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二语交际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二语交际意愿是影响学生使用第二语言进行交际的重要变量,是某一个体在一定时间与特定对象使用二语进行交流的意向状态。二语交际意愿不仅受交际人性格、动机、羞怯、焦虑等心理因素的影响,还受到交际场合、交际双方的熟悉程度、自我感知交际能力、交际者个人情感、认知等情境性因素的制约。二语教师应通过帮助学生克服羞怯心理,降低交际焦虑,增强学生交际安全感和责任心来提高学生的交际意愿,实现二语教学的交际功能和社会功能。
  关键词:第二语言 交际意愿 影响因素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8-0068-03
  交际意愿最早由美国学者麦克罗斯基和贝尔提出,指一个人在有机会时愿意发起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意向。[1]3 交际意愿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性格特征,在不同交际情境下,和不同对话者进行交际时表现出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是某一行为人在特定情境下发起交际而其他个体可能保持沉默、不进行交流的主要原因。
  二语交际意愿与心理学、交际学等因素有关,如自我感知交际能力、交际焦虑、羞怯、内向等都会影响一个人的交际意愿。二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二语运用,因此,麦金太尔等人提出“不能培养学生交际意愿的语言课程充其量是一门失败的课程”。[2]547二语交际意愿是交际个体在一定时间与特定人员使用二语进行交流的意向。例如,二语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举手表示愿意回答,这一动作体现了学生的交际行为意向,尽管这种行动是非口头的。在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意愿,提高他们使用二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和社会功能。
  一、心理学因素对二语交际意愿的影响
  交际意愿在母语交际中存在个性差异,它是个体在有机会时发起会话交流的倾向和意愿。在不同的交际情境下,如公开演讲、会议发言、小组讨论、二人对话时,交际意愿表现得相对一致,而且与各种不同的会话人进行交谈时显得相对稳定。[3]18-19麦金太尔等人把交际意愿的概念引入二语学习和教学研究中,探讨个体在交际中发起会话交流的意向,研究交际能力和交际焦虑之间的关系,发现交际意愿与交际焦虑呈负相关关系[4]22,通过降低交际焦虑,可提高语言的交际意愿。
  语言学习与教学领域主要探讨交际意愿与心理学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交际人性格、动机、羞怯、焦虑等心理学因素是影响交际意愿的重要变量。[5]24-25动机倾向、情感认知因素是交际个体相对稳定的属性,对交际意愿产生较为持久的影响。动机因素包括人际动机和群际动机,是个体参与特定人群交流的内心渴望。人际动机与群际动机以情感认知情境为基础,体现交际个体与对话人之间的关系,可促进个体交际自信的形成。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学习者的内外动机产生直接影响,得到内在和外在支持的语言学习者交际意愿更强。语言交际意愿还受到学生性格特征的制约,性格外向者交际意愿较强,而性格内向、羞怯的学生交际意愿则普遍较弱。[6]2014因此,二语教师应重视帮助性格内向、羞怯的学生提高自信心,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不断提高他们的语言交际意愿。
  二、情境性因素对二语交际意愿的影响
  交际意愿不仅受个体性格特征的影响,还受到交际情境的制约。麦金太尔等人认为,情境因素对语言交际意愿产生潜在影响,这是有些语言学习者在交流中趋向主动,而另一些语言学习者则规避交流的原因。情境性因素较多,比如交际场景、交际对象的情况、交际话题和交际者自信状态等都会影响个体的交际意愿。
  交际意愿有两个情境性先导因素:一是与特定个体的交际愿望,这是与某个会话者在非正式场合下进行交际的主要动机来源。二是个体的交际自信状态,即交际人在特定情境和特定时间下“与交际对方进行交流的信心”[7]33-34。交际焦虑和交际个体感知交际能力是语言交际自信的关键因素。交际焦虑是个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对社交场合或人际交谈等过分担心、害怕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感知交际能力是交际人对他人的情感、态度、亲和力等心理感知,以及对自己交际行为影响他人能力的感知。交际人掌握了相应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并熟悉交际情境时,交际自信状态更容易体现出来。
  二语交际意愿还受到个体情感与认知因素的影响。情感与认知因素包括个体的交际安全感、责任心、交际的社会情境等。[8]285交际安全感是交际个体对交际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对身心危险事件的预感和渴望安全的心理需求。交际责任感是驱动个体主动参与交际的动力来源,也是提高个体交际意愿的推动力量。交际的社会情境包括交际参与人、交际环境、交际主题、交际渠道等变量,它们综合影响个体的交际自信和交际意愿。
  总之,二语交际意愿不但受到交际人性格特征的影响,还受到交际情境因素的制约。交际人个性特征是交际意愿较为稳定的影响因素,它通过情感、态度、动机和自信等对交际意愿产生间接影响。情境性因素影响的特点是转瞬即逝,但对交际意愿产生较为直接影响。
  三、二语交际意愿的培养途径
  交际意愿在二语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只有使用语言,才能更好地发展语言。由于交际意愿直接影响课堂内外二语的使用频率,因此教师应把交际意愿作为二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纳入教学设计。只有切实提高学生的二语交际意愿,才能帮助语言教学向人际间真正交流的最终目标迈进,实现语言教学的社会功能。研究表明,通过培养学生的二语交际意愿,他们的二语表达能力可得到有效提高。[9]25为了培养学生的二语交际意愿,语言教师应帮助学生克服羞怯心理,降低交际焦虑,培养学生交际安全感和责任心,激发他们的语言交际兴趣。
  (一)克服羞怯心理,降低二语交际焦虑
  交际能力是学生二语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然而在二语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会表现出羞怯、恐惧、沉默寡言等語言交际障碍。羞怯是二语交际情境中的一种焦虑、紧张、胆怯的情感体验,是影响个体语言交际意愿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羞怯的学生常常伴有抑郁、逃避语言交际的行为倾向,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会出现脸红、心跳、出汗、呼吸加快等生理反应。羞怯的学生缺少与人交往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在遇到困难和压力时,表现得比较被动,不自信;在语言交际时会表现出退缩,不愿意与他人交往;在公众场合表现得沉默寡言,给语言交际带来一定困难。   羞怯心理是阻碍学生提高语言交际意愿的一个不利因素。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羞怯个体往往过多约束自己的言行,显示出紧张、压抑、害怕等内向的性格特点。羞怯心理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比如先天性格、家庭环境、遭遇挫折或缺乏自信等。[10]19-27在公众场合,羞怯的学生不敢大声说话,不愿表现自我,在学习生活中缺乏成就感和认同感,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社交恐惧”[11]414,从而影响交际意愿。
  在二语课堂上,羞怯学生主要表现为沉默寡言、不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或参加讨论时会面红耳赤、声音低小甚至不敢发言。其实,羞怯的学生并非不想参加语言交际或小组讨论,只是他们胆怯,不敢开口。因此,教师在组织二语课堂讨论时,应重视帮助这些学生,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鼓励,对他们进步之处应多加赞扬,让他们有交际成就感和自信心,降低交际焦虑,积极参与二语交流,提高语言交际意愿。
  羞怯的学生内心渴望与他人交流,只是缺乏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二语教师应帮助他们加强语言交流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可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来帮助学生克服羞怯心理。有些学生是由于课堂气氛过于紧张或者担心自己的语言表达问题而退缩沉默;因此,教师应在课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能力设计讨论话题,在课堂上因材施教,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营造友好和善的课堂气氛,降低学生的交际焦虑,才能提高他们的二语交际意愿。
  (二)培养二语交际安全感,提高学生交际意愿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安全感是人类五大需求之一,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心理诱因”,也是影响语言交际意愿的一个重要变量。[12]370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和其他同学是其外语学习的重要关系人,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对学生的二语交际安全感产生重要影响。如果教师有平易近人的态度,以微笑、积极的方式回应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就感到安全,更加愿意参与二语课堂讨论与交流。
  话题因素是影响学生交际意愿的一个重要变量,外语教师在设计讨论话题时应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话题的难易程度。如果教师设计的课堂话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是他们能力所及,学生就会有交际安全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二语交际安全感在交际进程的不同阶段表现的强弱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会话开始时学生的交际安全感较低,此时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开口尝试交流,支持和鼓励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提高交际安全感,增强语言交际意愿。
  教师的参与和支持态度是提高学生交际意愿的另一因素。教师参与交际能展现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教师对学生的心理支持,让学生产生交际安全感,自愿加入语言交际。此外,教师参与交际更容易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能体现教师平易近人的态度和愿意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情感倾向。当学生发现教师也参与二语交际时,他们就会感到教师是平易近人、愿意与学生交往的,从而在心理上获得交际安全感,愿意参与二语课堂的交流活动。
  教师课堂活动设计是提高学生二语交际意愿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应设计一些人人都能参与并能展现自我能力的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参与二语课堂发言的机会。在二语教学互动中,学生最期望的是人人都能参与的活动,这是构建和谐互动二语课堂的有效途径。通过参与活动,学生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之中,交际安全感就会加强。此外,二语教师还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实现教学相长,让学生在讨论中得到充分发展,从而激发他们的语言交际意愿。
  (三)培养交际责任感,激发二语交际兴趣
  责任感是个体对自我和他人、对集体和社会所负责任的主观意识和情感,是健全人格的基础。交际责任感是提高学生语言交际意愿的一个内在驱动力。话题是激发学生交际责任感的一个主要途径。为了提高学生的二语交际责任感,教师可设计一些课堂讨论活动,而讨论的话题可由学生提出。如果话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学生对该话题就会比较了解,或者话题会与学生的切身利益相关,更多学生就会参与话题的讨论,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二语交际的兴趣,还可增强学生参与讨论的责任感。话题兴趣是二语讨论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带有感情色彩的因素,是激发学生外语交际意愿的有利因素。如果话题是关于学生的家乡文化或周边语境的话题,就能触发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参与讨论的责任感。
  二语课堂讨论的话题应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才能保证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已有知识是学生的现有知识或背景经验,国外学者称之为“知识图式(schema)”[13]65。知识图式是语言学习者以往习得语言知识的框架,对二语习得有重要作用。课堂讨论的话题只有基于学生的知识图式,才能在他们的大脑中产生联想和想象,激发他们参与讨论的热情,提高他们的二语交际意愿。
  二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把学生的交际兴趣调动起来。兴趣是一个人较长时间朝向某一事物或活动相对持久稳定的心理倾向。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兴趣,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交际观,掌握语言的交际魅力。二语教学中设计的交际话题应与学生情感、生活紧密相连,或与学生的切身利益相关,才能激发他们参与交流的责任感,提高他们的交际兴趣。例如,家乡文化、学校生活、休闲娱乐、社交礼仪等话题与学生情感、生活紧密相关,容易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热情和兴趣。在二语课堂上,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互动活动,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交际机会,调动学生的交际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语言交际意愿。
  四、结语
  交际意愿是影响二语习得的重要变量,与学生个体的性格特征、学习动机、交际情境等因素相关。研究二语交际意愿的影响因素,可为有效提高学生的二语习得开辟一條新途径。在二语教学过程中,应把交际意愿作为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来培养,重视课堂讨论话题的设计,考虑学生已有二语知识和背景经验,帮助性格内向的学生克服羞怯心理,降低交际焦虑,提高自信心,让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最终实现二语教学的交际功能和社会功能。教师只有全面认识语言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社会情境因素对学生交际意愿的影响,才能在二语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从而有效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交际意愿。   参考文献:
  [1]McCroskey,J.C.,& E.J.Baer.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The construct and its measurement[A].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Speech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Denver,Colorado,1985.
  [2]MacIntyre,P.D.,D?rnyei,Z.,Clément,R.& Noels,K.A.Conceptualizing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 a L2:A situational model of L2 confidence and affiliation[J].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8(4):545-562.
  [3]McCroskey,J.C.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scale[J].Communication Quarterly,1992,40(1):16-25.
  [4]MacIntyre,P.D.& Charos,C.Personality,attitudes,and affect as predictors of second language communication[J].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6,15(1):3-26.
  [5]Wen,W.P.& Clément,R.A Chinese conceptualisation of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 ESL[J].Language,Culture and Curriculum,2003,16(1):18-38.
  [6]Zarrinabadi,N.,& Haidary,T.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and identity styles of Iranian EFL learners[J].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4(98):2010-2017.
  [7]Zarrinabadi,N.,& Tanbakooei,N.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Rise,development,and some future directions[J].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Compass,2016,10(1):30-45.
  [8]Kang,S.J.Dynamic emergence of situational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 a second language[J].System,2005,33(2):277-292.
  [9]Wood,D.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and second language speech fluency:An idiodynamic investigation[J].System,2016(60):11-28.
  [10]Stein,M.B.& Walker,J.R.Triumph Over Shyness:Conquering Shyness & Social Anxiety[M].New York,NY:McGraw-Hill,2002.
  [11]Mokhtaree,M.,& Aghamohammad Hasani,P.The relationship of social phobia 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s in colleague students[J].European Psychiatry,2017,41:414-415.
  [12]Maslow,A.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J].Psychological Review,1943(50):370-396.
  [13]藍国兴.从认知图式看二语语感的培养[J].德州学院学报,2018(1):65-68.
  Factors Influencing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 a Second Language and Approaches for Its Cultivation
  Lan Guoxing  Larisa Nikitina  Woo Wai Sheng
  (Faculty of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University of Malaya 50603 Kuala Lumpur, Malaysia)
  Abstract: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ion (WTC) in a second language (L2) is an important variable that affects students’ use of an L2 for communication. It refers to an individual’s readiness to enter into discourse at a particular time with a specific person or persons, using an L2. L2 WTC is not only influenced by psychological factors such as the interlocutor’s personality, motivation, shyness, anxiety, etc., but also affected by situational factors, for instance, communicating situation, familiarity of both parties, self-perceived communicative ability and the interlocutor’s personal emotion and cognition, etc.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ors should try to improve students’ L2 WTC by helping them overcome their shyness, reducing their communicative anxiety, and enhancing their sense of communication security and responsibility, so as to achieve the communicative and social functions of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Keywords: second language;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fluencing factors; approaches for cultivation
  责任编辑:孙瑶[作者简介]Lan Guoxing, Associate Professor at Hezhou University, China, and PhD candidate at Faculty of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University of Malaya; field of research: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Larisa Nikitina, PhD, Supervisor of PhD candidates at Faculty of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University of Malaya; field of research: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Woo Wai Sheng, PhD, Supervisor of PhD candidates at Faculty of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University of Malaya; field of research: Sociolinguistics..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2145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