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熟中粳稻品种比较试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为筛选出适应性好、产量潜力大、综合性状优的新品种,在扬州市里下河地区开展了粳稻新品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7个优质粳稻品种(系)中,武4326的产量最高,达到11 712.0 kg/hm2;其次是丰粳3227、武运粳80、扬农稻1号,均达到9 000 kg/hm2以上。每穗总粒数最高的品种是武运粳80,达149.3粒,武4326与丰粳3227分别排第2、第3位。苏垦118的结实率最高,为97.4%;丰粳3227排第2位,为94.7%。千粒重武4326为最高,达27.4 g;扬粳805与武运粳80分别排第2、第3位,分别为27.0、26.8 g。综合比较,武4326、丰粳3227、武运粳80这3个品种综合性状较好,产量较高,可以进一步示范种植并推广应用。
关键词 迟熟中粳稻;品种;产量;农艺性状
中图分类号 S511.037 文献标识码 A
扬州市里下河地区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三角洲腹部,长江与淮河交汇处,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粮食生产上以稻麦轮作方式为主[1]。水稻产量水平在9 000 kg/hm2以上,其中粳稻播种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80%以上,而粳稻品种以迟熟中粳稻为主[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稻米的品质要求也在提高,优质粳稻品种数量逐年增加[3]。为进一步筛选适合本地区大面积种植的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了解掌握各品种特性,筛选适合种植、能够完全推广的安全高产新品种。2018年,选择7个迟熟中粳稻品种(系)在邗江区公道镇展示基地进行比较试验,通过对各品种(系)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方面进行对比,从而为选择适宜本地区种植的粳稻新品种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田位于邗江区公道镇河东村,地理位置为东经119°24′、北纬32°24′,在江苏省中部地区,长江北岸。田块土质为腐黏土,肥力均匀。前茬为小麦,品种为扬麦16,产量为5 520 kg/hm2。
1.2 试验品种
供试水稻品种(系)共7个,分别为丰粳3227、武运粳80(丰粳3264)、苏垦118、扬粳805、扬农稻1号、南粳52、武4326,均为迟熟中粳稻。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7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每个品种(系)种植面积2 000 m2左右。
1.4 试验实施
试验品种(系)统一于5月25日落谷,6月12日栽插,秧龄19 d。移栽前秧苗素质考察:叶龄3.0叶左右,无分蘖,苗高平均10.5 cm。
移栽前施用45%复合肥(15-15-15)450 kg/hm2+尿素150 kg/hm2作基肥,栽后10 d追施尿素225 kg/hm2作分蘖肥。7月30日施穗肥,施45%复合肥225 kg/hm2+尿素150 kg/hm2。在水浆管理上,前期浅水分蘖,适时适度搁田,中后期湿润灌溉,成熟前7~10 d断水。病虫害防治根据区植保站的布置及时做好防治工作。
1.5 测定内容与方法
试验期间记载主要生育时期,即播种期、移栽期、抽穗期、成熟期。机插稻选择具有代表性且生长整齐一致的连续10穴进行定点标记,2次重复,活棵后至抽穗期每7 d调查1次茎蘖增长情况。成熟期取有代表性植株20株,测定生物量、考测株高。成熟期普查穗数,根据每穴平均穗数取10穴调查每穗总粒数、空瘪粒数、千粒重,计算理论产量;实割50穴测实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艺性状
展示的7个品种(系)中,株高差异较大,变幅在75.0~91.5 cm之间,其中丰粳3227株高最矮,扬粳805最高。武4326单株干重质量最大,达7.53 g;而苏垦118单株干重最小,为4.80 g。单株穗重变幅为2.31~3.94 g,其中武4326穗重最高,苏垦118穗重最低。经济系数方面,武运粳80最高,为0.57;丰粳3227次之;经济系数最低的品种为苏垦118,仅为0.48(表1)。
2.2 生育期
7个品种(系)的始穗期均介于8月26日至9月2日之间,丰粳3227最早,为8月26日;扬粳805最迟,为9月2日,最早与最迟相差7 d,其他品种(系)介于两者之间。丰粳3227與南粳52成熟期最早,为10月26日,相应地,全生育期也最短,仅154 d;而武运粳80的成熟期最晚,为10月30日,全生育期最长,为158 d;其他品种(系)成熟期介于10月27—29日之间,全生育期也在155~157 d之间(表2)。
2.3 茎蘖动态
7个品种(系)在幼苗期移栽时,定栽28.5万穴/hm2,基本苗统一调整为111万株/hm2,高峰苗和有效穗表现出明显差异。由表3可知,高峰苗变幅在375.0~564.0万株/hm2之间,其中,扬粳805最高,为564.0万株/hm2;武4326次之,为528万株/hm2;武运粳80最低,为375.0万株hm2。根据有效穗调查,可以发现,武4326的有效穗最多,为388.5万穗/hm2,表明该品种的分蘖能力相对较强;扬粳805与南粳52有效穗最少,仅为310.5万穗/hm2,则其分蘖能力相对较弱(表3)。
2.4 产量性状 穗总粒数武运粳80最多,为149.3粒;苏垦118最少,为106.2粒。结实率苏垦118最高,为97.4%;武运粳80最低,为82.8%。千粒重变幅在24.2~27.4 g之间,武4326最高,扬农稻1号最低。实际产量较高的有武4326、丰粳3227、武运粳80,分别为11 712.0、10 357.5、9 991.5 kg/hm2;南粳52产量最低,仅有7 663.5 kg/hm2(表4)。可以发现,武4326有效穗最多、千粒重最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实际产量最高,综合性状好,可以进一步参试并大面积推广应用。
3 结论与讨论
水稻品种的综合农艺性状是决定生产中应用和推广的重要评价指标[4],其中高产、稳产、优质、高抗是最重要的评价指标[5]。扬州市邗江区地处苏中里下河地区,从水稻品种审定的适宜区域来看,适宜迟熟中粳稻的推广种植。同时,为了稻麦茬口更好地衔接[6],从生育期来看,迟熟中粳品种更加适宜。2018年,邗江区迟熟中粳稻种植面积为0.67万hm2,占全区水稻种植面积的59.47%。
综合本试验7个迟熟中粳稻品种的农艺性状、生育期、茎蘖动态、产量及其构成,武4326、丰粳3227、武运粳80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且穗粒数比较高,综合性状较好,建议进一步扩大试验示范。武4326是一个新品系,表现尤其突出:叶片上举,剑叶较大,株型紧凑,穗型较大,着粒密度大,穗层整齐,熟相较好,抗病性、抗倒性较好,总产量居第1位,综合性状佳,建议继续参试。丰粳3227熟期较早,综合性状较好,抗病性较好,穗型中等,熟相较好,米质达国标二级优质稻谷标准,建议继续参试。武运粳80穗型较大,千粒重较重,米质达国标一级优质稻谷标准,产量高。
4 参考文献
[1] 刘正平,何瑞银.江苏稻麦轮作区机械化生产模式分析[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7,38(7):112-116.
[2] 刘古春,汤述翥,宋学堂,等.近20年江苏省迟熟中粳稻育种进展[J].上海农业科技,2009(6):41-43.
[3] 龚红兵,曾生元,李闯,等.江苏粳稻食味品质育种研究进展与启示[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4):69-73.
[4] 劉桂珍,宋刘敏,王福军,等.2017年河南省沿黄优质粳稻品种展示结果分析[J].中国种业,2018(10):62-64.
[5] 王士梅,朴钟泽,朱启升,等.水稻新品种(系)农艺性状及品质的综合评价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11):4467-4469.
[6] 卢红,孙成亮,吴秋渠,等.不同稻麦茬口衔接期对稻谷和后茬小麦产量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12(5):6-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737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