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针对生物新课程改革.对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这一节第一课时的教学进行设计和实践,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深入浅出、设计新颖,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实践意义和效果。
关键词 细胞呼吸 教学设计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文件编号 1003-7586(2011)03-0040-03
1 教材分析
1.1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①“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是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的第三节第一课时。
②这节课是在学习了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细胞能量供应的课题;第3节细胞呼吸的过程比较抽象,第一课时的探究实验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学习细胞呼吸的过程打下基础;第三节在本模块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第三章细胞器的功能和第四章主动运输的过程;同时与《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中专题1和专题4有密切关系。
③《分子与细胞》这一模块共有4个探究实验,这节课是第三个,在前两个探究实验的基础上,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进一步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这种类型的课也是新课改实施的典型课例。
1.2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说出什么是细胞呼吸及它与ATP形成的关系;说出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说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和生成产物。
能力目标:尝试联系现实生活提出问题;讨论并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正确使用相关的实验器具,进行探究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生活实际;体验到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1.3重点与难点
新课程提出了“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倡导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本模块教材安排4个探究实验的整体意图是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所以,确定“联系现实生活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为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1.4设计思路
基于上面的思考,按照探究式教学模式,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思路:
从生活实例入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设计并进行探究实验-共同探讨,归纳提升。
2 学情分析
(1)已有基础:学生在初中学习过绿色植物和人体呼吸作用以及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的关系等基础知识,有一些相关的生活经验;经历过高一新课改,在本模块前两个探究实验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和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乐于动手,按照自己的设计完成实验。
(2)不足之处:学生对知识迁移的能力不足,不善于发现问题。
3 教法
针对这节探究实验课,主要采取启发式教学。
依据:教师充当指导者、组织者,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
依据:《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探究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这种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 教学过程
5.1导入新课
笔者先播放了一段酵母发面的广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让学生观察自己带到课堂上的罐头和香肠等食品,找到“若安全钮凸起,请勿购买”、“胀袋禁食”等注意事项。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其中原因:这是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结果。
然后帮助学生分析:这些化学反应发生在细胞内,在生物学生中称为“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的概念是什么?学生通过前面的分析得出: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C02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目的:这样的导入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师从新的视角提出新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2提出探究问题
在明确了细胞呼吸的概念后,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继续联想和细胞呼吸有关的实例:如酿酒、制作酸奶、制醋、制酱、制作泡菜、种子发热、寒冷使人打颤等。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禁要问:
细胞呼吸需要哪些条件?
细胞呼吸的产物有哪些?
不同生物细胞呼吸的方式是否相同?
不同条件下的细胞呼吸方式是否相同?……
这么多值得探究的问题,教师不妨挑其中的一个问题:不同条件下细胞呼吸的方式是否相同?以此问题来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那么,选择什么样的材料研究好呢?学生通过讨论发现,酵母菌这种单细胞生物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非常适合用于研究细胞呼吸的方式。
经过过这样的讨论研究,学生已经认识到不同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可能不同,很容易提出要探究的问题:①有氧和无氧条件下是否都能产生CO2?产生的量是否相等?②酒精是在有氧还是无氧条件下产生的?
目的:在先发散后回归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5.3作出假设
如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CO2等。
5.4制定实验方案
学生有了前两个探究实验的基础,但还不是很熟练,笔者提示他们制定实验方案的主要内容:提出问题一作出假设一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实验步骤――结果预测。
又由于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有限,引导学生分析以下注意事项:
①怎样控制有氧和无氧的条件?(放置一段时间或通入N2)
②怎样保证酵母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能正常生活?(用葡萄糖配置营养液)
③怎样鉴定有无酒精的产生?(用重铬酸钾检验)
④怎样鉴定有无CO2的产生?如何比较CO2产生的多少?(用澄清的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验)
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联想到一些相关的生物和化学知识,如除了放置一段时间外,可以用通入N2的方法创造无氧条件;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酒精的产生。
目的:帮助学生迁移有关的生物和化学知识,为下面实验的设计做好知识铺垫。
因为有了前面的各种铺垫,学生有的放矢,热烈讨论和交流实验方案。有的借鉴教材,有的想到用初中学的方法,有的还画出了实验的装置图。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设计突出体现,如:在装NaOH溶液和酵母菌培养液的锥形瓶间再加一个装有Ca(OH)2溶液的锥形瓶,用来检验通入的气体是否含有CO2。
目的: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积极思维,在创新中得到提高。
5.5实施实验方案
教师组织学生按照方案进行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5.6观察现象、分析结果并进行交流
实验结束后,教师提醒学生将实验的实际结果与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如有的小组没有观察到预期现象,要求学生思考:是方案设计的问题,还是实验操作的问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学生想进一步探究的兴趣更加浓厚。最后,请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各小组间共同分享。在分享成果的同时,学生也体会到探究实验给他们带来的成功的喜悦。
5.7得出结论并予以评价
通过前面的探究,学生自然得出结论:酵母菌细胞呼吸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都可以产生CO2,但量不同,无氧条件下还可以产生酒精。为下节课做好知识铺垫的同时,也使学生明确了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和设计实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如: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等。在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生物科学素养。
6 板书设计(略)
7 教学反思
7.1成果
①打破了“讲解、演示、模练”的传统型实验教学模式,落实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理念,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过程意识的培养。
②大多数学生能达成预定目标。
③创新之处:适当提高水温,使用高活性的干酵母代替新鲜酵母可以缩短时间;通CO2入前加Ca(OH)2检验,更加科学;可以通入N2创造无氧环境。
7.2不足
①班型大、学生多,某些偷懒的学生很可能“游离课堂之外”。
②时间不够充裕。
③反应时间快,气泡生成多,导致培养液沿导管进入检测试剂中,影响观察效果。
7.3改进方法
①改进实验装置:把检测用的锥形瓶换成大号试管,减少试剂用量,效果明显。
②在酵母菌培养液中滴加1~2滴食用油,可作消泡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0569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