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黑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演化及其空间特征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徐玉莲 郭思迁

  文章号:1008-7133(2022)06-0024-11
  摘要:基于黑龙江省联合发明专利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空间分析法,分析黑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的网络演化过程及空间特征。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密度持续下降且具有小世界特征。网络核心节点以高校居多,国有企业次之;网络中民营企业数量最多,但创新能力不足,其创新能力和创新积极性急需进一步提升。创新合作形式以企业与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为主,且跨省合作的创新连接数和连接强度均高于省内合作,省内科教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有待加强。同时网络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国内合作与市内合作是主要的空间尺度,地理邻近性影响逐渐减小;哈尔滨是黑龙江省创新等级最高的城市,创新联系紧密而广泛,大庆、牡丹江和齐齐哈尔的创新能力位于第二列,北京、江苏、广东、上海、山东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外部知识源。
  关键词:协同创新;网络演化;网络结构;空间特征;黑龙江省
  DOI:10.16315/j.stm.2022.06.006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志码: A
  Evolution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XU Yu-lian,GUO Si-qian
  (School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150040,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joint invention patent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e evolution process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re analyzed by using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nd spatial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cale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continues to expand, the density continues to decline, and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small world. The core nodes of the network are mostly universities, followed by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number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n the network is the largest, but their innovation ability is insufficient, and their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nnovation enthusiasm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The main forms of innovation cooperation are coopera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universitie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the number and strength of innovation connections in inter-provincial cooperation are higher than those in intra-provincial cooperation. The science and education resources in the province are not fully utilized, and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obvious spatial differences in the network. Domestic cooperation and intra-city cooperation are the main spatial scales, and the influence of geographical proximity gradually decreases. Harbin is the city with the highest innovation leve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with close and extensive innovation links. Daqing, Mudanjiang and Qiqihar are in the second column of innovation capacity. Beijing, Jiangsu, Guangdong, Shanghai and Shandong are important external sources of knowledg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Keywords: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evolution; network structure; spatial feature; Heilongjiang province

nlc202301171359



  在国际创新环境走向开放、合作和共赢的局面下,全球创新呈现集合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开放与合作的创新模式已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同。为了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并在国际竞争中占领发展的制高点,需先提高国内各区域创新竞争力为前提,进而增强国家创新竞争力,以此争取在全球创新活动中的主动权[1]。区域创新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载体,已成为影响区域综合竞争力和区域竞争优势的关键性因素,能够持续驱动区域经济质量的提升[2],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贡献。获得并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创新主体运用创新网络,以知识流为重要纽带与其他参与者建立紧密联系[3],通过协同创新的方式促使知识在创新网络中不断地流动[4-5],达到传播知识并形成创新源泉的目的。协同创新能够有效地将创新技术引入并输出,是企业突破复杂技术“瓶颈”的重要手段[6]。与此同时,网络化创新成为区域创新的新模式,实现了创新活动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创新网络在对增强研发过程的可控度、实现资源优势互补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7],促进开放式创新。目前,我国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各区域共享资源、积极开展创新合作、在成果应用方面取得成效,尤其在东中西部省区开展的合作中,东西部区域科技合作渐入佳境,呈现“组团式”发展,助力西部地区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并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向高端化迈进。
  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数字化经济的发展,黑龙江省作为传统老工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输出基地,其经济水平与先进省份差距越来越大,发展长期滞后,创新进程也较为缓慢。《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的数据显示,近五年黑龙江省的省级创新能力始终在第26~28位之间波动,但同时又具有扎实的科教资源,科技创新环境水平处于中上游,表明黑龙江省的创新资源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需要从创新主体层面发现问题。而协同创新网络是涉及多组织、多层次、多阶段、多种创造要素的一系列复杂动态的开放式创新活动,强调创新个体之g在技术、信息、组织、知识、管理等相互作用下的联系、沟通与合作[8]。黑龙江省可以通过构建协同创新网络,运用产学研合作的方式,来促使省内外创新主体间资源的流动,实现创新资源的整合,以激发黑龙江省的创新活力、提升创新能力,达到区域创新均衡发展的效果。因此,研究黑龙江省创新网络不同阶段的演化路径及趋势,分析黑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演化主体特征、合作形式特征、网络结构特征和空间特征,以找出推动黑龙江省创新发展的关键主体、明晰当下产学研组织的合作深度情况,识别黑龙江省重要的外部知识源,厘清黑龙江省创新现状的优势与局限,对优化黑龙江省创新资源配置、建立健全的创新网络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为黑龙江省创新驱动发展提供重要思路和借鉴。
  1文献回顾
  协同创新网络通常是指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在技术创新过程中, 自发形成的一种非正式合作网络[9],被视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研究的深入,协同创新网络主体范围逐步扩大至政府、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10],但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依旧是协同创新网络的主要节点[11],并被认为只有产学研创新主体协同才能实现创新[12]。协同创新网络的本质是社会网络,其网络结构是决定创新能力和创新的增长的关键因素[13],因此,以不同类型的创新主体为节点分析协同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是研究区域创新网络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考察网络密度、中心性、核心节点类型等[14-15]。由于创新要素在空间流动上存在粘滞性[16],企业需要在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的同时, 还应积极与区域外的创新组织合作,以拓展市场和获得先进知识[17],促进区域性协同创新网络形成和发展。对此学者们运用经济地理学对协同创新网络进行空间演化分析,以城市为切入点,从城市内部、本省、国内、海外等多个空间尺度,探究创新主体联系强度[18]、合作领域[19],发现其合作态势,来对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具有更为全面的认知。
  在对国内外区域协同创新网络文献的梳理过程中,发现学者们的研究对东部地区[20-21]和中部地区[22]的协同创新网络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和空间演化分析,而在黑龙江省方面,目前研究仅局限于个别行业[23]和少数城市[24],无法代表黑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整体发展情况,且尚未揭示黑龙江省产学研合作形势演化情况。综上所述,以不同类型创新主体和城市为视角,分析黑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的主体特征、合作形式特征、网络结构特征和空间特征,能够有效分析网络现状,确定核心创新主体及创新城市,规划未来合作方式并识别重要的外部知识源,以此为基础,对因地制宜地提出优化黑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2数据说明与研究方法
  2.1数据来源与处理
  相比于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发明专利的技术含量更高,更能代表技术创新的水平[25-26]。同时,由于国内专利从申请到公布需要18个月的时间[27],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完整性和代表性,本文选
  择1985―2020年黑龙江省联合发明专利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服务平台,检索“中国”、“发明专利”及“黑龙江”字段,共收集到黑龙江省发明专利信息共130 068个。参考焦智博[12]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首先,剔除由个人申请专利25 544个,共获得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申请的专利104 524个;再剔除单个主体独立研发的专利101 306个,获得合作专利数量3 218个;其次,查找并记录创新主体的地理位置,对于国内的创新主体,将其地理位置精确到地市级,对于国外的创新主体,仅记录国家层面即可,以此对数据进行二次清洗,剔除专利的发明人位于黑龙江省但专利申请人位于省外的数据,共得到3 201个联合发明专利数据,仅占组织申请专利总数的3.06%,其中包括1 408个创新主体;最后,通过查找创新主体的工商信息,将1 408个创新主体分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其他(医院、政府机关、合作社等)7类。针对在同一专利中,申请人来自于不同城市、省份或国家的情况,根据地域分布对合作关系进行拆分,将协同创新的空间尺度分为市内、省内、国内和海外4类。以包括创新主体位于哈尔滨、大庆、北京和美国的发明专利为例,拆分规则如表1所示[28],共得到4 418条创新关系。

nlc202301171359



  2.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空间分析方法进行黑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演化研究。一方面,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运用Ucinet软件绘制图谱,从创新主体合作的视角对协同创新网络进行可视化表达,从整体网络特征和个体网络特征2个层面,分别选取网络规模、网络密度、平均最短路径、平均聚类系数、平均度数和度数中心度、结构洞等指标,对黑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的关系结构及其属性进行分析[29]。另一方面,采用空间分析方法,运用ArcGIS软件[30],以城市之间合作为视角,从空间尺度和空间格局2个维度考量黑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
  3黑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演化特征
  3.1演化阶段的划分
  本文收集了1985―2020年黑龙江省的联合专利数据,通过筛选处理后,发现黑龙江省的创新能力在不断提升。由于我国1985年开始受理专利申请,因此黑龙江省发明专利的记录以1985年为起点。但此时黑龙江省创新能力不强,专利数量较少,所以出现个别年份的合作专利为零的情况。随着2000年《专利法》再次修订,规定所有性质的单位在专利权享有和使用方面与国有企业待遇相同,并且在2003年,黑龙江省开展国企产权制度改革,使得黑龙江省创新水平略有提升。为进一步推动黑龙江省科技创新能力,黑龙江省政府于2014年出台《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以发挥技术创新在黑龙江省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结合合作专利数量的年变化特征后,将1985―2020年的合作专利数据分成3个时段进行合作网络的结构研究。3个阶段分别为1985―1999年(萌芽期)、2000―2013年(激发期)、2014―2020年(快速发展期),如图1所示。
  3.2网络特征演化分析
  运用Ucinet软件绘制黑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图谱,从可视化的角度对黑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发展情况进行概括,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随着时间的演化,网络规模越来越大,创新主体间联系增多,核心节点增多,网络结构日益复杂。
  3.2.1整体网络结构演化
  网络结构指标能够从整体网络角度较好地量化黑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的特征,结果如表2所示。从网络规模来看,节点数量成倍增长,最初节点数仅97个,逐渐扩大到1 045个,表明以协同创新的方式发明专利的创新主体不断增多。从网络密度来看,网络密度能够衡量网络中节点之间相互关联的紧密程度,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密度持续下降,节点间创新联系的增加远小于创新主体数量的增多,网络整体联系较为松散。从平均度数来看,网络平均度数是指网络中所有节点度的平均值,能够衡量网络整体的联系强度,结果显示黑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的平均度数呈持续增长态势,表明在演化的过程中,网络中节点间的创新联系不断增多且合作广度不断提升。
  平均最短路径是测度网络可达性的一种指标,平均路径长度越小,说明网络可达性越好,根据结果可以看出创新主体之间的平均距离先增后减,在萌芽阶段,平均最短路径为1.580 6,任意2个创新主体之间知识交流平均仅需经过近2个主体即可进行;而在激发期和快速发展阶段中,平均最短路径在4左右波动,说明黑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中创新主体间的联结较为稳定,创新主体需要通过约4个节点来实现任意两个主体间的合作。平均聚类系数能够反映整个网络的集聚程度,即网络的连通性,结果表明3个阶段的平均聚类系数波动幅度不大,均在0.5左右。为进一步分析黑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的通达性和集聚性,将其与同等规模、同等密度的随机网络相比较,结果如表3所示。随机网络的平均最短路径均大于相应的实际网络,同时随机网络的平均聚类系数远小于实际网络,说明黑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满足小世界特性,说明网络的通达性和集聚性较好,网络内的创新资源、信息、技术等要素能够以较快的速度流动。
  成分是指网络内的节点被分为不同的部分,在每个部分内的成员之间存在联系,但各部分之间没有任何联系的情况下,这些部分被称之为成分。黑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成分情况,如表4所示。各阶段网络的成分数显著增多,仅含2个和仅含3个创新主体的成分数的总数占总成分数的80%以上,表示网络中存在大量的以2个节点或3个节点“抱团”形成无相互联系的成分;并且网络的最大成分的节点数占总节点数的比值从最开始的14.43%增长至66.60%,意味着网络中的创新主体逐渐向网络的主要成分靠近。
  3.2.2个体网络特征演化分析
  在1985―2020年里,黑龙江省协同创新主体结构呈明显的阶段性演变,结果如表5所示。自1985年起,企业一直是黑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中最主要的创新主体,占全部创新主体总数的比例持续上升,从最初的43.3%逐步稳定在70%左右。其中,国有企业数量占比先增后减,保持在20%以上;民营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在第三阶段达到近45%;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占比最低,合资企业在快速发展期才开始加入协同创新中,相比之下,外资企业进入协同创新网络的时间较早,在激发期便开始与黑龙江省的创新主体进行协同创新,占比为1.73%,但在快速发展阶段占比略有下降,仅为0.86%。高校和科研机构作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要阵地,是不可或缺的的合作伙伴,其中高校参与度不断下降,逐渐减少至10%以下,科研机构的占比先减后增,在快速发展期,科研机构的数量几乎超高校一倍,但双方数量远不及企业的数量,这与黑龙江省身为重工业基地且合作方式以产业链合作为主有关。医院、合作社等其他组织的占比迅速减少,虽在第三阶段略有上升了,但占比依旧相对较少。
  为进一步探究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活跃度情况,需要根据创新组织的类型分析其创新参与度,结果如表6所示。由表6可知,每一阶段中,企业的创新参与度均最高,将企业类型进行划分后,发现在激发起和快速发展期,占总体数量四分之一的国有企业,参与了超过半数联合专利的发明,其创新参与度高于数量更多的民营企业;而民营企业在数量增加的同时,参与度明显下降,表明民营企业的协同参与度急需M一步提升。高校的创新参与度虽不断下降,但依旧保持在40%以上,是不可忽视的合作伙伴。科研机构的创新参与度在后期有一定的提升,在快速发展期参与了超过四分之一的合作专利。医院、合作社等其他组织的参与度在第三阶段略有上升,但参与度仍不高。

nlc202301171359



  为了进一步分析创新主体在黑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从微观的角度,运用度数中心度和结构洞指标进行个体网络特征分析。度数中心度是指网络节点连接其他节点的个数,度数中心度越大,意味着创新主体的合作范围越广,影响力越高。结构洞是指连接彼此之间无直接联系或关系间断的个体们的节点,其在网络中所处的位置被形象的称为“结构洞”,是获取异质性资源的关键渠道,通常选取有效规模和限制度两项指标进行测度。其中,有效规模代表网络中个体的非冗余程度,有效规模数值越大,意味着该节点在网络中获得的异质资源越多;限制度衡量个体在网络中使用结构洞的水平与能力,限制度指标数值越小,显示该节点位于整个网络的结构洞,其对整个网络资源控制能力越强。各指标结果排名前五的创新主体,如表7所示。
  由表7可知,在萌芽期,高校和科研机构位于网络的核心。各项指标排名前五的创新主体均为高校或科研机构,暂无企业进入前5名,表明在初期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地位更加突出,具有异质性信息资源优势,控制整个网络中的大部分资源。
  在激发期,各项指标排名前五的创新主体分别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电网公司、东北农业大学、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和黑龙江大学,均为高校或企业。在各项指标中哈尔滨工业大学依旧居于榜首,企业在网络中的地位有所提高,国家电网公司和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均为国有企业,表明该阶段高校和国有企业是黑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主导者。
  快速发展期,高校的知识服务和技术支撑作用再次凸显,在协同创新网络中占据了及其重要的位置。该阶段,在度数中心度方面,排名前5位的创新主体分别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和国家电网公司,是网络中联系范围最广的5个节点。只有位于黑龙江省外的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唯一一家企业进入前五名;前四名高校之间差距较大,哈尔滨工业大学遥遥领先,度数中心度高达269,在拥有极大关系网。在结构洞方面,前五名依旧以高校为主。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有效规模和限制度均位居第一,掌握着大量的异质性资源还具有很强的资源控制力,其中有效规模高达268.21,是第二名哈尔滨工程大学的6倍。国家电网公司是有效规模排名中唯一一家企业,意味着其资源控制能力较为优秀。由此来看,高校是黑龙江省协同创新的核心力量,掌握着多元化的知识、技术和人才,在引领黑龙江协同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黑龙江省而言,一方面需要继续运用高校的知识生产能力并发挥其科技创新作用,另一方面更需要增强企业和科研机构在协同创新中的研发能力和积极性。
  3.3网络协同创新合作形式演化分析
  随着合作专利数量的增多,黑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的合作形式也出现阶段性演变,但较为一致的是,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一同创新的比例较低,主要创新合作形式数量统计结果,如表8所示。
  在萌芽期,黑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规模较小,创新主体数量仅97个。企业-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科研机构是该阶段最主要的协同创新形式,黑龙江省内部创新与黑龙江省外部创新较为均衡,多数创新主体之间仅进行一次合作。在该时期,知识生产能力高、科研能力较强的 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网络中处于主导地位。在高校层面,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学院和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位于网络的中心,是萌芽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知识生产能力较强的创新主体,在早期与内外企业进行创新合作的组织;在科研机构层面,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齐齐哈尔钢厂研究所和大庆石油管理局油田建设设计研究院等是处于网络中心的科研机构,行业集中性较为分散;在企业层面,该阶段的企业多以制造业为主,主要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协同创新,还未出现较为核心的企业类节点。
  在激发期,网络节点数量和节点之间的创新连接明显增加,合作形式以企业-企业、企业-高校和企业-科研机构为主,在空间尺度上也出现一定程度的倾向性,相比于本省组织,黑龙江省的创新主体与省外的企业合作更多,且与省外创新主体的连接强度明显高于省内。在高校层面,黑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的核心高校略有变动,除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外,黑龙江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石油大学等高校逐渐靠近网络中心,从这一时期开始,高校位于网络核心的优势更加显著;在企业层面,相比于萌芽期,该阶段的企业中心地位提升明显,国家电网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处于网络较为中心的位置,以发展规模较大、研发密集的国有企业、石油开采业类为主;在科研机构层面,与上一阶段不同,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黑江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成为科研机构中新的较为重要的节点。
  在快速发展期,网络规模进一步扩大,各主体合作次数倍增,企业-企业、企业-高校和企业-科研机构依旧是主要的合作方式,这与黑龙江省身为重工业基地有关,合作方式以产业链合作为主。黑龙江省外部合作连接数和连接强度均远多于黑龙江省内部合作,省内组织和省外组织已形成较为牢固的合作关系。在高校层面,黑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核心高校基本与上一阶段一致,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牢牢占据网络的核心位置,工科类、农林类高校持续稳定发挥地其知识生产能力与科技创新能力,是企业选择协同创新伙伴的首选;在企业层面,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国有企业处于网络的中心,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创新联系。在民营企业中,黑龙江苑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哈尔滨沃华智能发电设备有限公司排名相对靠前。但均位于20名之后,整体创新实力低于国有企业;在科研机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构层面,处于网络较为中心位置的科研机构主要为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省科学院高技术研究院。
  4网络空间特征演化分析
  黑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在不同演化阶段占主导地位的空间载体不完全相同,在空间格局上呈现出“集中-扩散”的阶段性演化特征,结果如图3和图4所示。

nlc202301171359



  在萌芽期,市内是最主要且重要的协同创新空间,其次为国内合作;在激发期和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城市的创新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差异性显著,随着黑龙江省内的创新主体对创新有着更为强烈的需求,逐渐更倾向于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创新需求相契合的协同创新伙伴,国内合作成为最重要的创新合作空间,市内合作位居第二;在各阶段,省内合作和海外合作均占比较低。
  在萌芽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及在省级政府的政策引导下,该阶段的创新活动具有显著的地理邻近性。从空间尺度来看,黑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中的创新主体多在城市内部合作,国内合作也较为频繁;市内合作与省内合作共占全部创新活动的65%,大部分创新活动在黑龙江省内展开,跨国合作最少,在1985―1999年中仅发生过1次。从空间格局来看,哈尔滨是创新活动最为积极的城市,多数创新组织位于哈尔滨;在国内尺度上,黑龙江省的合作对象主要位于北京、辽宁和吉林,彼此联系相对紧密。
  在激发期,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结束,黑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中的创新合作范围进一步扩大。从空间尺度来看,占比超过50%的协同创新活动发生在省域之间,国内合作成为最主要的合作方式,市内合作位居第二,依旧是较为重要的合作方式,省内合作和跨国合作的数量略有增加,但比例呈下降趋势。从空间格局来看,哈尔滨仍是创新性最积极的城市,大庆、齐齐哈尔的创新联系明显增多;省外合作对象主要来自于北京、江苏、辽宁、浙江和山东,合作伙伴,不再局限于邻近省域,而是选择在技术、经验、人才等资源更为丰富的地区合作,且联系强度进一步加深。
  在快速发展期,由于黑龙江省的传统重工业逐渐落寞,加之社会经济基础较差,经济开放程度、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发展水平不高,创新能力逐渐落后于其他地区,急需从发达城市获取先进的创新技术与知识。在空间尺度方面,国内合作的比例再一次提高,企业创新合作伙伴选择自主性有所增强;市内合作依旧占有较为重要的比例,地理临近有利于增强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便于进行面对面的知识交流。在经济与创新全球化的背景下,创新组织也在积极地寻找际异质性资源,寻找优质的跨过伙伴,因此跨国合作数量略有增加,与国韩国、美国、日本等地进行合作。在空间格局方面,哈尔滨的创新能力远高于大庆、牡丹江和齐齐哈尔,占据着重要的结构洞位置,处于绝对的核心地位,创新联系密集且范围广阔;黑龙江省的创新联系已遍布全国众多地区和城市,北京、江K、广东、上海、山东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外部知识源,增强了与在创新资源具有优势的发达地区、城市的创新合作;同时,也增加了与落后地区的创新联系,如宁夏、新疆、内蒙古、西藏等地区。意味着黑龙江省历经多年的发展,不仅能吸收并转化发达地区的新知识、新技术,还将自身技术传输到相对落后的地区。
  综上可知,在空间尺度上,1985―2020年黑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由市内合作逐步转为以国内合作为主,市内合作依旧占有重要比例;在空间格局上,哈尔滨创新能力稳居首位,大庆、牡丹江和齐齐哈尔的创新积极性显著提升,北京、江苏、广东、上海、山东是黑龙江省重要的结网对象。
  5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黑龙江省1985―2020年联合发明专利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空间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进行整体网络特征、个体网络特征、创新合作形式特征和空间尺度及格局进行演化分析。研究结论如下:
  1)从整体网络特征看,黑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的规模不断扩大,但网络密度持续下降,创新联系整体较为松散。网络的连通性和集聚性较为稳定,合作广度略有增加,具有明显的小世界特征。网络内成分数量快速增多,小团体特征明显,且逐渐向最大成分靠拢,局部联系紧密。
  2)从个体网络特征看,高校在网络中的数量虽少且占比逐年下降,但创新参与度远大于数量占比,牢牢位于网络核心并占据网络的结构洞位置,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资源控制能力;企业在创新主体中占比最大,其中民营企业数量最多,但创新能力不明显,国家电网公司和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等国有企业发挥主导作用,黑龙江省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和提升。
  3)从协同创新合作形式看,合作形式以企业-企业、企业-高校、企业-科研机构为主,虽然跨省连接强度不断加。高校和科研机构是企业重要的协同创新伙伴,但跨省企业之间合作较为频繁,创新主体间的产学研融合深度不够,没有充分利用黑龙江省的科教资源。
  4)从网络空间特征看,黑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的空间尺度从以省内合作为重心,转为以国内合作为主,市内合作为辅。哈尔滨是黑龙江省创新能力最高且创新活动最为积极的城市,大庆、牡丹江和齐齐哈尔等城市也在不断的提升创新水平,但与哈尔滨的创新等级相差较大,网络中哈尔滨依旧为绝对核心节点。在空间格局方面,黑龙江省的创新联系范围不断扩大,不再局限于邻近地区,北京、江苏、广东、上海、山东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外部知识源。
  根据以上结论提出如下建议:
  1)政府需搭建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创新中心,定期举办创新交流大会。邀请省内的龙头高校、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创新组织的技术专家座谈交流,吸引各类创新主体加入,鼓励新的合作关系的形成,以扩大黑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主体间的合作广度。
  2)培育多元核心创新组织体系,引导并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积极性。黑龙江省内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创新实力较强,但企业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因此为使黑龙江省整体的创新水平显著提升,应着重提升企业的创新水平。一方面,需将研发实力强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培育成创新龙头企业,形成多核驱动的创新网络。另一方面,政府需进一步颁布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新兴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政策,尤其应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发挥民营企业的数量优势;同时为企业提供充分的创新资源,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减轻企业研发负担,激发企业的创新热情,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促进企业对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nlc202301171359



  3)进一步发挥高校在创新活动中的创造各种创新资源的关键作用。应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切实推动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全方位合作并建立广泛联系,进一步拓展产学研之间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合作空间,以加强产学研融合深度。
  4)合理分配省内的有限资源,高效利用外部知识源化。一方面,小城市由于受到各种资源的限制,没有足够的能力与各种知识源建立联系,因此需进一步在政策与资金方面支持大庆、牡丹江、齐齐哈尔等有潜力的城市进行研发创新,壮大第二梯队创新城市,缩小省内城市间创新等级差距。另一方面,由于搜寻、筛选和使用外部知识源是需要花费成本的,因此应运用省内有限资源对省外知识源进行具有针对性的选择,以获取最优技术资源,并将其合理利用来获得最大且可持续的创新。同时继续注重和加强外部知识源化与研发合作,如与北京、江苏、广东、上海等地区,增加外部研发投入,建立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和联动合作机制,如省政府之间达成合作、定期开展创新技术交流大会等,打通内外部要素的联系渠道,实现知识等资源的交流、沟通与有机整合,与外部知识源形成长期且稳定的知识联系,有助于省内创新主体高效地利用省内外资源,促成实现创新资源合理利用、创新效率快速提升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吴鸣然,赵敏.中国区域创新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与空间差异性分析[J].上海经济,2018(1):78.
  WU M R,ZHAO M.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analysis of China's regional innovation competitiveness[J].Shanghai Economy,2018(1):78.
  [2]杨万平,李冬.中国八大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空间差异及其形成机制[J].当代经济科学,2022,44(2):51.
  YANG W P,LI D.The spatial difference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lity in eight regions of China[J].Modern Economic Science,2022,44(2):51.
  [3]司月芳,曾刚,曹贤忠,等.基于全球―地方视角的新网络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6,35(5):600.
  SI Y F,ZENG G,CAO X Z,et al.Research progress of innovation network based on global-local perspective[J].Progress in Geography,2016,35(5):600.
  [4]TSENG C Y,LIN S C,PAI D C,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ovation network and innovation capability:A social network perspective[J].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2016,28(9):1029.
  [5]FU L,Wang X,Wang M.How to promote knowledge flowing in regional innovation network effectively?[C]//2011 IEEE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IEEE,2011:1872.
  [6]李艳,叶明确.浙江省城市间协同创新网络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创新网络视角[J].兰州学刊,2021(10):49.
  LI Y,YE MQ.Evolu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ter-cit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in Zhejiang provinc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novation network[J].Lanzhou Academic Journal,2021(10):49.
  [7]何晓清.创新网络演化视角下的区域创新机制研究:以高技术产业和中低技术产业为例[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7,29(1):22.
  HE X Q.Research on regional innovation mecha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novation network evolution:A case study of high-tech industries and low-and medium-technology industries[J].R&D Management,2017,29(1):22.
  [8]方炜,王莉丽.协同创新网络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科研管理,2018,39(9):30.
  FANG W,WANG L L.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trend[J].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2018,39(9):30.
  [9]BERASATEGI L,ARANA J,CASTELLANO E.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for collaborative networked innovation[J].Production Planning & Control,2011,22(5/6):581.

nlc202301171359



  [10]高月姣,吴和成.创新主体及其交互作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15,36(10):51.
  GAO Y J,WU H C.A study on the effect of innovation actor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on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city[J].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2015,36(10):51.
  [11]D'AMORE R,LORIO R,LABORY S,et al.Research collaboration networks in biotechnology:Exploring the trade-off between institutional and geographic distances[J].Industry and Innovation,2013,20(3):261.
  [12]焦智博.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网络结构演化与空间特征研究:黑龙江1985-2017年专利数据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21):57.
  JIAO Z B.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structural evolution and its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the analysis of collaborative patent data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from 1985 to 2017[J].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2018,35(21):57.
  [13]MULLER E,PERES R.The effect of social networks structure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A review and directions for resear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2019,36(1):3.
  [14]崔之珍,李二玲.河南省产学研合作的网络演化及其空间特征[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1,40(6):43.
  CUI Z Z,LI E L.Network evolution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in Henan Province[J].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21,40(6):43.
  [15]LYU L,WU W,HU H,HUANG R.An evolving regional innovation network:Collaboration among industry,university,and research institution in China’s first technology hub[J].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19,44(3):659.
  [16]ERKEN H,GILSING V.Relocation of R&D:A Dutch perspective[J].Technovation,2004,25(10):1079.
  [17]BRESCHI S,LISSONI F.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local innovation systems:A critical survey[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01,10(4):975.
  [18]清怡,千庆兰,姚作林.广东省城市创新发展水平及其网络结构演化[J].经济地理,2021,41(4):38.
  CHEN Q Y,QIAN Q L,YAO Z L.The level of urban innovation development and its network structure evolu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J].Economic Geography,2021,41(4):38.
  [19]王建国,王飞,华连连,等.内蒙古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结构演化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8,36(6):78.
  WANG J G,WANG F,HUA L L,et al.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structure in Inner Mongolia[J].Scientific Management Research,2018,36(6):78.
  [20]戚ィ王静.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5(11):11.
  QI Y,WANG J.Research on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based on social network analysis[J].Forum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2015(11):11.

nlc202301171359



  [21]YUN S,LEE J.An innovation network analysis of science clusters in South Korea and Taiwan[J].Asian Journal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2013,21(2):277.
  [22]张军亮,张睿,刘喜文,任厚丞等.协同创新网络结构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01―2018年河南省科技进步奖的实证[J].管理学刊,2020,33(6):72.
  ZHANG J L,ZHANG R,LIU X W,REN H C,et al.Research on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structure:An empirical study of 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award from 2001 to 2018[J].Journal of Management,2020,33(6):72.
  [23]何地,郭燕青.社会网络视角下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学研创新网络的实证分析:以东北三省为例[J].技术经济,2016,35(12):52.
  HE D,GUO Y Q.Empirical analysis on innovation networks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in new energy vehicle industry from perspective of social network:Take three provinces in Northeast China as examples[J].Journal of Technology Economics,2016,35(12):52.
  [24]王泽蘅.哈长城市群知识创新网络演化及影响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22,54(3):84.
  WANG Z H.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and influence mechanism of knowledge innovation network in Harbin-Chang urban agglomeration[J].2022,54(3):84.
  [25]JIN P Z,KUMAR M S,SONG M L.The power of innovation diffusion:How patent transfer affects urban innovation quality[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22(145):414.
  [26]LUO S G,SUN Y H.Do selective R&D incentives from the government promote substantive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Shanghai technological enterprises[J].Asian Journal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2020,28(3):323.
  [27]方曦,莉萍.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技术预测分析:基于生命周期和国际专利分类号[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8):148.
  FANG X,ZHANG L P.Prediction and analysis on new energy vehicle charging pile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Based on lifecycle and 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J].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21,41(8):148.
  [28]王海花,孙芹,杜梅,李玉.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演化及形成机制研究:依存型多层网络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9):69.
  WANG H H,SUN Q,DU M,LI Y.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trend and mechanism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The perspective of interdependent network[J].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2020,37(9):69.
  [29]李冰,张纪海.军民科技创新合作网络结构与演化:基于专利合作与社会网络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38(21):142.
  LI B,ZHANG J H.The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military-civilian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operation network: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patent cooperation and social network[J].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2021,38(21):142.
  [30]曾文霞,董会忠,盛科荣,赵蕾.山东省创新网络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4):116.
  ZENG W X,DONG H Z,SHENG K R,ZHAO L.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novation network in Shandong province[J].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20,40(14):116.
  [编辑:厉艳飞]
  收稿日期: 2022-10-01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YJC63018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YJA790087);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JYB145)
  作者简介: 徐玉莲(1980―),女,副教授,博士;
  郭思迁(1998―),女,硕士研究生.

nlc20230117135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444370.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