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无公害防治技术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建设林业工程,有利于稳定区域内的生态结构,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林业工程的建设质量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受自然环境影响,林地容易受到病虫侵害,以往多用化学技术防治病虫害,但是对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不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因此,探讨无公害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林业病虫害产生的原因
对于现阶段林业工程建设所产生的病虫害问题,主要原因是营林方式不科学,缺乏有效的营林技术。在造林工程中,侧重林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周边生态环境,未达到林木合理密植,林地的光照度和空气流通度不够,容易導致病虫害的发生。其次,天然林的存在比例低。天然林和人造林具有不同的森林系统稳定性能,天然林较为稳定的系统结构具有抗病害优势,自我调节能力较强。而人造林在林地建设中,为保证建设质量,通常选用单一树种进行栽种,反而抗性较低,发病率高。最后,有些林地的管理工作缺乏先进、科学的管理方式,针对病虫害问题单纯的运用大量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不仅达不到良好的防治效果,甚至愈发严重。
二、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意义
无公害防治病虫害,能够降低化学药剂带来的化学污染,避免影响生态环境。对于一些经常用化学手段防治病虫害的林场来说,普遍存在周边环境受到污染、防治病虫害效果由一开始立见成效变成难以控制的现象。说明化学药剂容易影响生态环境,同时使病虫害产生了抗药性,而病虫害无公害防治能够避免这一问题。林业工程是一项规模较为庞大,综合性强的工程体系,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即投入大量成本。应用无公害手段防治病虫害,能够节约部分用于购置化学药剂的成本,在取得良好成效的同时,提升了林业建设的经济效益。总而言之,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能够避免化学防治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不仅能保护生态环境,还能降低造林成本,对我国林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三、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1、强化种苗检疫工作
从林木种苗入手,提升其抗病害能力,能够从源头上降低林木受病虫害的程度。在培育苗木过程中,选择品质优良的苗木,还能够提升苗木成活率,节约造林成本。因此,造林工作者在栽种苗木前,应该做好对苗木的检疫工作,加大力度培养具有抗病害性、适应力强、抗逆性佳的苗木品种,从源头控制病虫害,提升苗木的防御能力。实际建设林地时,建议将多种树木混植,避免单一树种影响林地生物多样性,导致病虫害现象加剧,不利于人工林生态系统。
2、完善林木管理工作
在林木建设过程中,应该根据林地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以及自然环境选择合适合理的管理方法,即因地制宜。同时有效落实封山育林措施,保障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林工作者可以根据林地实际情况,适当增加生物多样性,寻求有效的管理方法构建稳定和谐的森林生态系统。以此提升林地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降低病虫害对林地的侵害程度。对于造林工作者而言,在日常林地管理工作中,需要勤打扫,细观察,根据林木生长状态,配合施用营养肥料,帮助林木健康生长,同时,将落于土上的病枝、病叶集中处理,可以选择沤烂或者焚烧。对于阳光照射不到的树冠,需要观察树叶上是否有虫卵,并及时处理,防止害虫繁殖。加强监督管理工作,避免牲畜破坏林地或者出现人类乱砍乱伐的现象。
3、运用先进科学技术
无公害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主要分为生物防治技术以及物理防治技术,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替代化学防治带来的效果,同时保护生态环境。生物防治主要有三种:以菌治虫、天敌治虫以及生化农药治病害。实践证明,白僵菌防治病虫害具有良好的成效,它能够在自然条件下对害虫进行体壁接触,害虫受到白僵菌素、纤细素等毒素感染,最终导致死亡。同时,白僵菌不仅对环境无公害,其本身的专一性能够保护林间益虫不受影响,只杀死害虫。啄木鸟、杜鹃鸟等鸟类以害虫为食,如果建林初期,未能吸引到鸟类,可以因地制宜,人工投放鸟类,捕食害虫。苦参碱以及阿维菌等生化农药,具有较小的污染性,适用于病虫害严重的大规模林地,能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物理方法治理病虫害同样能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在发现少量害虫时,可以利用人工捕杀技术,从初期抑制害虫繁殖。通过相应的物理阻隔技术,对虫源和受害树木隔离,控制病害范围。虫口期可以选择性诱剂等手段诱杀害虫,效果良好。
4、建立监测预警机制
经过我国多年的种植经验以及调查研究,已经能够掌握不同病虫害的发病规律。应成立专门的病虫害监测组织,针对林间的常见的病虫害以及发病规律做好跟踪监测,根据已掌握的病虫害信息,结合林地实际情况进一步分析,及时有效的对病虫害的发生做出预测和预防,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病虫害的侵害范围。与此同时,造林管理人员应该以岗位制度为基础,定期在林地展开巡逻工作,记录并分析林地区域内的气象,林木生长状态以及土壤情况。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协同交流,通过了解准确的气象信息和天气预警,对病虫害防治方案及时作出调整策略,以达到更理想的防治效果。
(作者单位:161304 黑龙江省讷河市富源林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499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