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文化对大学生个人成长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大学生是今后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注大学生成长问题是新时代的重要话题。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在勃发出公正、平等、开拓等新的道德的同时,也出现了某种程度的道德衰微[1],其衍生出的潮流文化向我国主流文化发出了挑战。本文基于当代典型的网红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个人成长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进一步发现其对大学生个人成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了主体性危机、精神文化、思维模式三个方面,针对网红文化的管理和指导方面,则建议应当由社会、学校、个人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构建文明健康的文化环境,为大学生的个人成长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帮助在校大学生面对网红文化更加全面、理性地认识自己。
关键词:网红文化 大学生个人成长 精神文化 主体性危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1-0049-02
一、网红文化发展现状
网红文化的发展进入网红经济阶段,其影响范围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红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从广告到电商、线上到线下,文化产品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样,呈现高度繁荣的现状。网红经济超强的变现能力,对客户个性化的服务,满足了网红经济中消费主体追求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在网红经济营销与消费需求膨胀的相互作用下,网红文化进行新一轮的转变,颠覆传统价值理念和经济模式,逐步呈现出团队化打造网红的运营方式、吸睛炒作式媒体曝光的趋势。
互联网高速发展下诱生网红经济体[2],加之大众不再仅仅满足于主流文化,对文化内容和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新需求,应运而生的“网红文化”一度引发社会群体的热烈追捧。
二、网红文化的渗透力与影响力
1.受众群体的低龄化趋势
新媒体时代,网红文化之风盛行,备受追捧,我国受众群体也逐步呈现低龄化趋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ICT深度观察报告会披露的消息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3.44亿,其中21~25岁的年轻人中关注网红的占47.3%;其次是20岁以下网民关注网红的占39.9%,两者相加达87.2%[3],这意味着以大学生为主的“90后”“00后”已成为关注网红的主要群体。
2.网红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表现
“网红”系列产品成为当下大学生热捧的对象,大学生们花费大量时间用于观看网络直播不仅影响学习,并造成额外的消费支出;“网红脸”的风靡一度引发大学生对网红外在形象的疯狂追捧和热爱,扭曲大学生正常的审美观;网红主播丰厚的“打赏收入”诱导大学生未来发展的择业观;网红一夜成名的状态颠覆了传统思想中通过艰苦奋斗才能获得成功的观念。[3][4]此类文化价值的输出都恰恰迎合了当下浮躁、追求功利的社会形态,使大学生在缺乏全面的自我认知下容易失去判断力和自省力,丧失理性的思考力和对生活客观实际的追求。
三、大学生对网红的认知程度调查分析
本文设计了“大学生对网红的认知程度”调查问卷,共22道题目,主要涉及关注网红类型以及时间长度、对网红成名方式等相关看法、成为网红倾向性等几个方面,以探讨和分析大学生对网红文化发展的认知情况以及网红文化对大学生产生的相关影响。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521份,有效率达65%,被调查者男生比例59.88%,女生比例40.12%。问卷的填写以江西、湖南、湖北为主要代表地区,其中江西占比43.57%、湖南占比30.33%、北京占比14.4%。另外,浙江、重庆、上海、河北地区共计11.96%的大学生参与本次问卷填写。
1.大学生对网红的基本认识和印象
本次521份调查问卷中,对于大学生们“网红的基本认识和印象”调查显示,有69.29%的同学只是把他们看作一般消遣,纯娱乐化的一种玩乐方式,另有22.84%和15.16%的同学认为表现的内容低俗、无营养;形式单一,纯粹是浪费时间,并有19.96%的同学认为负面影响居多。同时有16.89%的同学是能够通过此类文化来学习知识技能、开阔眼界的。
2.大學生对他人网络评价的态度表现
针对大学生在“是否认可他人在网络平台上对你的评价”调查数据显示,60.29%的同学更偏向于积极的评价,26.28%的同学乐于接受批评意见,仅有13.44%的同学可以做到全盘接受。同时,就大学生“在网络公众平台上展现的自我和实际生活中的形象对比”的调查数据方面,29.56%的同学只是稍加的修饰,33.97%的同学则为了追求完美而进行精修,另有32%的同学未做修改,坚持自己原本的形象。
3.大学生关注的网红类型及主要影响
针对大学生对于“网红关注的类型”的调查显示,52.21%的超过半数的同学关注类型偏向搞笑娱乐化的视频,其中41.27%的男同学主要热衷于游戏区类型,相对的歌舞闲聊类、吃播类和美妆区域则以女同学的比重为主,分别各占33.59%、20.92%、25.72%,呈现出相对均衡的数字比例。结合大学生“偏爱的网红类型”的调查数据可以得出,其主要影响体现在了穿着、购物、说话方式、语言习惯等方面。
四、研究结论
1.网红文化下大学生呈现出身份危机
在本次调查的521份问卷中,针对大学生“是否认可他人在网络平台上对你的评价”同“在网络公众平台上展现的自我和实际生活中的形象对比”的两项数据显示,有共计63.53%的大学生是极其注重个人呈现在网络上的形象,并渴望得到别人在公众网络平台上对自己偏向积极的评价。
孙晓蓓教授在探讨网红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时,从认知领悟在网络媒介作用下,引起的青少年人文气息的衰落,提出了“主体性危机”[5]这一概念,即我们自身作为文化主体所面临的一种“身份危机”,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和判断不再是建立在客观存在的事实基础上,逐渐倾向于并依赖于网络上大众对自己认识的评定,缺乏了对自己更加全面、深入、理性的思考,从而更加容易陷入极端、消极、负面的认识。 2.网红文化可能造成精神文化的丧失
基于“网红的基本认识和印象”调查结果,可以得出娱乐化、流行度广、通俗易懂的文化内容备受大学生的追捧,而与之相对的,是对那些具有教育意义、思想深刻的主流文化的一种挑战。
对于当前处于互联网科技超前发达的发展时代下的大学生,我们不得不去正视一个事实——文化内容的深度价值难以被挖掘。快节奏的生活节律下衍生出的各类奇闻异事、时事热点,为了以更快的速度追求愉悦和刺激,更好地猎奇各类信息,我们不假思索地接受一切。相比过去信息流通不畅、内容匮乏的年代里,现有的富足资源反倒使我们的思考能力退化,自身精神文化逐渐丧失。
3.网红文化助长了大学生的“碎片化思维”
“碎片化思维”是“信息碎片化”定义的延伸。“信息碎片化”,是指人们通过网络传媒了解阅读与以往相比数量更加巨大而内容趋向分散的信息,完整信息被各式各样地分解为信息片段。
青年大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涉世未深,社会阅历不丰富,知识结构不完善,缺乏必要的历史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思想认识、价值观念还没有完全成熟,面对世界范围内多种思想文化的相互影响、相互激荡,往往容易食洋不化,良莠不分,产生思想上的困惑和迷惘,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6]人们通过网络传媒了解阅读与以往相比数量更加巨大而内容趋向分散的信息,使得统一完整的思维方式在各式各样的信息片段中被分解、拆散,在同一件事情上難以保持高度的精神力和专注度,对事物的认知也只是停留在浅显表面的程度上。“碎片化信息”的时代下与之对应的正是我们“碎片化”的思维方式的形成。
五、研究建议
从管理学的视角看,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的建设是为了创造一个保证总体目标能够实现、能够人尽其才的环境和氛围。[7]因此,政府应当多方面把关,调动相关职能部门全方面监管,综合利用法律、行政、经济和行业制度等手段,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坚决遏制违法有害信息在网络传播,加大力度弘扬积极健康的正能量。
同时,高校教育作为大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一道门槛,应当灵活把握固定的教育体制,当代的高校教育应以学生为本,建立符合学生求知需求的多元化教育体系,加强大学生思想文化素质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培养新时代新青年。
就大学生个人而言,应当加强个人主体意识,有选择性地筛选具有时效性、权威性的信息,成为有独立思维的思考者;应以客观事实为第一维度,构建完善、全面的知识体系结构;广泛阅读书籍,为自身累积夯实的文化底蕴,拓宽个人知识面,提升个人技能[8-10],提高自己在今后生活和工作中面对各类文化潮流的判断能力。同时我们还应脚踏实地,立足自身的发展需求,除了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外,更应努力做好提高自己在不同领域里的学习能力的准备,努力成为“精”而“全”的能力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余龙进,肖克奇.论道德衰微原因及其应对方略[J].九江师专学报,1997(4):33-37.
[2]曲彦,林春秀.新媒体时代网红文化现象分析[J].大连干部学刊,2018,34(7):34-37.
[3]沈霄,王国华,杨腾飞,钟声扬.公共管理视角下我国网红的现状、问题及其治理[J].电子政务,2016(12):47-54.
[4]张圣莹,崔洁,柴琪,康欣华,王燕梅.“网红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调查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124-125.
[5]孙晓蓓.从网红文化看青少年的主体性危机[J].青年记者,2017(14):8-9.
[6]王巧云,肖克奇.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关键在教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调查报告[J].九江学院学报,2005(2):89-93.
[7]肖克奇,易本谊.新时期人才生态环境建设[J].人才开发,2003(11):42-43.
[8]邹诗云,云绍辉.志愿服务对大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7(3):39-44.
[9]秦峰,云绍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力构成及培养途径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9):62-64.
[10]秦峰,尹小勇.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软实力构成要素及培养策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8(8):41-45.
责任编辑:景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7263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