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唐 勇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然后阐述了我国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培养模式中的弊端,并简要的分析了其原因,最后给出了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高等教育 职业 弊端 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形式,“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与“职业教育”两个概念的复合。复合的结果导致三种理解:第一种将它归入“高等教育”范畴,认为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中培养具有很强技能型人才的高等教育;第二种认为它只是“职业教育”范畴中处于高层次的那一部分,并不属于高等教育,从而将“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视为两个并列的、互不交迭的教育范畴;第三种则把它泛化地理解为,凡是培养处于较高层次的职业技术人才(不管其属何种系列)的教育都属于高等职业教育,如把培养技术工人系列人才中的高级技工教育也看作是高等职业教育,从而将“高等”与“高级”等同起来。不管采用何种理解,高等教育在我国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专家学者研究的热门课题。
1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1.1 压缩本科教育模式
我国高职院校在校人数越来越多,教育部2007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校生近700万人,已占高等教育名副其实的半壁江山。但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对高职教育的理解并不到位,很多高职院校就是把好的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比如北大、清华、人大、北外的一系列课程照搬过来,然后压缩课时,压缩知识点,但却不具备任何高职的特点,不能跟工作岗位相结合。高职和综合性的本科院校都属于高等教育范畴,但是两者是有区别的。高职最大的特点就应该是根据行业的需求来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培养实用型、技术型人才。
1.2 职业教育模式
在上世纪末,我们国家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应用性人才短缺,在这样大的市场环境下,刺激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飞速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行“三改一补”,率先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策略实施后.一下子创建了几百所职业技术学院。由于在市场机制下提出,所以后发展起来的学校,能够紧跟市场需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提高动手能力为目的,职业教育模式逐步走向成熟。
2 现阶段我国现有培养模式弊端
2.1 办学理念有偏差
在现阶段,我国很多高职由中专升上来的,现虽名义上是高等职业教育,但实际上在办学理念和模式里,依然沿用着以前的理论教学方式,以教学为主,实践为辅,形成了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局面。当前,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技术更新频繁,但技术理论基础却很难改变,如果重理论,轻技术,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就没有变化,就没有办法跟踪技术前沿,没有创新理念在学生的教学工作中,就不符合当代时代的主流。只有重视实践应用,才能将学生学到的理论转化为实际的动手能力,才能培养出适应当前社会的人才。
2.2 没有形成高等职业教育相应教材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教材来源主要有如下渠道:一是借用本科教材,然后作一些删除;二是使用中专教材,外加一些本科知识;三是教师编写。
这些教材由于大多参考本科类院校的教材,故存在明显的理论强,实践轻的特点。没有体现出技能第一性,教学内容空洞,职业教育特征不明显,不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2.3 技能培养实效性差
一名合格的高职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技能,但在我们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技能培训是一大薄弱环节,具体原因有如下几点:(1)学院不重视,学院在思想上就没有把技能培养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2)制度不完善,在一部分高校里,虽然领导已经认识到技能是高职的核心,但没有形成相关的制度去贯彻落实。(3)实训基地和实验室缺乏,在很多高校,尤其是文科高校,经费比较紧张,所有对实训基地和实验室的建设没有到位,导致实训实验课教学效果较差。(4)师资力量单薄,当前高职很多教师都是直接从本科院校毕业出来的,根本就没有进过企业,对理论懂得多,对实践经验少,所以在技能培训中显示出力不从心的感觉。
3 问题解决办法和思路
3.1 以实用型人才培养为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是一种较高的教育层次,它强调的不是理论的学习,而是知识的应用和时间,是一种复杂的劳动。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以后就业的优势就是动手能力强,这是他们跟本科院校的竞争力,只有动手能力提高了,实用了,才能说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色。
3.2 按社会和行业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
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大环境中,教育要为社会服务,所以我们的专业设置一定要根据当前社会需求来制定,否则培养出来的人,社会用不了,社会亟需的人,我们又没培养。深入社会一线调研,才能了解社会需求哪些类的人才,并且社会对相关人才的要求是什么,然后挑选自己学院能够培养的人才专业,结合工作岗位和实际需求,制定符合专业发展的专业计划。
3.3 按照职业技能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和选用适用教材
在调研清楚社会需求人才要求后,确定学院(下转第16页)(上接第14页)人才培养目标,这是大方向的工作。在大方向确定后,我们应该制定详细的培养流程,构建相关的课程体系,确定相应的适用教材。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一定要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切不能随意参考。在现阶段,很多院校的课程构建体系都是参考同类学院相同专业,如果没有参考就压缩本科专业,由于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导致构建的课程体系在本校并不能很好的执行。在教材选用时,我们必须特别注意一条,少理论,多实践。由于我们的教材要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当前很多技术往往涉及到很多学科,所以我们在选教材的时候应该打破课程和课程之间的壁垒,应该综合各学科的内容,以提高技能为核心,这样就能更好的培养适合当代社会的高职人才。
3.4 按照实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进行校企有效合作
在当前的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是一个鲜明的特色,但很多高等职业院校仅仅是为了评估而应付式的跟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但并未让老师和学生去企业,在实践中提高,这样导致很多老师还是以理论为主,出现了教学时理论不足,实践不够的尴尬局面。
3.5 加快“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
所谓双师,就是即具备讲师能力又具备工程师能力的教师。双师的一大特点就是动手能力强,实战经验丰富,这样的教师可以在课程中让学生迅速的提高动手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就是院校在意识上要重视,并做好宣传,让每一位老师都能感觉到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性。其次,在制度上要给予支持。各院校应该制定相关制度,鼓励教师去企业学习,并在学习期间给予一定的补助,让教师安心学习,提高自己。再次,在教师队伍中,可以采取传、帮、带政策,一对一帮助,让有经验的老老师带年轻的老师。这样一来,教师队伍可以快速壮大。
参考文献
[1] 许国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教育研究,2007(3).
[2] 邹伟.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研究,2007(3).
[3] 张永良,张学琴.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机制探索[J].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0707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