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实践”在药用高分子材料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孙淑萍
摘 要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是药物制剂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为了适应药物制剂专业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学生对药用高分子材料的认知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结合以往的教学实际及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采用“微实践”的教学模式,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入手,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对药用高分子材料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研究。
关键词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 药物制剂专业 微实践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20.01.057
Abstract Polymer science in pharmaceutics is an important basic course for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specialty.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of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specialty, improve the students' cognitive ability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ability of pharmaceutical macromolecule materials, combining with the past teaching practice and students' specific learning situation,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ve research on the course of polymer science in pharmaceutics with student-centered and teacher-oriented was conducted in which the teaching mode of "micro-practice" was adopted starting from the three links of pre-class, in-class and after-class.
Keywords polymer science in pharmaceutics;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specialty; micro-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药物制剂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药物制剂专业相关学科的教育发展提出了挑战。药用高分子材料学是我校药物制剂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涉及面广、应用性强,与药剂学联系紧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创新素质未得到很好的培养,如何改革传统的药用高分子材料的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启迪学生的智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出适应新世纪发展需要的高级药学专业人才,是当前药物制剂专业新课程改革正在探索的一项重要内容。
目前,国内一些学者尝试对药用高分子材料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比如采用角色互换法,[1]PBL教学法[2]以及案例式教学法[3]等,但没有发现在该课程教学改革中采用“微实践”教学模式的报导。相关学者采用“微实践”教学模式在思政课[4]和法律基础课[5]等教学中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认为学生学习目标变得明确,成绩全面提升,教师角色从“表演式教学”向“引导性教学”转变,教学过程轻松有效,教学成果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了高质量的合格人才。以学生为中心的“微实践”教学模式是根据不同的对象、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设计小型的实践活动,[6]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多媒体声像教学、学生参与授课、课外小实践以及课堂上的“微实验”等手段,来增强学生对课程知识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为此,我们结合以往的教学实践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采用“微实践”教学模式,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入手,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主导,对药用高分子材料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和创新研究。
1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教学实施方案的重新设计
对药物制剂专业药用高分子材料学教学实施方案具体内容进行修改和调整,每个章节在原有基础上适当增加“微实践”部分,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在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中设计各种小型的实践活动,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多媒体声像教学、学生参与授课、小实践以及课堂上的“微实验”等,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入手,通过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微实践”活动,来提高學生的参与度,以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兴趣和学习欲望,取代简单的机械记忆,也使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2 “微实践”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以往的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分别进行的,利用“微实践”的教学形式可以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微实践”教学内容以各种不同形式贯穿于整个理论教学之中,学生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学习再到理论学习,处于不断循环、不断提高的“深度学习”中。
2.1 “微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设计
根据不同的对象、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微实践”项目,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应用。为了方便课外师生及生生交流以及更好地实施“微实践”教学,可以以课堂为单位建立QQ群。 2.1.1 课堂讨论
教师提前告知大家要讨论的内容,然后学生在独立钻研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在课堂上共同进行讨论、辩论,可以全班进行,也可分组进行。讨论的内容可以是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者主要疑难问题,比如纤维素和淀粉均是天然药用高分子材料,二者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淀粉主要以 -1,4糖苷键相连,而纤维素则是以 -1,4糖苷键相连,为什么纤维素在药剂辅料中应用比淀粉更加广泛?再如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纤维素三者的共性是均可作为缓控释制剂的辅料,它们分别扮演什么角色,为什么?
2.1.2 案例分析
准备若干典型药剂学文献,组织学生对其中药用高分子材料的应用进行分析讨论。比如选择余汇等[7]的文献“米非司酮胃滞留缓释微丸片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研究”发给大家研读,和学生一起分析其中用到的药用高分子材料聚山梨酯-80、聚乙二醇6000、微晶纤维素、羟丙甲基纤维素K100、聚维酮K30、Eudragit RL 30D、Eudragit RS 30D以及交联聚维酮 KCL-F等在制剂中所起的作用,和它们这些作用相关的性质分别是什么?
2.1.3 多媒体声像教学
高分子辅料相关的多媒体声像教学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在我校虽然是一门纯理论性课,但实际上它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如果完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学习提不起兴趣,更谈不上主观能动性。在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借助现代化教育方法和手段,采用多媒体声像教学,将文字、图片、动画录像等融于一体,将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针对药物制剂专业的特点,我们收集相关资料,在多媒体课件中穿插药用辅料相关的案例和社会事件,将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的发展状况介绍给学生,增强学生对药用高分子材料的感性认识。
2.1.4 学生参与授课
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授课。每一小组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药用高分子材料,小组同学自行分工合作进行相关文献资料查阅,PPT制作,对准备讲授的内容进行研究探讨,然后每组推荐一位同学在班上进行相关内容讲授。最后由老师根据PPT的制作效果,内容及讲解进行点评并给出成绩。
2.1.5 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课内课外相结合,也可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比如课前在课程QQ群上提出一些问题如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使用过哪些高分子材料制品”,让学生提前思考,带着问题听课。又如让学生课后去观察一些常见药品、食品及护肤品,找出其中添加的高分子材料成分,思考这些高分子材料所扮演的角色。如食品果冻、雪糕中的某些高分子添加剂的作用;洗发露沐浴液中的某些高分子材料的作用;隐形眼镜材料类型,不用的时候为什么要用护理液浸泡等;口腔粘附片和口腔崩解片所使用的高分子辅料不同之处。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去观察,网上或图书馆查阅资料,自己思考,寻找答案。
2.1.6 课堂上的“微实验”
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简单易于操作的小实验,让学生参与。比如比较高分子材料与小分子化合物的差异,制备药用高分子溶液的方法,药用天然高分子材料以及药用合成高分子材料在药剂学中的应用方面的小实验。这些小实验耗时短,现象明显,可以显著增强学生对药用高分子材料的感性认识。
2.2 考核方式与“微实践”教学相适应,注重过程考核
教师事先制定好药用高分子材料课程的过程化教学实施方案,在相关章节知识点注明准备进行“微实践”活动的内容,在课程开始前把过程化教学实施方案向学生进行宣讲,并把教学实施方案的电子版发给大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方式与“微实践”教学相适应,注重考核的过程化,强调平时成绩及其多元化评价。例如平时成绩的考核在比例上可以达到50%以上,形式可以是多元化的,包括上课考勤、课后作业、小组PPT展示、案例分析报告以及课堂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等,并能對学生参与的各种“微实践”活动给予有效反馈和能力测评,让学生更加关注平时的学习过程,提升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3 教学效果
在药用高分子材料学课程讲授过程中增加“微实践”教学内容,使药用高分子材料这门课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对药用高分子材料的认知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从而能真正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运用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药学素养,为其他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项目资助:武汉轻工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面上项目:“微实践”在药用高分子材料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编号XM2019005
参考文献
[1] 于凤波,佟雷,高俊霞.角色互换教学法在《药用高分子材料学》教学中的应用[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6.33(02):89-90.
[2] 祝侠丽,贾永艳.药用高分子材料学教学应用PBL教学法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1):53-54.
[3] 董岩,梁鑫,李莉,徐涛,许凤,董巍.案例式教学法提高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学习效率的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09):184-185.
[4] 张明霞.高校思政课“微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运用——以一次《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实践教学为例[J].吕梁学院学报,2018.8(06):73-75.
[5] 朱文燕.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微实践”及其应用探析[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6.6(03):33-37.
[6] 徐侠,彭国香,王娟.强化过程管理,构建“微实践”为特色的对分课堂教学新模式[J].文教资料,2017(20):207-209.
[7] 余汇,陈佳佳,徐江平.米非司酮胃滞留缓释微丸片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7.52(09):755-76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729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