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工程项目管理在工程施工中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论文从项目部人员管理、施工队伍管理、技术管理、成本控制、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工程项目管理在施工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项目管理 技术管理 造价控制 安全管理
  
   工程项目是建筑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源头和企业形象的展示窗口,也是企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阵地。项目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人员、队伍、技术、造价、现场质量管理、企业的文化建设几方面对项目管理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总结。
   1.项目部人员管理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打造一支精干的项目管理班子,是保证工程质量、控制工程进度和成本的基础。项目部的管理人员是一个项目的龙头,项目经理就是指挥中心的大脑。项目人员管理,要靠制度、靠教育及人员自身的品德修养。具体的岗位职责,明确的任务分工,让每个岗位人员清楚自己的职责。项目部成员应当注意新老搭配,既经验丰富,又精力充沛,使工作时刻保持高效,并且也可以通过这样的组合锻炼新人。一个项目班子的好坏决定该项目的最终成绩,因此一个好的项目班子应当有团队精神和凝聚力。即在不同的岗位中发挥着各自的力量,又能充分体现团队的凝聚力。
   2.施工队伍管理
   在坚持分包队伍“准入”制度的前提下,合理选择队伍,适时签订劳务分包合同,坚持以人为本管理原则,建立民工档案,改善民工生产生活条件,配发劳保用品,保证民工工资足额及时发放,保障民工的合法权益。由于民工来自全国各地,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组织相对松散,为让他们适应项目的技术、质量要求、进场前必须经过安全教育、专业技能培训,使他们逐步走上正规化、规范化的轨道。民工队伍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他们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应当加强劳务分包队伍管理,严格执行劳务合同,兑现奖罚承诺,关心民工生活。
   3.技术管理
   技术管是理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技术管理不到位,工程质量将无法得到保证。项目部领到图纸后,要立即组织人员认真进行自审,熟悉图纸,弄清设计意图、工程特点和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否有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做好记录,厂家图纸会审时提出问题,弄清情况。对设计变更及时办理手续,做好必要的资料。应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是控制施工过程的纲领性文件,贯彻到施工的全过程中,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文件。在编制施工方案时,应注意新材料、新工艺的施工质量管理。对施工队伍的技术交底要分批、分段进行,派专门的技术人员贯彻控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技术资料要及时、完整、真实,制定专门人员负责收集整理竣工所需的资料并进行编目、分类、装订成册,为工程交工验收提供依据。
   4.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首先在前期就应当做好规范的招投标工作。在民工队伍的使用中按合理低价中标的原则。做好现场签证,进驻施工现场的项目管理人员在熟练掌握现场施工和管理的同时,应熟悉工程造价知识,对现场发生的签证,及时认真汇签。加强设计变更的审查,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尽可能把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的初期,特别是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设计变更。大宗建筑材料提倡公开招标或由建设单位统一购进、多方验收,减少材料在使用前的多余环节; 附属材料按常规监督。所有进场材料都要提供真实有效的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等相关证明文件,需要复试的材料必须做好材料复试工作。
   5.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1)技术管理
   工程质量的好坏与人的操作技能息息相关,人是工程质量的决定因素,因此提高工程质量的首要条件就是提高技术管理,加强人员技术水平,坚持做到各工种持证上岗,各工序施工前都要对工人进
  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工序完成后要组织工人进行严格的自检,同时搞好各项技能的培训工作,各班组平时加强学习和交流,从而形成赶、帮、超的良好劳动氛围。
   2)资料管理
   工程管理中资料管理是一个弱项,控制工作主要放到了竣工时期,中间的检查与纠偏工作很少。施工技术资料脱离现场,失去了资料的真实性,应加大资料管理力度,做到随报资料随验收,无资料不验收的管理制度,确保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有真实完整的资料记录。
   3)严把工程验收环节
   隐蔽工程验收是所有验收的重点,直接决定工程实体的内在质量,是偷工减料最易发生的阶段,施工、监理、建设单位都应掌握关键部位和关键控制点,监理单位要对这些隐蔽项目和关键部位进行严格的验收和旁站监督,督促施工单位把好关,施工单位要做好自控和自检工作,提倡关键点保留摄像资料的做法,切实做到上道工序达不到要求下道工序不开工的质量控制原则。
   4)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直接影响到项目质量控制,应提倡适当提高取费标准,创建安全文明工地的做法。加强安全管理力度及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在岗施工人员进行定期安全培训及考核。对工程现场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506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