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通过落实课程标准来增强课堂的有效性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崔国华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六十六中学,黑龙江 大庆)
  
  [摘 要]:解决课程改革出现问题的方法,应通过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以学生为中心,处理好新的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强化课堂教学设计,让教学走向生活,落实课程标准,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增强课堂的实效性教学。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性教学 课程标准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一场进行了8年的改革,似乎平静了许多。当初的热情、兴奋在悄然褪去,各种各样的争论也接踵而至,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6年走过的课改之路,逐步寻找解决课程改革出现问题的结症的方法,那就是落实课程标准,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增强课堂的实效性教学。
  
  一、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强化课堂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突出的是集体参与,共同研究探讨,是学科进行校本教研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集体备课在教学思想、重难点的处理、教学方法、反馈练习题等方面作到基本的统一。克服传统教学中各自为战的教学设计理念,在设计过程中突出体现对课堂教学进行积极建构的过程,既重视教学活动之前的“前设计”,又关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基于交流和创新进行教学调整的“中设计”,还包括教学过程结束之后基于反思的“后设计”,形成“设计-实施-反思-调整-再设计-再实施”的过程,使教学目标细化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之中。通过同组教师的积极参与,相互参与、交流心得,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汇辑大家的集体智慧,综合各类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采用切合实际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实现资源共享,将集体的力量发挥到及致,为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提供前提保障。
  
  二、突出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是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之一,关注学生的终生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点就不排斥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中考等甄别性的评价,因为通过各种考试可以量化考核每一个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为他们进行下一步学习和以后发展方向提供可靠的依据,但这里所说的评价内涵较传统教学过程中的评价范围大得多。知识是学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落实课程标准,以学生为本,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个性差异,应用多元的教学目标,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每一节课的教学效率,实现从课堂到课外、从知识到能力、从现在到未来的立体化教学,使每一个学生在完成一节课的学习后,知识储备量和能力都要有一定的提高,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为学生终生教育打下坚实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三、让教学走向生活
  
  长期以来,在一些学生中普遍存在偏科或厌学的现象,究其根源来说就是他们感到所学的知识与他们的生活太遥远了,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组织和引导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在生活中获得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当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实践中,自然就会产生一种兴趣和一种渴望解决问题的追求;当他们感受到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就会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到知识源于生活,归于生活,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悟到所学知识的作用,体会到到所学知识的是有价值的,他们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在生活实际中,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问题、产生联想,运用不同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课堂的时空得到延展。
  
  四、处理好新的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
  
  有效教学实际上是使用一定的教学策略,采用切合实际的方法,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使学生的学习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在预期所能达到的最佳效果中,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选择就显得尤为突出。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科技革命的兴起,人类的知识和信息重量迅速增多,教师已经不是向以前那样是学生获得知识,增加信息来源的唯一途径;教材承载的知识和信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满足不了学生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知识呈现方式越来越满足不了教育形式的变革。但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是信息流入的一个渠道,不是教学内容和目的;教学手段的优劣只能是教学内容的实施情况和教育目标的达成度。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发挥先进的功能,结合原有教学设备的功效,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五、注重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对教学经验的重新建构,其根本目的是总结、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针对教与学两方面的活动过程及效果,查摆自己的缺陷,扬长避短,不断改进教学,反思新的教学方法或补救措施的实际效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积累鲜活的课例资源。同时,调整反思和再反思是尝试改进的延续,和教育观念理性的提高,针对出现的问题,谨慎地追寻新问题的实质,针对新问题再次尝试另外的教学方法或其它改进措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针对尝试改进的成功方法,主动寻求进一步强化的方式和手段,以巩固自己已经形成的好的教学行为,不断增强课堂教学成果的正效应,不断自我完善,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课堂的有效性教学成为可能。
  6年来的课程改革,在给基础教育注入活力的同时,课程改革的“简单回归”,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层次的思考。我们欣喜地看到,新课程正以一种新的姿态被日常教学所接纳,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只要通过不断地探索,坦然面对日常教学过程所沉淀过的新教学理念形式,一定能为课程改革的扎实推进创造真正宽容的环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61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