竞赛的机会、优先提供开展专题研究的经费。通过发挥骨干教师的力量带动全校教师积极投身新课改。

  4.推行校内视导
  积极推行每月一次校内教学视导,使学校教学常规督导检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校内教学视导分新学期开学后指导性视导,在学期中随机进行专题性视导,以及分层次视导。在视导中,发现典型,帮助教师总结经验,提炼出亮点和特色,并在全学校及时推广,使好的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以真正促进教师的成长,提升教师素质。
  四、探索有效评价机制
  1.建立有利于教师主动发展的评价机制
  对教师的评价,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参照《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评价理念,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各种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手段。
  (1)教师自我描述性评价
  每学期我们都要求教师对照评价标准,对自己各方面的表现,进行描述性评价,如: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最满意的方面、最不满意的方面各是什么,采取哪些措施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和获得工作经验,下一年的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是什么,校方如何帮助你实现未来的发展目标等等,对自己的工作做出客观的评价。
  (2)学校考核评价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结合教育实际,我们制订了鼓励教师创新的各项规章制度,设立管理、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奖项。重奖在教育科研、教育改革上作出重大贡献的教师,以此调动教师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设计了《教师教育教学量化考核细则》,重平时的分项过程性评价。学校的综合评价,在个人述职的基础上,进行民主评价、领导班子评价、考核小组评价,多角度、全方位、科学规范地做好每一位教师的考核评价工作,并将考评结果作为教师评优晋级的主要依据。
  (3)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评价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档案可以使教师看到自己的成长过程,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一步步明确自己前进的目标,同时它也是我们对教师进行评价的直接素材。我们学校为每一位老师都建立了教师专业发展档案,有校长寄语、教师发展目标及个人空间、展示篇、收获篇、进取篇。我们关注以下内容:个人发展计划、自我评估、教育随笔、教学札记、教学反思、论文、案例、继续教育学分等,使其知道在他们成长的背后,学校是他们坚强的后盾。
  2.对学生的评价机制
  学校主张“张扬个性,全面发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1)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力求全面、客观
  在评价过程中,注入课改中新的理念: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又关注学生个性差异,使评价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对学生的评价力求个性化,能展示学生亮点、成功点,指明学生的发展方向。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实行等级制。为鼓励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自信,不唯学习成绩论,扩大学生的评比范围,从过去单纯的“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评比,扩大到“十佳少年”、“乐天小名士”、“星级队员”、“诵读能手”、“文明礼仪队员”等的评比。
  (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式力求丰富多样
  学校使用济南市统一格式的《济南市学生成长记录手册》,我校还通过德育处、少先队组织各种文体活动,如学生篮球赛、拔河比赛、美术技能大赛、演讲比赛、歌咏比赛、校本操表演、板报设计评比等,让更多学生参与,多方面展示自己的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体力求广泛、多元
  学校在组织实施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多角度、多维度充分发扬民主,采取学生自评、同伴互评、任课教师帮评、班主任主评等方式,对学生的优点与不足、付出的努力与进步以及发展潜能与努力方向等作出客观的评价,通过评价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真正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反思我们走过的课改实践历程,我们看基础、比发展,课改工作已经呈现出比较良好的局面。但在推进过程中,我们也意识到还存在一些问题,考虑到先进理念与现实的结合,下一阶段还需要继续研究以下几方面问题: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大力加强教师培训和新教师的引进补充在新课改中显得尤为重要;②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怎样才能创造课程改革的宽松空间,探索开放、民主的教育途径,值得思考;③探讨怎样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确保素质教育的理念真正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同时又能保持较高的教育质量;④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缺乏活力,缺少个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问题要解决;⑤对教师和学生的科学性评价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我们深知:新课程改革的征程还十分漫长。课程改革任重道远,但是我们有信心也有实力,只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在新课程改革这面大旗的指引下,在规范中落实,在实施中发展,在反思中提升,我们乐天小学这所年轻的学校就一定能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1265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