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USB串口的智能手机直读U盘装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时晨 党伟 任帅 田松杰

  摘 要: 目前智能手机的使用已相当普遍,它之所以受大家的欢迎在于智能手机有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强大的数据读取功能使智能手机成为大家竞相购买的新宠。智能手机已取代电脑的一些位置。然而由于手机内存的限制,在装入内存卡后,仍不能满足人们随时随地进行硬盘资源的交流和共享的需要。基于USB串口的智能手机直读U盘装置,通过转换USB串口的装置,从而达到解决资源共享的问题的目的。
  关键词: 转串口;U盘;资源共享;传输文件
  中图分类号:G06F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0310011-01
  0 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手机产品也不断升级,实现资源共享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但是随着可携带硬盘(U盘)的出现,其资源共享的局限性也逐渐暴露出来,受时间及地点的限制,如果身边没有电脑,人们就不能将硬盘里的资源及时交换实现共享,这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的效率。而且选用大存储量的内存卡,会造成智能手机死机,及手机内部系统的损坏。因此我们觉得如果能随身携带一个装置,既可以在需要资源共享时,及时的传输文件,又避免了大存储量内存卡对智能手机内部的一些伤害。
  1 总体设计方案
  1.1 可行性分析
  1)U盘和手机存储卡一样都为Flash闪存盘,其作用都可以存储各种类型的文件。
  2)智能手机内部都有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也相当于一台小型电脑,能完成各种类型文件的编写及传输。
  3)读取U盘需要4.2V电压,而智能手机的供电电压是3.7V~4.2V之间,能够满足读取的需要。
  1.2 设计思路
  智能手机通过数据线与直读U盘装置相连,直读U盘装置内部采用嵌入式模块,进行转串口作用,从而将U盘内的文件传输到手机内部。
  
  2 设计方案
  通过打通USB串口协议和解码芯片的解码,可以将芯片处理的信号传至USB芯片适配端口,而存储器和U盘都是FLASH(闪存)芯片来存储信息的,利用手机内部的驱动存储器驱动U盘,从而使智能手机直接读取和编写U盘里的文件。打通USB协议后,通过模块的连接和使之兼容的驱动协议的写入,使它具有能让智能机识别并读出U盘上的信息的功能,省去了U盘与电脑端的连接,不需要用电脑就可以实现电脑的功能。通过智能手机内部驱动装置进行驱动,最终实现智能手机读取U盘的功能。
  3 核心元器件介绍
  3.1 核心元器件
  原始U盘模块(包括主控芯片,闪存芯片,PC底板等),USB模块(型号为USB),主控芯片,闪存设备,电源模块(常用蓄电池或手机锂电池,能为USB和闪存盘提供电源的控制电路板),嵌入式模块。
  3.2 核心元器件简要
  1)U盘读写模块:U盘读写模块作为一个高性价比的单芯片U盘读写解决方案,用于嵌入式系统/单片机读写U盘、闪盘、闪存盘、USB移动硬盘、USB读卡器等。支持文件系统FAT12和FAT16及FAT32。文件操作功能:新建文件、删除文件、打开文件、关闭文件、读数据、写数据等。采用简单高速的SPI通信接口,让您的单片机系统迅速高效的添加U盘读写功能。
  2)USB模块:目前,基于USB2.0接口的移动存储设备已经被广泛使用,尤其是采用USB-FLASH技术的U盘产品的容量由几年前的16M增加到现在的4G以上。我们知道,U盘通常是作为计算机的外部存储设备,能否脱离计算机直接向U盘读写文件呢?答案是肯定的。
  3)闪存设备:目前的闪存设备多由一个控制器(主控芯片,即闪存设备的大脑)和一个存储器(NAND Flash存储芯片)构成,控制器是闪存设备的核心器件,负责通信和地址映射。闪存设备的数据读写、与计算机等其他设备的交互等,都需要控制器下达指令。一旦主控芯片损坏,存储芯片中的数据将无法读出,即数据丢失。
  4 制作与调试
  4.1 制作
  内部电路包括印刷线路板的制作、内部模块的安装与焊接等几个方面,印刷线路板的设计是利用protel软件进行辅助设计。
  4.2 调试
  制作完成后,连接上智能手机,对硬件电路和各个模块进行调试,调整各个模块的功能,以实现预期目的。
  5 发展前景
  根据目前国际上的发展趋势,这种USB转串口装置具有广泛的实用性。随着电子类产业的成熟化、智能化,电子产品均可应用到此装置。把该种转串口装置与MP5视频播放器,功放等可以拓展此功能的产品结合,使其具有读取功能,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黄淮学院大学生科研立项资金支持项目,项目编号:2011A016
  
  参考文献:
  [1]杨心强著,《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马伟著,《计算机USB系统原理及其主/从机设计》,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
  [3]毛京丽、李文海著,《数据通信原理》,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0.
  [4]赵广林著,《常用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选用一读通》,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6844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