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科普”时代背景下的科普工作创新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互联网”作为社会发展下形成的全新业态,处于目前的知识经济背景下,海量数据技术的广泛运用,更推进了“互联网+”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将着手针对“互联网+科普”时代背景的特点展开分析,与“互联网+科普”的现状阐述了解前提下,指出下一阶段“互联网+科普”所要创新的对策。
关键词 互联网;科普工作;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TP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37-0172-02
在社会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科普受众聚集以及行为方式和传统固有惯性相比已经有明显偏离,逐渐形成在信息为中心的互动机制以及决策偏向。基于这一环境分析,在传统科普发展中主要问题为阵地缺失以及信息化机能缺失,希望能够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下,实现对科普服务的调节以及创新,从而有效改善科普服务中的影响力、吸引力以及号召力不足等问题。
1 “互联网+科普”特点
1.1 立体化
在早期网络科普时代,科普网站已经发挥了它不可替代的作用,进入“互联网+科普”时代,作为“互联网+科普”基础性的网络科普载体的科普网站将可以储存发布电子化的科普书籍、科普期刊报纸,相比较传统纸质书籍,具有内容海量、结构立体、查询便捷,个性化自定义等特点。它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科普节目自由定制播放,这是令传统科普形式望尘莫及的。这类网络科普作品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互联网+科普”时代的科普资源对人们感官具有较强冲击力,也就有助于提升广大受众对于科普知识的学习速度,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的阅读以及体验乐趣。
1.2 时效性
以前需要走进图书馆査找相关知识,耗费大量时间,但是现在只需连接互联网,在搜索框键入“电磁感应”关键词,“互联网+科普”时代的云端存储及强大的实时社交功能,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世界各地专家对电磁感应的实时评论和解释将迅速展现在你眼前,你可以立即开启与专家们的实时沟通,也可以马上与世界各地对电磁感应感兴的网友进行交流和互动,如果愿意,你甚至可以马上加入电磁感应相关的兴趣小组,有关电磁感应的最新知识将免费推送至你的手机等随身设备。这就是“互联网+科普”的魅力。如果说按月出版的科普杂志将科普知识的时效周期缩短为1个月,按天更新的科普网站资源将科普知识的时效周期缩短为1天,那么“互联网+科普”将科普知识的时效周期缩短到了可以忽略不计。
1.3 参与互动性
目前,广大群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在面对科普知识的时候,已经不再满足于文字、图片等平面媒体的单向展示,他们具有很强烈的参与欲望,更加渴望反馈性的科普教育。“互联网+科普”时代的科普宣传,将更多地利用网络游戏、网上答题、网上聊天等实现参与,互动性以及参与性更强,也能够有效满足人们的知识学习需求,满足受众对相同兴趣人群实时交流的欲望,通过这种交流,科普知识将会以点对点的方式更快更广的传播,因此,借助“互联网+科普”的参与性和互动性特点,科普宣传的瞬时全球化将变为可能,科普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将会前所未有。
2 当今互联网科普的问题
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大国,网络科普在发展和应用中,对于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在网民中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丰富了网络文化,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2.1 网络科普发挥的作用有限
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普及率达59.6%,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同时还以超乎想象的深度以及广度进行发展,并且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发展速度最快、市场影响力最广以及潜力最大的一个产业。和传统科普宣传方式相比,网络科普宣传活动在当前还比较有限,在全国范围内通过网络进行科普知识了解以及学习的人员还比较少,全国性的有较大影响的科普网站更是少之又少。
2.2 科普网站的基础条件薄弱
当前科普本身为公益性,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有专业科技管理人员、热心科普事业人以及网络技术人员的共同参与及写作,要有较高投入,才能够取得高产出,资金投入以及网络发展直接影响其发展影响力。科普网站建设及运行过程中如果没有足够的经费和团队支持,也就无法实现网络科普的可持续性发展,自然对于其应用价值也无法充分发挥。
2.3 科研专家缺乏公众需求主动回应
尽管互联网平台为实现“互联网+科普”创造了尤为便利的基础条件,将普通大众和科普专家之间的距离有所拉近,能够借助互联网平台展开彼此之间的充分沟通交流,发表自身见解来普及科学知识。但是多数科普专家并未对大众需求主动相应,因此导致响应公众科普需求工作过于滞后。除此之外借助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所获得的科普需求缺乏时效性,无法与社会公众之间及时交流,降低了科普效率。
2.4 科普内容传播专业强度太大
在“互联网+科普”下的知识科普传播,往往大众对专业知识的获取接收难度较大,专家通过将科学理论、科学方法、科学现象等情况,运用普通直白的表达方式完成传播。但是科普内容并未深入浅出,也未顺应大众所要求的科普形式,譬如讲坛、互动等仍然存在单一的科学讲解情况,并未真正结合公众的生活工作。
3 “互联网+科普”创新对策
3.1 结合传统科普形式
目前,基于科普受众阅读习惯分析,依旧无法彻底脱离传统读书读报方式,尤其是四五十岁及其以上年龄的受众一半以上依旧保持着传统阅读习惯,就算是年轻人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部分也会在休息時间中读书读报,以能够了解社会发展现状,不断学习新知识。因此需要注重实现网络科普和传统科普的结合,实现两者优势的应用,提高对科普工作中国家投入的财力以及人力的利用有效性,促进我国科普事业的长期发展,基于此显著提升全社会公众科学素质。 3.2 开发原创科普作品
在科普传播中,如果只是简单的将信息来源转移到云端上,对于广大受众来讲并没有太大兴趣和关注度,也会直接影响到科普知识的宣传效果。“互联网+科普”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创新,其呈现的内容也应该是崭新的,这样才能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满足广大公众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需求。所以,在新时期应该注重提升“互联网+科普”的宣传有效性,也就需要广大技术人员在网络传播基础上,积极开发新的科普多媒体原创资源。想要提高“互联网+科普”质量,就必须提高发布内容的科学性、创造性和艺术性,提升传播内容的品位,保障所发布的内容具有一定专业度,质量较高。
3.3 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科普需求
大数据技术作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新型工具,可以有效转变定性问题为定量问题,经过对网络平台的大数据库展开搜集,完成相关科普问题的建模并对数据精准分析,能够在大数据技术下精准分析社会大众的科普需求,也在一定层面上有助于实现科普资源的创新。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大众科普需求时,不能仅仅凭借主观经验进行判断,应当对社会中存在的实时热点问题积极挖掘。网络平台中的诸多热点问题及社会事件都受公众关注,而这些问题也隐藏了社会科学规律。所以科普工作者应当对这些问题加大关注度,通过运用数据模型,来提取与社会受众密切相关的科普数据,保证了“互联网+科普”的针对性。
3.4 鼓励社会全面参与科普工作
随着科普工作的高效开展,应当积极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其中,不仅需要政府作为主导力量投入相关支持,还需要全社会人才的共同参与其中。随着网络平台的逐步完善,人们也更加方便的参与至科学普及中。在“互联网+”这一社会背景下,政府可以颁布有关网络科普的政策规定,促进社会资本主体参与至科普工作中。
参考文献
[1]王桂绒,佘芳林.浅谈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J].科技经济导刊,2016(24):123-124.
[2]陈盈晖.向下一代互联网过渡迫在眉睫[J].中国教育网络,2010(11):38.
[3]汪旭东.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科普新模式研究[C]//安徽首届科普产业博士科技论坛——暨社区科技传播体系与平台建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2.
[4]張雨婷.“互联网+”背景下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中华少年,2016(32).
[5]李超,张杰强.微信科普信息传播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视界,2014(31):50.
[6]龚学锋.苏州社区居民科学素养与科普现状调研——以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科普志愿者进社区”活动为例[J].科技资讯,2013(27):211.
[7]孔庆华,曲彬赫.科普信息传播与科协网络媒体[J].科技传播,2009(2):71-7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448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