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福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新六产”推动乡村振兴情况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分析了烟台市福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在土地治理及产业化发展项目上利用农发综合优势促进“新六产”推动乡村振兴的情况和成就,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下一步福山区乡村振兴和资金整合提供农发样板和经验。
  关键词 农业综合开发;新六产;乡村振兴;山东烟台;福山区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7-0245-02!
  按照省委、省政府及烟台市的部署要求,福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分析了福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在土地治理及产业化发展项目上利用农发综合优势促进“新六产”、推动乡村振兴的情况,以期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和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有效促进农业综合开发政策完善、作风改进和工作水平提高,为下一步福山区乡村振兴和资金整合提供农发样板和经验。
  1基本情况及成就
  1.1基本情况
  农业综合开发是福山区农业投资规模较大、综合性较高、带动及促进农民增收效果较好的惠民工程,多年来已成为促进“新六产”、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及乡村振兴的排头兵。我区农业综合开发立足土地治理及产业化发展,种植基地项目,发展壮大第一产业,为其他产业链打下基础;扶持产业化发展加工及流通项目,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壮大第二、三产业并与之融合。福山区自2002年加入农业综合开发县,截至2017年底,我区已完成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26个,治理面积6508.7hm2,总投资10608万元,其中财政资金投资9449万元,实现了项目区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沟渠桥涵闸全面配套,解决了“路难行”和“水难浇”这2个禁锢农业生产的根本问题,筑牢第一产业的基础;完成产业化发展项目17个,总投资10724.9万元,其中财政资金投资2137万元,引导我区大樱桃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引导开展大樱桃设施栽培提高收益、推广大樱桃名优品种、推动老残果园改造、提高大樱桃加工企业附加值及产能提高一批开展储藏保鲜及批发市场的新型经营主体的销售能力,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1.2成就
  1.2.1培育壮大了一批农业“新六产”主体。通过财政补助及贴息,多年来共扶持近20个经营主体,壮大了一批如烟台康乐达食品有限公司、烟台威澳酒业有限公司、烟台市福山区顺泰果品专业合作联合社、烟台圣春秋果业专业合作社等具有地方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及合作社,并促进了农民增收。
  1.2.2做优农业“新六产”发展载体。通过试点“产业集群项目”,将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如烟台康乐达食品有限公司2018年实施的烟台市福山区林果产业集群发展项目,将大樱桃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全产业融合发展链条。
  1.2.3打造特色美丽乡村。在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基础上整合各类资金,打造了具有福山区特色的美丽乡村。如回里镇胡家夼在2013年进行土地治理项目的基础上,引入茶溪谷生态垂钓项目,投资200万元,建成全封闭式保温垂钓馆,鱼塘宽25m、长60m深2m,设钓位66个。垂钓馆2019年1月投入运营,可同时接纳近百人垂钓。引入烟台市钓鱼协会参与项目经营管理,既提高了运营管理的科学性,又能带动更多专业钓友到此垂钓。村集体以资产入股的形式与之合作经营、盈利分红,实现共赢,保底增收8万元。
  2问题
  2.1缺乏总体性的规划引领,发展路径不清晰
  福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推动农业“新六产”只是在自身农,发政策范围内通过土地治理项目筑牢第一产业的基础,再通过产业化发展项目壮大一二三产业,项目实施往往通过寻找申报主体再找具体项目,因而没有总体性规划指引,无法实现通过具体项目寻找申报主体的转变;对于“田园综合体”“高标准农田试点”等推动农业“新六产”较成熟、思路清晰的试点项目,因未立项实施,对政策的理解还不透彻,缺少了一次系统学习实践农业“新六产”的机会。
  2.2部分“新六产”功能单一,缺乏长远发展
  从福山区一些典型“新六产”案例分析可知,回里镇胡家夼生态垂钓项目侧重于休闲旅游,烟台康乐达食品有限公司实施的烟台市福山区林果产业集群发展项目侧重于大樱桃全产业链;构建的“新六产”功能单一,缺乏产业及乡村振兴和发展的后劲,“新六产”的构建缺乏结合质监、旅游、规划等专业领域的深广度、长远性、综合性。
  2.3部分試点项目缺乏普惠性
  “田园综合体”“高标准农田试点"“产业集群”等推动农业“新六产”的一些较好试点项目,目前在山东省范围内还是一个纷纷争取立项的局面,往往新政策年年出台,导致一些地区“一步先,步步先”,各类项目向某些地区集中,加剧地方不平衡发展。
  3对策
  3.1科学制定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规划
  一是规划要全覆盖。要着眼全局,做到农业、工业、三产服务业整体布局、统筹兼顾,着眼全市,不留死角。二是规划要高标准。要立足全省领先,考虑未来城镇和农村的人口聚集、产业发展及环境承载能力,考虑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预留发展空间,分步实施,避免出现重复建设。三是要保证规划的衔接性。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规划要与“十三五"规划、城乡建设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等有机衔接。四是要突出本地化和差异化。要坚持尊重民意、政府主导、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要素,挖掘地方特色和人文内涵,体现福山特色。
  3.2打造特色农业新业态
  立足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在新农村建设基础上深挖农业的多功能性,将农业生产与村民村落、乡土文化、乡村度假、养生休闲等紧密结合,打造特色镇村,实现“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礼品”,促进一三产融合发展,打造农业新业态。
  3.3加强试点项目观摩与实践
  对省级农发部门牵头开展已成熟的“新六产”试点项目进行现场观摩与培训,强化基层特别是无此类项目地区的理论及实践能力,搭建与试点观摩单位联系的桥梁,为实践“新六产”提供智力支持。
  3.4推动部门联合
  以农发部门为牵头或参与单位,借鉴省级农发部]“田园综合体”类型地方标准发布暨推广实施现场会,搭建起与其他专业部门连线的桥梁,利用其在各领域的影响力和专业能力,形成工作合力,推进农业“新六产”,推动乡村振兴。
  3.5加大试点项目普及性
  加大新政策培训及实践的广泛性,在试点项目成熟的基础上适时进行普及,减少地区差异性,将一批好的、成熟的“新六产”试点项目推广到各个地区,全面推动和实现乡村振兴。
  3.6提高人才队伍建设
  农业综合开发及“新六产”是一个系统的、专业的、综合性较高的工程项目,由于近年来项目和资金额度的增加,一系列项目勘察设计、监理、报账、验收、工程及财务决算、信息化、统计、决算等制度的变更,以及年龄结构老龄化等原因,人才队伍与项目管理的矛盾问题不断显现。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在城乡规划、设计、工程、决算、果树等学科领域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断适应农业综合开发新形势,增加项目管理的科学性。
  4参考文献
  [1]芦千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述评[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6(4):27-34.
  [2]苏毅清,游玉婷,王志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探讨、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软科学,2016(8):17-28.
  [3]姜晓辉.招远市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8(3):264-265.
  [4]郑卫欣“新六产”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探究[J].农家参谋,2018(16):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944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