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普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随着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全面部署与纵深推进,北京科普如何站在大视野、大科普、国际化的高度开展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研究以推进科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分析北京科普工作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从科普资源结构配置、专项资金引导、科普创新手段、科普辐射带动、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加快北京科普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北京科普;供给侧结构改革;趋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G3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14-0236-02
0 引言
近年来,北京科普工作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北京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科普能力建设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总体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从科普供给侧结构上看,还不能满足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需要,北京科普还存在一些结构性短板。北京科普如何站在大视野、大科普、国际化的高度,有效精准发力,形成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匹配的科普生态,打造科普品牌,深化北京科普国际化进程,受到学界的关注。
1 北京科普工作的主要成就
1.1 公民科学素质显著提升
“十二五”时期,北京公民科学素质达标率从2010年的10%提高到2015年的17.56%,超额完成“十二五”设定的12%的目标。据世界公民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发布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报告(2018年)》显示[1],截至2018年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8.47%,北京市的比例为21.48%,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北京科普工作位居全国前列,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为助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1.2 科普能力显著增强
“十二五”时期,北京人均科普专项经费增长26.33%。北京地区每万人拥有科普场馆展厅面积增长24.45%。实施了一批科普惠农、科普益民等科普计划,在全市形成了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北京地区累计入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104部,占全国52%。北京地区累计入围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作品107部,占全国46%。“2018年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活动”中北京参赛队伍获得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和2个三等奖,与北京市教委共同推进的“翱翔计划”获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截至2018年,北京科普基地总数达420家,已布局形成了覆盖16区的科普基地服务体系,发挥了基地的教育、培训、研发和传播等服务功能。北京科学教育馆协会、北京科普资源联盟、北京科普基地联盟等专业科普组织表现活跃,多层次开展了满足公众需求的特色科普服务[2]。
1.3 大科普体系整合能力增强
北京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创新引领、共享发展”的工作方针,建立了部门联席、市区联动、媒体合作、专家协同的科普工作机制,通过规划引导、平台搭建、项目征集、政策支持等途径,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现已形成了高校院所、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大科普工作格局。
2 北京各区科普发展情况
通过《北京科普蓝皮书》测算,北京科普事业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在快速发展,“东西朝海”是北京科普四强区,北京核心功能区和城市发展新区是北京科普发展的主引擎;放眼全国,北京继续引领全国科普能力建设、科普管理创新和科普供给侧改革。
从北京各区的发展情况来看,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科普体量大,发展速度快,“东西朝海”成为北京科普事业快速发展的推动引擎。东西城两区重视科普传媒工作的开展,科普传媒出版物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多彩;每万人科普人员数量多且高素质科普人员占比高,分别达到77%和68%。海淀区科普经费筹集额最高,人均年度科普经费筹集额达341元,增幅明显,各指标发展均衡。朝阳区更加侧重于年度科普活动,如科普讲座、科普展览、科普竞赛、科普行的开展,每科普人员举办活动数达2次以上。
3 北京科普的新形势与新挑战
北京近年来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方针政策,结合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全面落实《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到2020年,建成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相适应的国家科技传播中心”的发展目标。通过加大科普投入,深入推进科普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科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北京科普高质量发展,有力助推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但是,随着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全面部署与纵深推进,全市科普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与要求[3]-[5]:
(1)需加快推进北京科普供给侧改革,提高供給总量,有效解决科普供给与需求脱节、供给层级针对性不强等挑战。(2)市民总体科学素质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和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还不完全相适应。(3)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普品牌较少,科普产业总体上处于散、小、弱,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科普工作局面尚未形成。(4)对科研院所、高校和高科技企业高水平科技资源科普化的深度挖掘不够,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等科技传播新技术、新手段,推广和普及前沿技术的手段和措施不够。(5)科普工作的发展水平在城乡、受众、区域上存在不平衡。首都功能核心区科普发展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城区,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也反映出农民、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达标率较低的特征。北京科普对天津、河北科普事业带动作用有待加强。
4 北京科普的主要发力点
以推进科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调整科普资源结构配置,科普供给要由数量规模,向更加注重结构优化、质量提升转变。通过科普专项资金,引导社会资源、创新主体参与科普,深度挖掘高校、院所、企业、国家级和北京市级创新平台的科技资源和成果,把它们及时转化为科普内容。努力提高科普活动、传媒、场馆的服务水平,加快实现科普领域的供需匹配。以实现北京科普人才队伍稳定,参与主体激活,优秀作品涌现,体制机制优化的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北京科普立项等主要工作集中于以下方面[6][7]: (1)将科普与经济发展融合,通过科普立项引导,创新科普供给新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做好供给需求调研,把政府与市场、需求与生产、内容与渠道有效链接,实现科普的倍增效应,形成良好的科普生态链。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在当前科普受众阅读习惯转变的情况下,需要科普工作积极使用新的呈现形式;围绕公众关注的热点事件、突发事件等,实现多渠道全媒体传播。(2)将创新与科普深度融合,提高科普的科技含量,鼓励运用科普展示新技术、新产品。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互联网+”等技术应用。进一步拓展科学家同公众对话的渠道,加强前沿科技进展和社会热点科技问题的科普跟进。以设立科普项目的方式,引导资本投入和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工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促进形成科普事业与科普产业相互补充的格局。(3)科普资源进一步向科普薄弱领域、能力较弱区域倾斜。针对《北京科普发展报告》[8]指出首都功能核心区科普发展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城区,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相对于场馆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滞后,科普资源共建共享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大众传播体系建设尚不完善,北京科普对天津、河北科普事业带动作用有待加强。要更好地发挥北京科普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将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理念向京津冀和其他省区市、“一带一路”国家地区辐射溢出,促进北京的科技创新成果在国内外转移转化和产业化,促进区域之间的交流融合,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实现首都、区域、全国发展新跨越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4)着力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由顶级专家引领、科普专家指导、科普专职人员参与、科普志愿者组成的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科普人才队伍。促进科学研究与科学普及的相互衔接渗透,支持科研工作者将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科普产品,鼓励科学家担任科普导师、传媒科学领域顾问。提升兼职科普人员水平,将现有的科普培训资源深入到社会基层中,建立由政府指导,企事业单位带动的普惠性科普培训班,让非体制内的科普工作人员学习到最新的科普知识,提升专业素质。科技部门与教育部门深度合作,从基础教育培育入手,將创新的理念与方法根植于教育理念中,并贯穿始终,促进二者协调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全国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报告(2018年)[R].北京:全国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2019.
[2] 崔春生,仇伟航,李群,李恩极.科普供给侧改革灰色预测与关联度分析——以北京为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8(17):60-70.
[3] 张仁开.新时代科普发展的新战略——以上海为例[J].安徽科技,2018(9):5-8.
[4] 李陶陶.科普供给问题探因与对策[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5):113-116.
[5] 周静.广州科普供给侧改革实践研究——以科学大咖秀为例[J].现代国企研究,2018(10):159-160.
[6] 曹宏明,李健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与上海科普事业发展新思考[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7] 李侠,李格菲.关于科普供给激励机制的一些思考[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6(4):256-259.
[8] 李群,孙勇,高畅.北京科普蓝皮书《北京科普发展报告(2017-201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019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