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玉米膜侧沟种垄盖栽培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我国农作的种植和生产中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大,温度、湿度以及降水情况都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尤其在我国玉米的栽培和种植中,我国玉米种植面积较大,具有较大的市場需求,玉米的用途非常广泛,不仅可以从中提取油脂、用作动物饲料,同时也可以用作诸多食品的加工。玉米膜侧沟垄盖栽培技术近些年在各个地区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不仅大大优化了玉米栽培的流程,省工省力,同时也具有明显的节水作用,在提升玉米产量和品质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本文针对玉米膜侧沟种垄盖栽培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实现对玉米膜侧沟种垄盖栽培技术的全面推广。
  一、玉米膜侧沟种垄盖栽培技术分析
  所谓玉米膜侧沟种垄盖栽培技术主要是在玉米的栽培过程中将地膜覆盖在两行玉米之间的垄被上,并且保持合理的株距和塘距,利用地膜的覆盖为玉米植株的生长提供了独立的生长环境,可以起到增温保墒的作用,同时也能有效控制玉米生长的温度和湿度,进一步改善玉米田间的通风状况和光照状况,能够保证玉米的良好发育,同时也能起到抗旱节水的作用,大大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对于后期的田间水肥管理也会带来诸多便捷。
  二、玉米膜侧沟种垄盖栽培技术要点
  1、科学选地和整地
  玉米膜侧沟种垄盖栽培技术,要合理选择种植区域,确保田间土质疏松和深厚,保持良好的肥力,在种植之前也要对种植区域进行科学整地,实现对土地的精耕,确保田间没有垃圾、没有杂草,保证田间土地平整。玉米膜侧沟种垄盖栽培技术,就是把90厘米地膜覆盖在两行(宽窄行)玉米之间的垄背上,玉米以40厘米的行距、35厘米的塘距播种,每塘保留两粒玉米播在地膜两侧垄沟里。由于该项栽培技术具有膜内栽培相似的增温保墒、抗旱抗倒、改善田间通风通光等优点,所以能促进玉米生长发育,达到抗旱节水、增产增收的目的,同时节省了其他地膜覆盖技术要求的破膜、揭苗、压土等工时投入,也方便后期的追肥操作。
  2、科学选育良种
  在玉米膜侧沟种垄盖栽培技术的应用中,要重视选种工作,积极选择优质的玉米品质进行培育,玉米品种要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同时也要选择高产的玉米品种,以此来保证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
  3、适时播种
  在玉米的栽培中要根据气候因素以及降水等因素,合理选择玉米的播种期,在播种的过程中选用宽度为40厘米微膜,将地膜盖在垄背上,玉米种在垄沟里,实现起垄、盖膜、播种一次完成,在播种的过程中也要控制好密度,要适当增加留苗密度,根据不同品种类型来控制好相应的播种距离,这可以充分保证玉米苗的生长态势,有利于提升玉米的出芽率。
  4、科学的水肥管理
  玉米膜侧沟种垄盖栽培技术的播种密度相对较大,物质消耗也比较多,因此要科学做好田间的水肥管理,在玉米的栽培中要增加肥料的供应,不仅播种前要施加充足的底肥,同时在玉米生长的各个阶段也要进行合理施肥和灌溉,在玉米的拨节期要最撒一定的尿素,充分保证土壤的养分。
  5、玉米的田间管理
  在玉米的栽培中要充分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对于地膜的覆盖要压实,垄要起匀,以免大风天气对地膜带来损坏,在播种之后也要做好细致的检查工作,对于没有压实的区域要重新压土覆盖,以此来发挥玉米膜侧沟种垄盖栽培技术的增温节水效果。后期在玉米出苗后也要根据玉米的密度情况进行定苗,及时拔除病弱的玉米苗,并且清除田间的杂草,在清理中仔细小心要避免对地膜产生破坏。
  三、玉米膜侧沟种垄盖栽培技术增产的原因
  1、蓄产保墒
  膜侧沟种垄盖栽培技术可以有效防止田间土壤水分的流失,可以将降雨量较小的无效雨沿垄流向两侧渗入玉米根部,将无效雨变为有效雨,可以大大提升自然降雨的利用率,保持田间的湿度,促进玉米苗的快速生长。
  2、增光提温
  这种玉米的栽培方法将玉米的根系留存在地膜内部,可以保证玉米根系的生长环境,膜下细小水珠能反向太阳光线,提高玉米田间的光照水平,同时在这种栽培模式下,玉米的根系也具有较好的透气性,能够进一步增强玉米的光合作用,让玉米的生长能够具有良好的温度条件和光照条件。
  3、保持玉米良好的长势
  膜侧沟种垄盖栽培技术改善了玉米生长的自然环境,不仅可以提高玉米的出芽率,同时也能促进玉米种子更早出芽,保证玉米生长的苗齐、苗匀和苗壮,能够让玉米在生长其内保持良好的长势。
  综上所述,玉米膜侧沟种垄盖栽培技术,节水效果明显,省工省力,是最有推广潜力的玉米栽培技术。膜侧沟种垄盖栽培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可以充分优化玉米生长的自然环境,有效控制好玉米生长的温度以及湿度,在膜侧沟种垄盖栽培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要科学把握好栽培要点,实现合理种植,坚持科学的栽培原则,提升玉米的栽培产量,保证玉米的品质,这种技术栽培方式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玉米栽培的人工压力,优化玉米种植环节,同时也能提升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15008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243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