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与农技推广机构资源整合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对云南、广西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与农技推广机构资源整合情况进行调研,并梳理了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与农技推广机构的发展现状,阐述了两类机构整合后取得的成效,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机构;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F324.3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9)20-0206-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20.049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Preliminary study on resource integration of prefecture-level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extension institutions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MENG Hong1,CHEN Shao-yu2,LI Shi-bao2
  (1.Development Center of Sciences and Technology,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Beijing 100122,China;
  2.Food Crop Research Institute,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Wuhan 430064,China)
  Abstract: The resource integration of prefecture-level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institutions in Yunnan province and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prefecture-level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institutions were sorted out.The results obtained after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kinds of institutions were expound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were founded out,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municipal and agricultural academies;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institutions;resource integration
  当前,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逐渐发展成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中国农业科技进步、服务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农业部关于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要求,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着重开展科技成果的集成创新、试验示范和技术传播扩散活动,鼓励有条件省份通过机构重组、合作共建、人员互相兼职等方式,开展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与农技推广机构资源整合试点。基于此背景,各地根据实际需要陆续开展了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资源整合工作。为总结农业科研院所资源整合进展和运行情况,笔者先后赴云南和广西等地进行调研,探讨农业科研院所与农技推广机构资源整合的可行性、面临困难和对策建议。
  1  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与农技推广机构资源整合现状
  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和农技推广机构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类机构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各自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组织机构模式,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集成熟化、技术推广服务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为区域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1.1  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基本情况
  2017年,全国共有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505家,从机构类型看,绝大多数为事业法人单位;分行业看,种植业占62.4%、畜牧兽医占9.7%、渔业占10.1%、农机化占17.4%,其他方面占0.4%;从经费保障看,农业科研院所多为财政拨款单位;从管理体制看,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多数由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管理,部分机构的上级管理单位为市政府、科技部门,部分为省级农业科学院。同时,全国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共有在职人员约3万人,其中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占78.6%,且近2/3在职人员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26.6%具有研究生学历;84.5%具有专业技术职称,其中35.4%具有高级职称。
  1.2  地市级农技推广机构基本情况
  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地市级农技推广机构2 430个,其中种植业1 219个、畜牧兽医551个、渔业276个、农机化257个、其他127个。96%的机构为财政全额拨款单位,4%为差额拨款单位,13个为自收自支单位。地市级农技推广机构的上级管理单位一般为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地市级农技推广机构现有人员3.3万人,87.1%的人员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其中56.6%为本科及以上学历,21.9%为大专学历,8.6%为中专学历。分行业看,从事种植业、畜牧兽医、渔业、农机化技术推广的人数分别为1.6万、0.9万、0.4万、0.4万人。   1.3  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与农技推广机构资源整合情况
  近十年来,云南、安徽、湖南、湖北、广东、甘肃、新疆等地进行了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资源整合工作。其中,云南省基本实现全省推进,其他6个省份中只有个别地市开展了整合工作,全国其他省份尚未开展此类工作。在农业科研院所资源整合过程中,各地所采用的形式主要有3种。一是在已有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机构基础上增加职能、加挂牌子,多数是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增挂市农技推广中心牌子。例如,乌鲁木齐市蔬菜研究所加挂乌鲁木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牌子。二是农业科研院所与农技推广机构合并重组。例如,云南省丽江市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与市农技推广中心进行了整合,实行“一个单位,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运行机制;云南省临沧地区将农科所、植保植检站、农技推广站、土肥站、果蔬站、农技推广中心等6个事业单位合并,组建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加挂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牌子。三是将原农业科研院所与农技推广机构撤销,成立新的单位,承担农业科研和推广职能,在新单位加挂部分原有单位的牌子。例如,云南省大理州将原来的州农科所、经作所、园艺站、农环站、土肥站、农技推广中心、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等7家单位整合为“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并加挂“大理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大理州土壤肥料工作站”的牌子;甘肃省兰州市将原市级农技中心等推广机构与农业科学研究所合并,成立兰州市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
  2  地市級农业科研院所与农技推广机构资源整合成效
  2.1  实现了农业科研与推广紧密结合
  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资源整合后,搭建了区域范围内集“产、学、研、用”为一体的科技平台,农业科研选题针对性更强,更加贴近生产一线,农业科技服务也更具实效性,科技与经济融合程度不断提升,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得到加强。以云南省楚雄州为例,农业科研院所资源整合后,新的单位从事科研的人员将精力聚焦到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开展高原粳稻系列水稻新品种、玉米楚单及楚白单系列、麦类、油菜、蚕豆等新品种选育;创新成果的转化、技术推广服务则由农技推广人员完成,实现了创新与推广的无缝衔接。
  2.2  优化了农业科研人员队伍
  农业科研院所资源整合,一批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管理专家得以从行政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充实壮大了农业科研、示范推广、技术培训、科技服务队伍。整合后的科技人员可以自主选择从业方向,管理专家可以依据以往的管理经验加入科研队伍,科研人员可以选择科研、服务岗位,保证更多的人员投入农业科技工作,进而释放了农业科技人才活力,大大提升了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服务能力。同时,通过加强与科研院所或高校间的合作,为科研人员提供了高学术水平培训和职业发展的机会[1]。
  2.3  加快了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应用
  农业科研院所资源的整合,创新了农业科研机构的运行机制,打通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最后一公里”。部分整合后的农业科研院所与上一级科研单位、高校和企业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科研人员直接接触农业生产,及时了解生产对科技的需求,依托新的团队进行联合创新,使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2],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实现了科研经济双丰收,有效解决国家和省级农业科研推广机构顾不到、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做不了的问题,缩短了从农业科研到生产应用的时间,促进科研、示范、推广的一体化发展。
  3  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与农技推广机构资源整合存在的问题
  从调研结果看,52.4%的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和农技推广机构明确表态不同意院所资源整合;14.3%认为农业科研院所资源整合很有必要;33.3%的农业科研院所虽不反对整合,但认为推动整合需要有力的经费保障和政策支持,建议分类适度整合,或在政府层面对整合中的经费保障、机构规格、人员安置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后开展整合工作。由此可以看出,除部分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和个别农技推广机构积极支持资源整合外,大多数机构均不希望实现整合。
  3.1  实际操作困难大
  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与农技推广机构多从建国初期开始建立,依据区域特色及发展需求,两类机构在机构性质、职能任务、管理体制、经费保障、职称评聘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3]。在机构性质上,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基本上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但地市级农技推广机构大部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还有一些为参公事业单位,两类机构部门性质不同,导致两类机构间的整合难度较大。从职能任务上看,农业科研院所主要职能是新技术研究、新品种选育与开发、人才培养、科技交流等,工作重心是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而农技推广机构的主要职能是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开展公益性推广服务活动,两类机构职能责任存有差异,致使整合困难。在经费保障上,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资金缺口较大,需要靠科研成果转化创收来解决,而农技推广机构是财政全额拨款,对于差额拨款的科研院所而言更希望通过整合实现全额拨款,但农技推广机构则担心整合后影响原有单位的财政保障[4]。
  3.2  认识不统一,整合意愿不强
  对于农业科研院所而言,担心与农技推广机构整合后,科研和推广不能有效兼顾,已有科研资源也会转向推广,削弱科研能力。同时,多数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直接归口市政府管理,担心整合后变为受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增加行政业务工作量,分散科研人员精力,使得原有科研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农技推广机构则认为自身处在国家农技推广体系的中间,上下贯通,财政保障程度一般优于同级科研单位,且各个机构的职能不同,侧重点各有区别,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同,如进行机构整合不利于职能工作的履行,担心被农业科研院所兼并后可能会打破现有的运行体制,丧失独立性。此外,已是全额财政拨款的单位也不愿意整合,担心整合后的财政拨款额度减少,部分行政管理职能履行受限,反而不利于单位发展。同时,两类机构资源整合后,原有机构领导干部安置无渠道,不同类型事业单位财政保障难一致,普通职工利益难调整,因而对推进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与农技推广机构资源整合普遍缺乏积极性,存在畏难心理。   3.3  缺乏可供参考的整合模式
  现有农业科研院所资源整合成功且后期运行良好的案例多是在特殊时期、特殊背景下形成的,不能直接复制粘贴,难以为其他地方提供更多的参考。例如,云南省是目前全国惟一大范围推进农业科研院所资源整合的省份,该省各地整合情况并不完全同步,是在不同时期由于科技体制改革、农业结构调整、顺应改革潮流、地方领导高度重视等不同原因推行的,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但由于后续配套政策跟不上,不少单位资源整合过程中还存在较多局限性,整合后运行效果不佳,甚至出现整合后重新拆分的情况。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林业研究所与市林业技术推广站、甘肃省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市农技推广中心都曾合并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现难以实现有效整合,运行效果未能达到预期,又拆分为原科研和推广两个机构。
  4  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与农技推广机构资源整合的建议
  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与农技推广机构资源整合是顺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对于有效解决资源重复浪费、人才力量分散、管理模式落后等问题具有时代性推动作用,各级部门应凝聚共识、提高认识,共同推进资源整合工作顺利开展。
  4.1  凝聚共識,完善机制
  机构整合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举措,是改善机构横向协调性,提高资源利用价值的有效手段[5]。建议各有关部门加强顶层设计,通过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激励和驱动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与农技推广机构整合。制定明确的规划设计与实施方案,凝练目标要求,通过任务委托和项目安排等,推动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与农技推广机构完善协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农业科技新成果、新技术的研究、熟化、培训和推广应用的纵向贯通和左右联动,增强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能力,促进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的紧密结合。
  4.2  明确定位,推动试点
  深入调研,全面了解各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的职能定位、资源配置等情况是推动机构整合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建议选择云南、广西等部分基础较好又有积极性的地市作为农业科研院所资源整合试点,通过加强政策指导、给予人、财、物等必要支持,以政策激励和任务带动,引导其他地区配合开展整合工作,提供可供参考和借鉴的经验和模式。地方科研单位在开展区域性、行业性服务的同时,也应强化对外开放和国际化服务能力,以本单位特色产品为依托,加强与国际组织、先进国家的科技合作,充分发挥科研单位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
  4.3  因地制宜,局部整合
  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是区域农业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在国家和省级农业科技体系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广泛了解各地市农业科研院所及农技推广机构的发展现状,从实际出发,按照工作关联原则整合内设机构,将工作场所、领域、性质相似的业务部门进行局部整合,统一管理和指导,弥补碎片化、重复化的科研职能,挑选各地有特色、有潜力的科研成果,统筹规划科研方向,设立产业技术共享平台,集中科研力量、仪器设备及人员互通全面发展,有效降低整合成本,进而达到局部带动全体的目标[6]。
  4.4  强化保障,加大资金投入
  经费投入匮乏始终是困扰各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发展的“头疼事”之一,尽管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工作的不断重视,农业科研投入比例不断增加,但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及农技推广机构作为农业科研体系中的最基层,经费缺口依然很大[7]。许多政策性经费支出如地方性补贴、住房公积金及保险等未能纳入财政预算,且增长幅度较大,人员开支困难,矛盾较为突出,成为不少地方农业科研院所资源整合难以推进的重要制约因素。建议设立专项资金对纳入试点的机构给予经费支持,为其开展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成果技术熟化、技术培训和需求反馈等工作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振华,张  超.加强科研平台项目建设管理的思考——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7,36(1):35-38.
  [2] 张雯龙,张述宽,陈伯伦,等.广西农业科研院所创新服务能力建设探讨——以广西农业科学院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6, 35(2):17-20.
  [3] 段仁周,柳世君,扶  定,等.地市级农科院所科技平台问题探讨——以信阳市农业科学院为例[J].农业科技通讯,2015(7):36-38,88.
  [4] 单飞彪,苗  雨,马  捷,等.新形势下地市农科院所面临的困难及对策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2015,34(1):31-32,60.
  [5] 魏鹏娟,郑  戈,聂善明,等.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改革发展的几点思考——以信阳市农业科学院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4, 33(4):33-35.
  [6] 李卫东,黄光昱,郭光耀,等.地市级农科院所加快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以恩施州农科院的改革发展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0,29(5):41-43.
  [7] 顾双平.试论地市级农科所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以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1):123-1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666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