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桃褐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菲 张婉爽 李红伟

   摘 要:根据对桃多年的研究,特别是桃褐腐病的病状、病原以及发病规律,并总结出桃褐腐病的防治方法。
  关键词:桃;褐腐病;发病规律;防治方法
  
  桃褐腐病又名菌核病,是桃树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全国各桃产区均有发生,尤其以浙江、山东等沿海地区和江淮流域的桃区发生最重。该病能为害桃树的花、叶、枝梢及果实,其中以果实受害最重。除为害桃外,还能侵害李、杏、樱桃等核果类果树。
  1 症状识别
  果实在整个生育期均可被害,以近成熟期和贮藏期受害最重。果实染病初于果面产生褐色圆形病斑,病部果肉变褐腐烂,病斑扩展迅速,数日即可波及整个果面,病斑表面产生黄白色或灰白色绒状霉层,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初呈同心轮纹状排列,后布满全果。后期病果全部腐烂,失水干缩而形成僵果,初为褐色,最后变为黑褐色,即菌丝与果肉组织夹杂在一起形成的大型菌核。僵果常悬挂于枝上经久不落,称“桃枭”。花器染病,先侵染花瓣和柱头,初呈褐色水渍状斑点,渐蔓延到萼片和花柄上。天气潮湿时,病花迅速腐烂,表面产生灰色霉状物。若天气干燥,则病花干枯萎缩,残留于枝上经久不落。嫩叶染病,多从叶缘开始,产生暗褐色水渍状病斑,渐扩展到叶柄,全叶枯萎,如同时遭受霜害,病叶残留于枝上经久不落。枝条染病,多系菌丝通过花梗、叶柄、果柄蔓延所致,产生边缘紫褐色,中央灰褐色,稍下陷的长圆形溃疡斑。初期溃疡斑常发生流胶现象,最后病斑环绕枝条一周后,枝条以上即枯死。
  2 病原
  鉴定病原菌有两种:
  2.1 Moniliniafructicola(wint.)Rehm.为链核盘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无性阶段为丛梗孢菌Monilia,病部长出的霉丛,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单胞,柠檬形或卵圆形,大小为(10~27)μm×(7~17) μm,平均大小为15.9 μm×10 μm,在梗端连续成串生长。分生孢子梗较短,分枝或不分枝。
  病菌有性阶段形成子囊盘,一般情况下不常见。子囊盘由地面越冬的僵果上产生,漏斗状,盘径1~1.50 cm,紫褐色具暗褐色柄,柄长20~30 mm。僵果萌发可产生1~20个子囊盘,子囊盘内表生一层子囊,子囊圆筒形,大小为(102~215)μm×(6~13)μm,内生8个子囊孢子,单列。子囊间长有侧丝,丝状,无色,有隔膜,分枝或不分枝。子囊孢子无色单胞,椭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为(6~15)μm×(4~8.20)μm。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5 ℃左右,在10 ℃以下,30 ℃以上,菌丝发育不良。分生孢子在15 ℃~27 ℃下形成良好;在10 ℃~30 ℃下都能萌发,而以20 ℃~25 ℃为宜。本病菌主要侵害桃果实、引起果腐。
  2.2 Monilinialaxa(Aderh.etRuhl)}Honey,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无性世代为Moniliacinerea.Bon.称灰丛梗孢。分生孢子无色,单胞,柠檬形或卵圆形,平均大小为14.10 μm×1.0 μm。子囊盘直径1cm左右,具有长柄,柄长5 μm~30 mm,柄暗褐色。盘内表生一层子囊,子囊圆筒形,大小为(12l~188)μm×(7.5~11.8)μm,内生8个子囊孢子,单列。子囊间长有侧丝,有隔膜,分枝或不分枝。子囊孢子无色,单胞,椭圆形,大小为(7~19)μm×(4.5~8.5)μm。本病菌主要侵害桃花,引起花腐。
  3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僵果或枝梢的溃疡部越冬,僵果是由病菌菌丝与果肉组织交织在一起形成的大型菌核,病菌在僵果中可存活数年之久。升温后,僵果上会产生大量分生孢子,经气流、水滴飞溅及昆虫传播,引起初次侵染。经伤口及皮孔侵入果实,也可直接从柱头、蜜腺侵人花器,再蔓延到新梢,以后在适宜条件下,还能长出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花期及幼果期低温、多雨,果实成熟期及采收贮运期温暖多湿发病严重。褐腐病的发生情况与虫害关系密切,在果实生长后期,若蛀果害虫严重,并且湿度过大,桃褐腐病常流行成灾,引起大量烂果、落果。病伤、机械伤多,有利于病菌侵染,发病较重;管理粗放,树势衰弱的果园发病也重。果实成熟后,一般果肉柔软多汁、味甜以及皮薄的品种较感病。
  4 防治方法
  4.1 消灭越冬菌源 结合修剪做好清园工作,彻底清除僵果、病枝,集中烧毁,同时进行深翻,将地面病残体深埋地下,可大大减少越冬菌源。
  4.2 加强治虫 桃园多种害虫,如桃食心虫、桃蛀螟、桃椿象等,不但传播病菌,且造成伤口利于病菌侵染。因此应及时喷药防治。有条件套袋的果园,果实膨大期进行套袋,可减轻病害发生。
  4.3 喷药保护 第一次在桃树发芽前喷布波美5度石硫合剂或45 %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第二次在落花后10d左右喷射65 %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 %多菌灵1 000倍液、70 %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或65 %福美锌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花褐腐病发生多的地区,在初花期(花开约20 %时)需要加喷1次,这次喷用药剂以代森锌或托布津为宜。也可在花前、花后各喷1次50 %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50 %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不套袋的果实,在第二次喷药后,间隔10~15 d再喷l~2次,直至果实成熟前1个月左右再喷1次药。在多雨高湿情况下,要抓紧短暂的晴天及时喷药。
  参考文献:
  [1]薛金国,尤杨,黄广远,等.园林植物病害诊断与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2]薛金国,张付根,闫惠吾,等.植物病害防治原理与实践[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07.
  [3]李振卿,陈建业,李红伟.彩叶树种栽培与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7
  [4]王琪.广西龙眼真菌性病害的调查与研究[D]广西大学,2001.
  [5]刘春琴.金丝小枣浆烂果病病原、发病规律及防治[D]河北农业大学,20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6026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