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干部思维方式工作方式 提升干部治理能力治理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干部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对干部的治理能力、治理效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应当以制定基本要求,指明干部思维方式与工作方式改进的清晰方向;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干部思维方式与工作方式改进的文化氛围;注重示范引领,打造干部思维方式与工作方式改进的强大引擎;组织外出学习,激发干部思维方式与工作方式改进的内在动因;强化引导激励,创造干部思维方式与工作方式改进的工作环境等举措推进干部思维方式、工作方式转变,提升干部的治理能力、治理效果。
关键词:思维方式;工作方式;治理能力;治理效果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干部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对干部的治理能力、治理效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近些年来,我们干部多次去南方考察,总结出了南方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中值得我们学习的方面。但是,不少去南方学习过的干部反映:学的时候心潮澎湃,回来之后归于常态,学习的收获基本没有转化为工作的成效。因此,我们应当以南方为标杆,多管齐下,以体系化举措推进干部思维方式、工作方式转变,提升干部的治理能力、治理效果。
一、制定基本要求,指明干部思维方式与工作方式改进的清晰方向
可参照中央八项规定,根据目前发展需要和存在的问题,制定“干部基本要求”作为抓手,以规范有序推进干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改变。例如,针对存在着按制度规定该办的事不找人会拖着不及时办的情况,提出“按制度高效为民办事,不无故拖延,不吃拿卡要”的要求;针对部门之间合作不顺情况的存在,提出“部门之间互相支持,不能互相掣肘”的要求。制定要求的基本理念是:办事不求人、按法律制度办事、一心为民服务等。对于违反“干部基本要求”的干部要根据不同行为列出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处理措施。对于部分难推进的工作,可建立明确具体的制度来强制推进。
二、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干部思维方式与工作方式改进的文化氛围
通过调研发现,有的干部甚至还不知道“最多跑一次”指的是什么,可见我们对党的理论政策制度的宣传力度还需要加大,干部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还需要提高。可通过党校(行政学院)教育、电视、报刊、网络等向干部宣传党和政府的理论政策制度;向干部宣传主动学习党和政府的理论政策制度的重要性;向干部讲授符合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及相关典型案例;等。通过宣传教育,改进干部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提升干部落实党的理论政策制度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能力。
三、注重示范引领,打造干部思维方式与工作方式改进的强大引擎
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改善离不开领导带头,只有以上率下,才能有效推进。现实中,有些干部在工作中不是不想改变,但是受大环境、相关部门和上级领导的制约,改变起来非常困难。如果“关键少数”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不转变,整个干部队伍很难转变;如果“关键少数”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发生转变,就会带动和驱使整个干部队伍转变。所以,要推进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的转变,需要从“关键少数”开始,从领导干部开始,自上而下,逐步实现。
四、组织外出学习,激发干部思维方式与工作方式改进的内在动因
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跳出本地看本地才能发现差距,反思反省。要使干部观念转变,还需要让其有切实的感受,让其深切体会到观念转变的重要性,感受到自己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落后,让其有需要改变的紧迫感。这就需要让干部到南方理念先进的地方去实地考察、学习,亲身体验先进地区的发展成就,感受先进地区的观念和做法,对比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而明确今后改进的方向。
五、强化引导激励,创造干部思维方式与工作方式改进的工作环境
要鼓励和规约干部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改进,需要多项机制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1.监督机制
将党和政府的理论政策制度和“干部基本要求”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公开,设置“干部基本要求”抓落实办公室,公开举报地点、电话和邮箱,便于群众对没有做到“干部基本要求”的干部进行投诉。办公室要及时对投诉情况进行调查,两周内向投诉者反馈调查情况。对于确实存在违反“干部基本要求”的干部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公开处理结果。对于诬陷干部的行为也要进行严肃处理。
2.决策机制
有的干部反映,在党校交流研讨,会动脑筋想问题;回到单位后就是领导安排干什么干就行,没有思考的习惯。这种工作方式不利于发挥干部集体智慧、群策群力解决问题、推进发展。有些干具体工作的干部对如何做好工作的想法可能更切合实际,大家把各自的观点都说出来,互相交流碰撞,有利于形成更科学的决策。因此,要落实好民主决策的要求,给干部以更多发言权,激发干部积极性,让每位干部的智慧都充分发挥出来。
3.落实机制
工作机制顺畅是工作高效落实的必要条件。应当简化工作程序,明晰工作责任,健全追责机制,以确保工作流程顺畅有序。同时,要增强各部门的协作意识,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避免各自为政,甚至互相掣肘。要避免出现一个部门审批通过的项目,另一个部门检查不通过的情况发生,这样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需要各部门合作的工作可由党委或组织部门统筹建立临时合作机制,根据工作需要确定牵头负责部门,以确保工作顺利落实。
4.考核机制
考核机制对干部行为具有导向作用。浙江干部考核机制很值得我们借鉴。浙江干部的考核机制包括工作情况、社会评价、加减分等内容,每一部分占一定的比例。例如,桐庐县《2019年度乡镇(街道)和重大平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管理考核实施办法》中规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管理考核,由目标考核、评议考核、附加减分三方面内容组成,其中评议考核包括社会评價和领导评价。桐庐县《2019 年乡镇(街道)、重大平台社会评价实施细则》规定经济社会发展投票包括三部分人:县直机关干部代表、行风监督员占比45%,居民(职工)代表占比25%,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干部代表、企业代表、基层站所负责人、社区(居委会)和行政村负责人代表占比30%。这样的评价机制会使干部在工作上考虑到老百姓的意愿,想办法为老百姓谋利益,让老百姓满意。同时,也保障了领导的权威,实现了贯彻上级想法和服务群众的统一。
5.奖惩机制
要重视考核结果的运用。提拔重用考核成绩优秀、为老百姓干出实事的干部,对于考核成绩一般、思想保守、缺乏开拓精神的干部可调至普通岗位。要把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结合起来。各地区可根据经济发展状况,确定奖金基本数额;根据干部考核结果确定不同的具体奖金数额,付出多成就大的收益就多,这样才能产生激励作用。奖金可根据不同系列来确定基数,工作条件差、工作强度大的系列,如乡镇干部,可适当倾斜。当然,要发挥好考核奖励的正向激励作用,前提是确保考核评分细则科学、考核过程公开公正公平。
6.容错纠错机制
对于干部要把严管和厚爱结合起来,以鼓励干部干事创业。当前,容错纠错机制基本处于有制度,没有实践操作的状态,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由于缺乏容错纠错机制的实际保护,干部干工作怕追责,宁可少一事不愿多一事。这不利于创新发展,不利于干部积极性的调动。因此,要细化容错纠错机制,使容错纠错机制具有可操作性,既不能让容错纠错机制成为干部犯错的保护伞,又真正发挥保护干部开拓创新、干事创业的作用。
(作者单位:威海市委党校,山东 威海 2642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705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