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蒋春英

   [摘要] 语文素有“百科之母”的美誉,语文学习受到了许多家长和学生的重视,那么如何学好语文,我认为在小学阶段就应该培养起良好的语文学习兴趣以及语文素养。那么锻炼写作能力是关键,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语文 写作 小学生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发展较早。他们常常借助幻想的方式来观察理解和解释他们生活世界中的事物。童话作文可以用其所长,把学生潜在的想象力激发出来。因此,指导学生写童话故事,既符合当前落实新课标的形势,也顺应了他们心理发展的规律,对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大有帮助。
  一、编写童话故事。
  第一步安排课外阅读活动。渗透到每一天的家庭作业中,并作好记录,包括阅读书名、所用时间、每天阅读的页码数;每阅读完一本课外书到老师处作好登记以备评选课外阅读小能手之用。第二步据统计,学生最喜欢阅读童话故事,结合教材,学生读了很多关于狐狸的故事,有《狐狸和妈妈》、《狐假虎威》等。除此之外,还知道哪些有关狐狸的故事呢?请学生想一想,在心里说一说,再写下来或者展开想象自己编一个童话故事。
  我在批改学生的童话故事时,发现他们的阅读积累还真是丰富,在他们笔下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傻瓜狐狸”,有欺负弱小、欺骗善良的“狡猾狐狸”,更有把凶恶的老虎骗下水淹死的“智慧狐狸”……确实,学生的想象离不开丰富的阅读积累。
  二、学做小诗人
  在《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诗后有一个拓展练习:夏天来了,你想变成什么呢?为此,我设计了《夏天,我想变……》的拓展习作课,在园区习作课题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作了尝试。
  第一个环节是“词语游戏”。请学生读词语、词组,一边读,一边在脑子里放电影,想象看到的画面,为创作小诗作准备。
  第二个环节是“美文欣赏”。有感情地背一背原作《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引出最后一个小节。
  第三个环节是“想一想”。小诗结束了,该加句号了吧。可是,小诗结尾却用了一个省略号,请学生在发表看法的基础上想象说话:(谁)来了,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媒体的运用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积累,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小诗的固定句式又为学生创作小诗降低了难度,因此学生爱写、乐写、善写,一首首清新、活泼泼的小诗跃然纸上:“我想变红红的樱桃,在树枝上荡秋千,我想变甜甜的大西瓜,给馋嘴的小朋友解解渴。我想变高高的大树,让孤独的小鸟有一个完美的家……”
  三、结合“识字”,迁移运用
  在教材中安排了两个主题识字,一个是动物的,另一个是有关鸟类的。无论在动物园里,还是在电视片里,动物和鸟类都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对此非常熟悉。
  媒体的运用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积累,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小诗的固定句式又为学生创作小诗降低了难度,因此学生爱写、乐写、善写,一首首清新、活泼泼的小诗跃然纸上:“我想变红红的樱桃,在树枝上荡秋千,我想变甜甜的大西瓜,给馋嘴的小朋友解解渴。我想变高高的大树,让孤独的小鸟有一个完美的家……”。
  四、借助活动,记录精彩
  “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这是学校教学楼上的标语。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学校精心组织每一次活动,如每学期一次的科技节、艺术节、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少先队大队部的“跳蚤书市”、“爱心义卖”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亲手操作、亲自经历、亲身体验,从而获得能力和情感的发展。结合学科教学,我总是让学生以活动为载体,记录下精彩的瞬间。我再三和学生强调,不要面面俱到,只要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片段写下来,现摘录几个片段和大家分享:“我印象最深的是遥控赛车,不但要掌握好遥控器,而且跑道的控制也很难。”
  五、走进自然,陶冶情操
  园区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她的发展之快真是惊人,身为园区的少年儿童真是幸福。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座公园倚家而建,充满童趣、童乐的方洲公园,充满夏日风情的荷韵公园,充满诗情画意的白鹭园以及充满生机活力的白塘生态植物园……一草一木、一景一物,无一不深深地吸引着我们的孩子,无一不美美地陶冶着孩子们的情操。我经常建议家长周末带上孩子去郊游:或去湖滨大道放风筝,或去公园玩沙、坐滑滑梯、跷跷板,尽情享受孩童的乐趣。孩子们总会通过周末练笔把这份欢乐传递给我和其他同学。
  六、关注天气,学会观察
  今年刚开学不久,冬爷爷给新上里的孩子们送来了一份迟到的礼物――下雪啦!孩子们把遏止不住的惊喜揉进了雪球中,写进了练笔本和我一起分享。尤文静在文中写道,“今天早晨,我起床后,拉开窗帘一看,哇!我禁不住叫了起来:‘下雪啦!下雪啦!’我的心里高兴极了,期盼已久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这时,我迫不及待地跑下楼去,一个箭步冲向草地,在草地上欢呼着、跳跃着。马路上的松树在雪的映衬下,显得更加英姿、挺拔。草地上两边圆圆的冬青树,变成了一个个白白嫩嫩的‘大蘑菇’。有的小树被雪压弯了腰,各种树叶上都好像结了一朵朵棉花,就连光秃秃的树枝也增添了几分姿色。”“小朋友们有的滚雪球,有的打雪仗,还有的就在雪地上玩耍,个个玩得都很开心。我也不例外,和伙伴们一起堆雪人,费了好大的劲,终于堆好了一个小雪人,妈妈说我们做得不像,但我心里还是很高兴。”多么细致的观察,多么真实的表达!
  七、学科融合,推荐好书
  在第四册《品德与生活》的教材中,第十二课是《我最爱读的书》。我就结合本班的课外读书活动,让学生精心阅读一本好书,再请他们把这本好书推荐给大家,可以介绍故事内容,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把推荐的理由说清楚。学生作了充分的准备,还写好了推荐稿。课堂上,我让学生分小组交流,选出优秀推荐者进行大组交流,评出八位最佳推荐小能手。一位同学推荐的是《安徒生童话》,她在文中写道:“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因为书中有一位母亲的故事,讲述着她为了自己的孩子,牺牲了她那明亮的眼睛,乌黑的头发,多么令人感动的母爱!”
  八、关注学生,心灵成长
  半学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必须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景、物、事、人,在练观察的同时,练思考,练想象。学生才能用心体验生活,驰骋在想象的天地里,日积月累,丰富他们的写话素材。只有教师正确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充分挖掘教材的写作因素,把写的训练有机融合于阅读之中,做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31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