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彭蕾
摘要:教学过程是由师生双边活动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者、组织者的教师,要使学生得到最优发展,就必须注重构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自我激活、自我定位、自我规划、自我检测、自我调整、自我激励等能力,促进学生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
关键词:教学过程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自主学习 引导
教学过程是由师生双边活动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这一过程中,教与学的双方主观能动作用是缺一不可的。其中,由于学生学习过程的绩效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依托。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并悉心研究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没有教学双方的协调同步,再高明的教授活动也是一厢情愿,唱独角戏,更谈不上调控教学过程,达到教学目标。可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发挥教者的主导作用,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有重要意义。
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者、组织者的教师,要使学生得到最优发展,必须采取适度有效的措施,自觉构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自我激活、自我定位、自我规划、自我检测、自我调整、自我控制、自我激励的多方面的能力。
一、了解学生自我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需要的“内驱力”
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它是机体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脑中的反映。需要一旦出现,就会成为一种支配行为去寻求满足的力量,推动人去从事各种活动,换句话说,有需要就会产生兴趣。因此,兴趣是推动人去从事各种活动的源泉与动因。
人的兴趣表现在力求更深入地认识世界,就叫做认识兴趣,而渴望获得科学知识的状态被叫做求知欲。达尔文在自传中说:“就我记得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喜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达尔文在这里谈到了“求知欲”和“兴趣”对人的学习的重要性。具有认识兴趣或求知欲强烈的人常常会废寝忘食、津津有味地去学习,并得到很大的满足。所以认识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亦即所谓的“内驱力”。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青少年具有积极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内驱力”。
每个人都有正常的自我需要,中学生正处在心理发展的特定时期,较成年人更强烈地需要自我肯定、自我激励,而且这种需要更多地表现在需要他人的肯定与激励上。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自我激活是由模糊、混乱和不自觉逐渐走向明确、有序和比较自觉。
教师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了解学生的自我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客观条件的可能,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变外在动机为内在动机,这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唤起功能”,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具有治本的意义。
在学习活动中,有一部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表现在师讲什么,他们听什么,课后满足于完成作业。学习上无主体思维,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可以了解他们的兴趣,根据他们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指点引导,帮助他们自我定位,督促他们有效地向学习目标努力,并通过不断的、多次的肯定,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量,促进他们向新的高度攀登。
二、注意学习的心理定势,帮助他们形成比较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心理定势指的是对某一特定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可以使我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能够相当熟练,甚至达到自动化,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心理定势的存在也会束缚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只用常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求用其他“捷径”突破,因而也会给解决问题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心理定势是否对教学产生积极影响与心理定势的成因有密切关系.如果教师不认真研究所讲课程在学生知识结构中所处的相互关系,不研究教学过程的科学程序,在课堂教学中简单地把知识用灌输式方法,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课后巩固知识教学中,运用题海战术,依靠反复练习,强制地建立条件反射,而不注意学生学习心理变化情况,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所产生的心理定势,往往对今后的教学活动产生消极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十分注意克服心理定势的消极影响,发挥心理定势的积极作用。对一些有“逃避困难”定势的学生,要及时予以提醒、点拨、警示,鼓励他们战胜自我;对一些习惯于死记硬背方式的学生,应指点他们深入思考,多方联系,触类旁通;对一些习惯于单一思维固执己见甚至钻牛角尖的学生,应点拨他们因“题”制宜,改变思维程序,在求异创新中获得乐趣。中等生与优秀生的区别常常不完全在于基础知识,而在于学习心理、学习方法,及时对中等生提供反馈,引导他们不断自我调整,才能促进他们优化发展。
三、指导学生自我规划,科学安排时间,调节身心节奏
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自我规划、自我实现、自我调控是最佳状态。魏书生老师的绝活便是使学生进入这一状态,他的做法是学年伊始,便与学生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学生分工负责,各有侧重地完成各单元学习任务,再以点带面,推向全班。所以他能在外出讲学、考察近三分之一学期的情况下,不仅完成教学任务,而且保持优良成绩。学生自主学习不是教师放手不管,而是要求教师科学地安排好自己的教学计划,并把自己的教学计划转化为学生学习的行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学生学习过程中必然存在的种种矛盾,典型的就是学生的学习与其他活动之间的矛盾,本学科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之间的矛盾,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行为习惯与学习要求、学习效益之间的矛盾,学生的个体发展与群体协调之间的矛盾。教师应充分注意引导学生对自己学习活动作出适当的自我评价,自我调整,教给他们自我评价的辩证法。在教师持之以恒地启发、引导、认同下,学生能形成较好的自制、自励能力,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是对教师的高要求。其基础是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以爱心和科学精神去研究学生,了解、熟悉学生,探求适应他们共性发展过程和个性特点的教学方式方法。从大处讲,是教育的人性化、个性化;从小处讲,是优化自己的教学过程,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章志光.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胡近.大学生心理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4.
[3]王希永,田万生.青年心理学教程.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198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23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