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兴平市小麦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的建立及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土壤中養分含量水平和丰缺状况是作物高产、优质的基础,是合理施肥的依据。本文在介绍兴平市概况的基础上,建立了当地小麦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以期指导群众合理施肥。
  关键词    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推荐施肥;陕西兴平
  中图分类号    S15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8-0035-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建立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土壤肥力状况评价和制定肥料配方的依据,也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合理施肥、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重要途径。借助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兴平市农技人员开展多点田间肥效试验,取得了大量的、一手的技术资料,依据2008—2010年兴平市冬小麦“3414”田间试验结果,通过分析土壤养分含量与相对产量的相关性,制定符合当地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及施肥指标,指导群众合理施肥,对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    兴平市概况
  兴平市位于关中平原腹地,北依莽山,南傍渭河,东接咸阳,西连杨凌农科城。全市总面积508 km2,辖12个镇办、223个行政村,总人口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6万人。该地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可分为南部渭河阶地区、中部灌区、北部黄土台塬区3个类型区。全市土壤有4个大类、8个亚类、15个土属、32个土种,分布从北向南依次为壤土—黄土―壤土―潮土—淤土。
  兴平市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1 ℃,年平均降水量584.7 mm、降水年际变化大,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065.2 h,年平均无霜期218 d。域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利条件优越。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5 300 hm2,总产量稳定在24万t,苹果种植面积4 830 hm2,年产值逾2亿元;蔬菜种植面积9 200 hm2,辣蒜种植面积4 000 hm2,是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陕西省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基地。
  2    冬小麦地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的建立
  2.1    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的制定
  根据表1中2008年以来全市布置的15个冬小麦“3414”完全实施方案的结果和各试验点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化验测定值,去除不合理点后的土壤养分测定值和相对产量数据结果,对数据进行分析,以各试验点土壤中氮、磷、钾养分测定值(X)为横坐标,以其相应缺素区的相对产量(Y)(相对产量为缺素区产量占全肥区产量的百分数)为纵坐标,取得对数回归方程(表2)。
  以相对产量55%、75%、85%和95%为临界值标准代入表2中的对数回归方程,得出对应的土壤有效养分值,即土壤有效养分的丰缺指标值[1],舍去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外推值,初步制定出土壤养分丰缺指标(表3)。
  2.2    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的修正
  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及全市实际土壤养分分布状况对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做出校正,制定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兴平市自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以来,分析测试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样品各3 638个,其中小麦地样品2 235个。土壤养分总体情况是有机质、有效钾适中,碱解氮偏低,有效磷较高。
  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对冬小麦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参考其分布结果分别对制定的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丰缺指标进行校正取整,得到校正后的丰缺指标(表4)。
  3    冬小麦地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的应用
  3.1    推荐施肥指标的制定原则及方法
  遵循“总量控制,分期调控”的原则[2],根据作物目标产量确定氮肥施用量,计算公式如下:
  施肥量=目标产量×每100 kg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100
  氮肥施用以需氮量的30%~60%作为基肥用量,具体应参照当地土壤丰缺指标及土壤全氮含量确定。当氮含量偏高时,氮肥基施比例为30%~40%;氮含量居中时,氮肥基施比例为40%~50%;氮含量偏低时,氮肥基施比例为50%~60%。
  磷、钾肥施用量确定遵循养分恒量监控原理[3],先根据土壤有效磷/速效钾测试结果和养分丰缺指标进行分级,当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处于极低和较低水平时,磷、钾肥管理目标是通过增施磷、钾肥提高作物产量和培肥地力,磷、钾肥用量分别为作物带走量的2.0倍和1.5倍;当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为中等水平时,磷、钾肥管理的目标维持现有土壤有效磷/速效钾水平,磷、钾肥用量等于作物的带走量;当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为较高和极高水平时,磷、钾肥用量分别为作物带走量的0.5倍和完全不施,目的是减少大量肥料施用造成的经济浪费和农业环境污染。一般大田作物磷、钾肥料全部作基肥[4]。
  3.2    冬小麦推荐施肥指标应用
  根据近年来试验研究结果,小麦每100 kg产量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为2.50 、1.10 、2.92 kg。综合以上原则和方法,制定出推荐施肥指标(表5)。小麦生产中,如目标产量7 500 kg/hm2时,作物氮、磷、钾需量分别为187.5、90.00、135.0 kg/hm2。氮肥施用量等同于作物需氮量187.5 kg/hm2,而磷、钾肥施用量根据磷、钾肥推荐施肥指标确定(表5)[5-6]。
  4    参考文献
  [1] 付莹莹,同延安,李文祥,等.陕西关中灌区冬小麦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体系的建立[J].麦类作物学报,2009,29(5):897-900.
  [2] 陈新平,张福锁,崔振岭,等.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75-84.
  [3] 张新华,李丽槐,赵彪,等.大理州马铃薯作物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体系与施肥指标建立[J].现代农业科技,2018(12):78-79.
  [4] 冉圆圆,刘洪斌.重庆市不同地貌甘薯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及施肥方案[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7(5):44-50.
  [5] 郭欢乐,陈志辉,曹钟洋,等.湖南省春玉米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构建研究[J].作物研究,2017,31(3):239-245.
  [6] 杨杰,高林,舒全.宁强县油菜田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的建立[J].现代农业科技,2017(4):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859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