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角下阿尔山林区旅游资源开发调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鲁浩
摘 要:阿尔山在实施全面禁伐后,林业工人收入下降,但阿尔山主要经济产业由林业转向旅游业后取得了成功,并探索出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之路。本文概述阿尔山林区的历史沿革及特征,分析阿尔山林区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为林区旅游进一步发展提出有效建议,推动林区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国有林区经济转型;林区旅游资源;阿尔山
中图分类号:F592.7;F327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化发展中心基本科研项目“阿尔山市传统美术资源调查记录”(202001)。
阿尔山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西北部、大兴安岭中段,辖伊尔施、白狼、五岔沟3个镇。阿尔山是典型的林业城市,林地面积457 413.33 hm2,森林覆盖率达62.10%,木材总蓄积量4174万m3,人工造林面积86 666.67 hm2,植物群落属于寒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兴安落叶松为主要树种,还有白桦、山杨、柳树、樟子松等。20世纪50年代,阿尔山形成了以国有林业生产为主的林业经济,辖区范围内现有阿尔山林业局、白狼林业局、五岔沟林业局。
(一)攫取式采伐的林区开端
19世纪末,俄日帝国主义势力相继入侵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大兴安岭大面积森林遭遇攫取式采伐。20世纪初,沙俄c清政府签订《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章程》及续订合同《黑龙江铁路公司伐木合同》《吉林木植合同》等,使俄方获得了铁路两侧林木的采伐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帝国势力参与大兴安岭林业掠夺,逐渐成为侵占东北木业的霸主。日俄除攫取修建铁路所用的数量庞大的枕木外,还涉及林化、造纸、胶合板等林木制造业,通过不平等的免税政策将珍贵木材输出[1]。从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00多年时间里,大兴安岭森林总面积减少了15%,总蓄积减少了17%;1912―1931年被掠夺森林资源达1000万m3以上。帝国主义对林业资源的掠夺深入大小兴安岭林区腹地,阿尔山林区未能幸免。侵略采伐林木不但数量大,而且砍伐方式粗暴奢侈。五岔沟林业局的老林业工人讲述:“通过林场留下的树桩高度就能判断出是日本人采伐的还是我们自己采伐的,我们工人采伐都是弯着腰紧贴树根砍;而日本人砍过的树桩都接近半人多高,他们不心疼木材,站着砍省劲。”
(二)人口迁移促成的林业新俗
阿尔山人口具有显著的移民特征。近代阿尔山人口大规模迁入有两次:第一次约在20世纪30年代迁入,多是被迫为日本侵略者采伐木材的民工,在此形成小规模定居点;第二次是20世纪60年代的移民浪潮,这一时期正是内地省区人口无序地向内蒙古流动的高峰时期,人们得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大兴安岭一带地广人稀、土肥水沃、自然资源丰富便举家迁移[2]。
内蒙古东部村落自清代以来就有汉族人口陆续迁入,本身就具有蒙汉杂居的格局和农牧交错的农业特征,加之多次迁移,使阿尔山形成多民族混居的特征,人口以汉族为主,另有蒙古族、达斡尔族、满族、回族等10余个少数民族,呈现以汉族为主、多民族融合的文化特征。阿尔山凭借大兴安岭自然及土地资源优势吸引周边地区人口汇聚于此,为林业发展提供了人力保证,多元融合的文化特征为林业发展提供了和谐的人文环境。明水河镇西口村是典型的由移民形成的村落,调查过程中大部分村民都讲述了自己或父辈的移民经历,移民主要来自两个地区:一是科右前旗,以索伦镇为中心,这部分人口来自半农半牧的蒙古族聚居区;二是从吉林白城、双辽等地迁入的汉族人口。移民人口在此开垦务农,成为林业工人,投入林业建设,移民大多简化籍贯地习俗,逐渐形成以林俗文化为特征的新村俗。
(三)艰苦创业时期形成的林业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木材成为国家急需的生产资料,在这一背景下阿尔山林业局、五岔沟林业局相继成立,对大兴安岭进行集中采伐。随着国家以造林和合理利用森林相结合、恢复扩大林业资源的林业总方针的确定,内蒙古自治区确定了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林业建设目标。1964年,阿尔山成立了营林队伍,1967年造林4000 hm2,成活率达90%以上。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是阿尔山境内林业发展的高峰期,林业成为阿尔山的支柱产业,占全市国有经济的80%,林业人口占到总人口的80%以上,可以说阿尔山民众的工作、生活、社会关系、民俗文化、人文精神都围绕林业发生。
集体大生产时期林业工人沿袭原始的作业方式,付出了巨大的人力成本。冬季采伐最为艰苦,工人需在林场驻扎作业,一周下山一次。帐篷内点火炉取暖,但脚下仍旧是冰雪覆盖,工人们回忆:“胸膛前烤火暖和,后背却吹着透骨的寒风。”五岔沟林业局的两支女子采伐队亦是如此。由于长期站立在雪中作业,不少老林业工人患有关节炎、类风湿等职业病。20世纪80年代前缺少机械工具,采伐多使用弯把锯、二人夺,打枝桠用斧子,用畜力或借助冰雪集材,人工装运,最后由火车运输。这种传统采伐方式持续至20世纪80年代才更新为机械作业。正是在这种恶劣的劳动环境和落后的采伐方式下,阿尔山的林业工人才形成了艰苦奋斗、坚韧不拔、勇于奉献的林业精神。
(四)天保工程实施后林区面临的困境
2000年,天然林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正式实施,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全部纳入天保工程一期,木材产量逐年调减。阿尔山面临森林资源危机、企业经济危困、职工生活危难的“三危”困境[3]。2011年,阿尔山市被纳入大兴安岭南麓山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成为国家级贫困县。2012年,阿尔山全面禁伐,由森工主伐型林场转为生态保护型管护区,经济情况进一步恶化,林业工人近一半下岗,收入大幅度减少,工人收入及再就业问题突显,林区经济社会转型面临严峻挑战。
要实现国有林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进行林区经济结构调整,从林业经济转向林区经济,阿尔山积极探索林区二次创业新模式[4]。为解决林区职工生存困境,阿尔山政府充分挖掘林业资源优势,将经济重心由林业转至旅游业。政府同时抓住阿尔山地处草原与森林过渡带的自然优势,率先开启了森林资源管护承包制试点改革,鼓励林户创办家庭生态林场。家庭生态林场是将林区划分后分别承包给家庭,家庭在承包的林区内具有一定的自由度,可以植造新林,政府给予相应补贴,也可以进行林下养殖、采集、种植,还可以在承包的生态林场内开展“林家乐”。这种以内部市场化运作的形式使林户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带动了林户创收的积极性,也使林业生态有了改观。
nlc202302071525
(一)林区旅游助力经济增长
生态优势是林区的显著特质,发展生态林区旅游是协调林区生态保护和解决林业工人就业之间矛盾的有效方法。阿尔山林区旅游业逐渐取代林业成为支柱产业,现全市60%以上的人口从事旅游相关行业,旅游生产总值约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的60%~70%,带动了林业工人再就业[5]。阿尔山生态林区旅游主要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开发林区既有的自然旅游景观资源,二是在林区内通过人工养殖、文化开发等方式打造次生生态景观。阿尔山已探明50个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自然景点,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已是较为成熟的旅游景区,包含火山熔岩地貌、原始森林、河流湖泊等景观;好森沟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五岔沟林业局好森沟林场施业区,是国家级地质公园,山峰、矿泉、动植物资源丰富。
相比自然景观,人工打造的生态林区旅游具有可塑性强、灵活可适、广泛带动就业的优势。白狼镇鹿村是目前阿尔山较具代表性的次生林业生态旅游区,当地政府通过小额贷款的方式扶持当地居民进行梅花鹿养殖和种鹿选育,居民喂养一只鹿每年可获得800元分红。游客购票进入鹿村休闲、观光,而优良鹿种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此外居民还可通过林家乐、小商品经营、林下特产销售等方式获得收益,林场工人的收入得到明显改善。
(二)“森林+泉群”的康养特色
森林康养依托于森林资源,是以保健、养生、养老等改善身心健康活动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森林康养是林区旅游的深化,是我国新兴林区产业[6]。阿尔山具备得天独厚的康养优势,市境内不但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还拥有天然优质的泉群资源,这使得阿尔山独具“森林+泉群”双重优势。
阿尔山饮用矿泉水纯净甘甜,呈弱碱性,富含有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有利于身体健康。温泉群主要集中于阿尔山疗养院,赋存于断裂带的地下水在地热作用与矿化作用下形成1.5~48.5℃水温不等的泉眼,冷泉水以Ca・Na-HCO3・SO4、Na・CaHCO3型为主,温泉型以Na-HCO3型水为主。通过浸泡温泉驱除疾病是蒙医外治的重要方法,早在14世纪元人就掌握此治疗方法,“阿尔山”是蒙语“哈伦・阿尔山”的简称,意为“热的圣水”,因此蒙t称这种疗法为“阿尔山疗法”。阿尔山疗养院温泉于1850年被一喇嘛医生发现,牧民认为此泉具有神奇的功效,纷纷来此处疗养。每年6月至9月是温泉疗养旺季,疗养院内有保健医生和疗养员,为游客体检、制订疗养方案。不过,目前阿尔山温泉的知名度仅在内蒙古东部牧区传播广泛,还需在服务水准、硬件配备、扩大宣传等方面进一步提高。
(三)林俗文化与林业精神的开发传播
阿尔山的林俗文化与林业精神主要在集体大生产时期形成,是阿尔山旅游开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文化资源。林俗文化是人们在从事林业生产过程中形成或衍生的特有的信仰、礼仪、惯习、技术、口头文学、艺术、生活与娱乐方式等,承载了我国林业漫长而艰苦的发展历程,包含林业工人优秀的精神品格。无论林俗文化逐渐消失还是仍旧在生活中被延续,其都应当被记录、传播,并使林业精神在现代生活中被传承发扬。
阿尔山市在白狼镇三道沟村开展了以林俗文化为核心的林俗休闲村庄建设工程,将三道沟村更名为“林俗村”,村内50栋房屋院落改造为林俗主题民宿。民宿还原了20世纪60年代的民居样貌,房屋和院落展示林业工人的生活物品及生产工具,可供游客体验。村中的林俗文化博物馆以实物和图片展示大兴安岭地区林业发展历程,使游客了解林业精神。整个村落构成一个完整有机的林俗文化展示场所,游客可在村内沉浸式地体验林俗文化。林俗村以林俗旅游带动村内100余户居民就业,人均可支配收入1万余元。
(一)发展全域全季旅游
构建现代林区旅游特色小镇可实现乡村振兴和林业工人生活就业的协调发展[7]。以小镇旅游为起点的乡村旅游应当以全域旅游的视野构建旅游产品[8]。就阿尔山地区而言,广义上的全域旅游将阿尔山置于内蒙古东部地理范围内,已是兴安盟“阿尔山-海拉尔-满洲里”旅游圈和大兴安岭旅游圈不可缺失的一环,以森林公园为主要游玩项目;狭义上的全域旅游应当在阿尔山市境内打造风格迥异的旅游小镇,注重特色小镇之间的差异性和关联性,满足近途游客赏玩需求。目前,白狼镇成为较成熟的旅游小镇,明水河镇西口村旅游筹建方兴未艾,陆续尝试了“西口十八碗”、丰收节、艺术介入乡村等旅游生长点,仍在进一步挖掘小镇特色。
受高纬度寒冷气候的影响,阿尔山冰雪期长达7个月,因此传统旅游的旺季在夏、秋两季。为了解决春季、冬季游客少的问题,阿尔山政府通过发展特色旅游的方式带动全年旅游发展。例如,每年12月至次年2月为阿尔山冰雪节,吸引游客来此欣赏冰雪之美、参与冰雪之乐;春季的杜鹃节以杜鹃湖畔花朵盛开的美景为契机带动旅游和消费;夏季的圣水节依托温泉资源,展现蒙古族敬水文化,独具地方特色。旅游特色节日分布在不同村镇,依靠举办旅游节日延长了阿尔山旅游的有效时长。要进一步延伸全季、全域旅游特色,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凸显林区四季特征。“全域旅游+全季旅游”将从空间和时间维度高效利用阿尔山林区旅游资源,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带动林区经济发展。
(二)深度发掘林俗文化
虽然林俗村已成为阿尔山的林俗文化传播中心,但也出现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林俗文化仅在林俗村显著体现,在整个城市旅游中缺少整体性规划和线性关联。较高水平的林区旅游应当是集自然资源、林场所文化、农产品采摘、农家乐体验、农产品加工展览于一体的具有浓厚林区特色的旅游产业[9]。在这一链条中,林俗文化与林业精神是林业旅游的支点。但就现状而言,重视经济效益、轻视文化因素是国有林区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使得各林区景点缺乏特色,流于同质化,降低了游客的游玩体验,不利于林区旅游的持续发展[10]。
nlc202302071525
考察发现,阿尔山林俗文化尚缺乏系统性研究,具体性普查、整体性归纳和相关风俗物品收集工作亟待开展。当地可在专业民俗文化研究者的协助下,以村落或林场为单位对村社文化与林业文化进行充分考察,考察内容应涉及村落及林场变迁史、村民(居民)社会关系、传统文化资源、林业遗产等,应对林业劳作、农牧生活进行重点而广泛地调查,进而梳理出阿尔山林俗文化及特殊性。调查过程应注意对一手资料的搜集整理,一手资料既要包含“有形”的可供直接展览呈现的物品,如林业生产工具、生活物品、民居建筑等,也应包含“无形”的文学资料,如劳动号子、山神传说、地方口传故事、劳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技术口诀等。
(三)以林区特色手工艺带动村民就业
手工技艺具有易培训易掌握、生产加工规模小、地方特色显著、成本低易推广等特点,既可延伸和拉动旅游、农业、贸易发展,也可使乡村持续迸发文化活力。林区手工艺以林俗文化内涵为出发点,依托林区物产和自然资源进行手工艺加工,是生态高效、具有循环经济价值的绿色产业,也是乡村振兴中富有农村特色的文化产业。
阿尔山重点扶持的手工技艺是树皮画,以当地产白桦树皮为主要材料,通过分色、剪形、揭离、粘贴等技艺组合成平面图案或半立体的工艺品、衍生品。政府通过举办树皮画培训班,使林户掌握树皮画技艺,通过旅游纪念品销售和游客体验营利,以年终分红的形式为村民创收。
目前,阿尔山尚缺乏对林区特色手工艺的深度发现,如柳编在20年代80年代是明水林场的第三产业,以红毛柳枝为材料编织生活容器,主要出口韩国。柳编厂约有40名工人,以林场妇女为主力,她们具有较高的编织技艺。随着柳编厂停产,这一技艺现已无人问津,政府可整合多方面资源复兴柳编技艺,创造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新产品。此外,阿尔山的冰雪具制作、山野菜采摘及制作等都是极具林区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其价值应得到进一步发掘和拓展。
(四)林区旅游与林下经济互推共进
林下经利用林地资源种植和动物、微生物养殖,其外延还应包括利用森林的生态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开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观光采摘等活动[11]。林下经济既可构建和谐稳定的复合林农业系统,也可从农业与旅游两方面促进村民经济收入。阿尔山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过程中,引导村民开展赤松茸、黑木耳等食用菌种植和牛、羊、鹿养殖,在线销售推广农副产品以增加经济收入,形成了“全域旅游与小种植、小养殖、小商业、小劳务、小合作相配合”的经济发展模式。林下作物销售不应仅依赖消费者的直接购买,还应与旅游体验相结合。阿尔山居民习惯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采摘野生食用菌,常见种类有小黄蘑、鸡血蘑、白蘑等。可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游客在村民指导下体验野生菌采摘,或参与人工种植的菌类采摘,使林区旅游与林下经济形成良性互动,丰富游客的林区旅游体验,增加林下经济作物的销售渠道,为村民经济收入带来新的增长点。
阿尔山产业重心自林业转向旅游业后持续保持稳步增长,老林业工人“放下斧子当导游”,实现再就业,这是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典型案例。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林区生态旅游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应通过政府、企业、高校的合作为林区生态旅游不断注入活力。随着阿尔山林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林区乡村将在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继续得到改善,最终将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振兴目标。乡村的振兴也将在未来恢复采伐之时反哺林区,为老国有林区的森工企业带来聚集力和扩散力。
[1] 王希亮.近代中国东北森林的殖民开发与生态空间变迁[J].历史研究,2017(1):85-103.
[2] 张远广,徐冠华,郑度.中国地学通鉴(人口卷)[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9:497.
[3] 张志达,贾骞,张平,等.天保工程:走出解困发展之路――关于内蒙古五岔沟、阿尔山林业局的调查[J].中国林业,2005(3):18-20.
[4] 刘文泮.国有林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林业经济转向林区经济[J].中国林业企业,2002(3):29-31.
[5] 岳青.用文化为阿尔山增添文旅融合新动力[J].中华手工,2020(6):112-113.
[6] 刘拓,何铭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是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结果[J].林业经济,2017(2):39-42.
[7] 黄德昌.发展小城镇是建设现代林区有效载体[J].中国林业企业,2001(2):3-4.
[8] 孟秋莉,邓爱民.全域旅游视阈下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构建[J].社会科学家,2016(10):85-89.
[9] 毛靓,王婧茹,邵卓峰.东北林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价[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7(6):1113-1119.
[10] 马泽斌.浅谈国有林场开发森林生态旅游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林研究,2001(3):63-64.
[11] 翟明普.关于林下经济若干问题的思考[J].林产工业,2011(3):47-49.
nlc2023020715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4448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