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新农村周刊》的报道特色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林晓华
摘要:如何做好“三农”报道为新农村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思想支持与政策指引,已经成为新闻媒体舆论建设的重点工作。《人民日报・新农村周刊》以新农村为切入点展开的“三农”报道,立足国家大局,深入基层塑造典型,通过正面宣传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舆论支持,在报道框架与话语范式上形成了鲜明特色。本文从报道视角、方式、立场、对象四个方面入手,对其报道特色进行总结梳理,希望能够为其他媒体的“三农”报道革新提供借鉴。
关键词:《人民日报・新农村周刊》 议程设置 报道特色
随着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三农”报道也随之增多,媒体对农民、农村形象的塑造也成为舆论建设的主流方向。《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在新闻传播、舆论引导上有着非常强的权威性,能够为改进乡村报道格局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舆论支持。《人民日报・新农村周刊》于2003年以周刊形式创办,多次改版后,目前以专版栏目形式在周五出版,集中就党政方针、农村建设成就、农业动态、农民生活等进行报道,成为了解“三农”发展现状的重要窗口。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入新阶段,新农村建设迎来全新形势。在此背景下,笔者对《人民日报・新农村周刊》2021年1―8月的样本进行分析(以下简称“样本分析”),梳理出其报道特色的共性范式,对提高其他媒体的“三农”报道具有借鉴意义。
报道视角是新闻议题中突出强调的对象,也是新闻报道的基本焦点。“三农”报道的面向较为宽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不同的视角选择会促使受众关注不同的主体,而关注度不同必然会产生不同的舆论效果。样本分析发现,《人民日报・新农村周刊》的报道视角多元化,且以基层群众为核心主体,深入基层一线进行全面呈现,有效增强了内容的亲和性与贴合性。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大主题分类中,占比最多的是经济类。经济类报道中以农业生产、旅游业、电商业、金融等为主,如《村里人吃上了旅游饭》(2021年4月16日)、《让绿色成为农业生产的鲜明底色》(2021年5月17日)、《全链条减损,让粮食颗粒归仓》(2021年7月30日)、《让“快递进村”更加便利惠农》(2021年8月20日)等。政治类报道中则以政策解读和成就报道为主,如《肩负新使命 再续新篇章》(2021年1月8日)、《荒山变青山 青山生金山》(2021年3月26日)等。社会类报道中则以农村环境、农村人物和农村生活为主,如《护好生态 鼓了口袋》(2021年3月26日)、《村民致富有了更多带头人》(2021年4月2日)、《水美乡村 宜居宜业》(2021年6月18日)等。
整体来讲,《人民日报・新农村周刊》报道视角多元,报道主体不仅有基层政府、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等,也有普通农民、基层服务人员、乡村创业者等。在坚持党报党刊舆论引导的同时,聚焦基层,突出农民主体地位,有效实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只有增强议题与基层群众的关联性,才能真正将“三农”政策方针传达到基层,增进党群联动,提高宣传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多元视角的议程设置是对社会正能量的全面表达,能够起到良好的示范、激励作用,进而号召更多受众关注新农村建设,形成“三农”发展的社会合力。
在议程设置的客体与属性维度,新闻语境是重要因素,要求将新闻客体、属性、新闻元素进行综合测量,以凸显新闻报道特征。新闻元素主要包括新闻来源、报道方式。简单来讲,媒体要结合受众具体定位,灵活选择报道方式,通过新闻语境的贴合来提高内容说服力,进而强化受众对新闻议题的感知。对于报纸而言,文字和图片是两大核心报道媒介,但两者整合却能够形成不同的体裁,如通讯、评论、深度报道、人物专访、数据新闻等,不同方式会带来不同的感官体验。因此,如何针对特定受众定位灵活地选择报道方式,也就成为“三农”报道的一大关键。
《人民日报・新农村周刊》比较重视消息、通讯、评论等事实类、互动类报道。具体来讲,政治类报道以消息、评论居多,在提供客观新闻信息的前提下,对政策进行深度解析,突出“三农”政策的价值。经济、社会、文化类报道则以通讯、图片居多。前者主要是客观呈现农业生产发展的成功经验、特色模式的形成过程,后者则具象呈现新农村真实风貌,两者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整体来讲,针对不同主题和受众面向,采取了不同的报道方式,全面描绘新农村景象。另外,目前的新闻报道侧重于通过消息、通讯进行事实报道,同时善于采用故事化的叙事手段进行柔性传达,让受众充分感知新闻显著性,切实感受新农村的变化。如2021年6月18日的五篇报道中,既有政策解读的消息《畜禽遗传改良计划》,也有具象呈现的图片《颗粒归仓》;既有经验总结的通讯《水美乡村 宜居宜业》《让金融服务更有温度》,也有注重互动的评论《培育农业全产业链》,形成了一套巧妙的“组合拳”,多角度、灵活性地完成了“三农”报道。可以说,通过报道方式的灵活选择与巧妙组合,有效增强了“三农”报道的议题显著性和语境贴合性,切实提高了新闻报道的传播力与渗透力。
任何新闻报道都具有一定的媒体立场,或是正面宣传典型人物事迹和先进经验模式,或是揭露存在问题并给予建设性意见。正面报道具有激励社会、启迪受众的作用;负面报道并不是指结果,而是指报道对象,其同样具有舆论导向功能,是媒体践行舆论监督和社会监测职能的重要路径,具有揭露社会黑暗,促进社会改革的作用。
样本分析发现,《人民日报・新农村周刊》以正面报道为主,总占比在80%以上,负面报道总占比不足20%。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其新闻议题正面宣传的特色日益鲜明,舆论宣传功能逐步取代了舆论监督功能。舆论引导作为主流媒体的基本原则,是党性原则的重要面向。新常态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正确导向,在“三农”报道中做好思想引领,通过正面宣传筑牢思想防线,坚定受众新农村建设信心。《人民日报・新农村周刊》非常注重对“三农”政策、成就的报道,通过对基层优秀扶贫模式、产业机制、发展经验的宣传报道,以及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优秀农民代表、返乡创业典型等形象塑造,充分彰显了其“三农”议题的情感导向。特别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关键时期,通过正面报道将受众注意力转向新农村建设成绩上,可以进一步调动基层干部和基层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如2021年1月29日的《不让一个脱贫户返贫》和《扶贫产业,“扶上马”再“送一程”》两篇报道,充分展示了我国扶贫攻坚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坚定了人们扶贫攻坚战必胜的决心与信心。
《人民日报・新农村周刊》在创办之初其定位就是办给农民看的,长期以来坚持聚焦农村、农民、农业,进行立体化的形象塑造,让更多人看到了真实的农民、农村,实现新农村媒体形象与现实形象的全面贴合,为新时期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撑。
《人民日报・新农村周刊》非常注重农民立体形象的塑造,不同于以往农民群像的朴素、艰辛、黝黑等单一界定,而是从新的职业角色、社会角色入手,对农民形象进行立体塑造,为受众呈现了最真实的群像状态,做到了“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形象定位。如《让农民种粮更加省心省钱省力》(2021年5月14日)、《培育农业全产业链》(2021年6月18日)、《推进农民合作社联合发展》(2021年7月9日)等报道中的农民都积极参与到各类专业合作社并融入到农业全产业链之中,凭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社会化服务解决了诸多生产和经营问题,其农民形象与时俱进地得到了多元立体化。另外,在新闻报道中记者们还非常注重新农村的形象塑造,通过环境风貌、生活状态、教育现状等维度为受众呈现了一个景美民安的新农村形象。如《有了好环境 八方游客来》(2021年4月16日)一文从环境、生活两方面入手,为受众呈现了美丽新农村形象。可以说,通过农民、农村形象的立体塑造,这些新闻报道为受众呈现了一个真实的基层景象,在扭转受众错误认知的同时,激发了受众回归乡村的兴趣;通过不同S度的资源回流激活了新农村建设活力,形成良性循环,充分实现了主流媒体的社会价值。
作者单位 河南警察学院
参考文献
[1]邵歆晨.“三农”新闻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J].核农学报,2021(10).
[2]陈秋萌.主流媒体如何做好“三农”领域的新闻评论――以《农民日报》“三农微评”栏目为例[J].出版广角,2021(13).
[3]任爱熙.融媒体传播下如何做好乡村振兴战略报道――以《河南日报》(农村版)为例[J].新闻爱好者,2021(01).
[4]张恒军,张芷汀.机器新闻写作的伦理风险治理:困境与规制[J].新媒体与社会,2021(01).
【编辑:杨石华】
nlc2022092714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4403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