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教学在高校地理课程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的发展,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在高校地理课程教育中应用时,可为学生构建立体化教学环境,拓展高校学生地思维。文章对计算机辅助教学在高校地理课程中的应用优势进行分析,指出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课件培训、主体教育和体系构建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际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高校;地理课程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23-0080-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地理作为一种空间维度的理解学科,在进行传统教学时,需通过教师对教材进行讲解,为学生构建思维空间,保证学生对知识的扎实记忆程度。在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的发展下,可通过三维立体动图、视频、音频等方式,使学生对知识进行全面了解,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应构建合理的学习氛围,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保证地理知识的立体化渗透。
1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高校地理课程中的应用优势
1.1 强化学习主体
当前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下,高校也开始引进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高校教育作为半开放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在新课改理念的发展下,可结合翻转课堂、主线教学的模式,进行高效率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通过大数据处理功能,可实现数据信息的存储和智能化分类,将资源进行整合,其视频和音频的教学功能,可替代传统的板书式教学,并可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展示,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等,为学生构架立体化知识氛围,保证学生接受知识的全面性。同时计算机辅助教学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而来,其也延续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交互性,使接受知识的主体进行共享式改变,通过人际交互模式和智能化UI操控系统,可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高校地理课程教学中应用时,增加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同时在互联网技术下,可使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实时了解。在智能UI交互界面的支持下,可对学生进行立体化展示,学生通过界面操作,可对地理信息进行三维动态了解,同时放大和缩小的功能,可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度了解。教师通过课本知识进行辅助教学,将重要知识点和难点进行课件展示,以加深学生的记忆程度,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1.2 提升学习效率
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引进网络信息技术,在教师合理的使用下,依据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点进行分段式讲解,并将课本教学与计算机教学进行交叉讲解,通过教学信息的多变性,为学生提供多元化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地理教师可对学生的学习特性进行分析,制定出多种教学方案,以计算机教学为主,对课本知识进行延伸讲解,进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奋点,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当前高校学生拥有较多课余时间,学生可通过智能设备对课件进行预习与复习,将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进行记录,在集成化资源的校园网络系统中,对知识点进行关联搜索,同时可通过网络平台及时进行交流,以保证问题可得到时效性处理。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 可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提升学生处理专业知识的能力。
2 计算机辅助教学存在的弊端
2.1 不利于课堂互动交流
计算机教学模式发展可提升教学质量,但同时机器化教学模式也降低师生之间在课堂上的交流,易导致课堂的教学主体发生质变,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方式发生变化。当前高校的教学模式以开放为主,将资源进行最大化利用,使学生得到全面性发展,但计算机教学使学生未能感受到人性化教学,不利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可通过课堂互动模式,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可对学生的學习能力和学习态度进行分析,以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措施,反观计算机辅助教学,如未能正确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将影响整体的教学氛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以保证学生可进行全面发展。
2.2 易延续知识灌输模式
部分高校在进行地理知识教学时,由于教学内容较多,可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地理知识进行分类整合,为学生提供精准性知识来源。部分高校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计算机辅助教学带来的便利性,使部分教师过度依赖于网络信息技术,将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转变为课件知识的灌输模式,使教学模式未能得到本质改变。同时教师在教学阶段的教导者地位也逐渐转变为计算机设备的操作者地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2.3 软件实用性不足
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地理知识较为复杂,涉及知识面较广,部分教师在进行课件制作时,只是针对课本内容和考试知识点进行复刻,以图片进行解读,在进行影像片段剪辑时,一般只是进行简单的片段拼接,未能对依据实际内容进行过渡环节的拼接。在讲课过程中,部分教师针对课件进行机械式教学,将理论知识以生硬的图片方式进行表达,错误地认为学生通过图文教学方式便可对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进而使教学质量下降。
3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高校地理课程教育中的实际应用策略
3.1 以教学内容为主体
高校地理学科具有时间特性和空间特性,其对学生的想象力要求较高,通过教师对理论知识和图片的描述可使学生发散自身的思维,对内容进行关联式想象,以加深知识的记忆。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下,可为学生构建立体化教学的方式,将复杂的地理知识和地形地貌进行三维动态讲解,可使学生对知识进行全面了解,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但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教学软件适当的应用,防止其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时刻应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对学生的适应性程度进行分析,以保证知识传授的全面性。同时应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计算机教学模式为辅,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以保证高校地理课堂的活跃度。
3.2 加强CAI培训力度
教师在利用CAI制作课件时,应对将传统的课件制作模式进行优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对地理重要知识点进行设计时,应对其进行关联性知识点搜查,确保知识点之间的连贯性。同时应对音频、影像等进行插入,保证课件内容的衔接性和流畅性,使知识点与学生的兴趣点形成精准对接。教师在进行课件设计时,应保证课件的兼容性,并以多元化的展现方式,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选择,教师应将自身的主观思想进行代入,使课件具有能动性,提升课件在课堂上的表现形式。因此为保证教师课件设计的专业性,高校应定期对地理教师进行CAI培训,并使教师正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地位,以提升课堂教学的合理性和规划性。
3.3 构建信息化教学体系
高校地理课程在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时,应明确教学的主体地位,并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将板书和多媒体进行结合,同时对课堂的容错时间段进行过渡安排,使板书与多媒体进行完美契合,提升地理课程教学的流畅性。在知识点衔接下,可为学生构建多维度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到充实,以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知识进行自主学习,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从强化学习主体、提升学习效率等,阐述计算机辅助教学在高校地理课程教育的应用优势,并对当前高校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为提升地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应对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进行多维度研究,通过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融合,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
参考文献:
[1] 陆光明.基于CAIS下的嵌入式“微件”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地理教育,2017(2):9-11.
[2] 逄锦军.略谈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23):132-133.
[3] 宝玉.浅谈计算机软件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Google Earth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4):63-64.
【通联编辑:张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311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