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刍议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程德亮

   [摘要] 在科技日新月异,社会飞速发展,高等职业院校如何能够保持可持续发展,要从科学定位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入手,加强自身内涵建设,完善管理机制、育人机制,提升在竞争中的抗冲击能力。本文结合实际,从科学定位、环境建设、育人体系等方面对提升核心竞争力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内涵建设 育人环境 人文校园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指出:“明确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是对高等职业教育最权威的描述。所有高职院校必须按照国务院的决定精神,端正办学指导思想,以特色创新、提高质量为核心,切实抓好内涵建设。
  一、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营造优质的育人环境
  高等职业教育的一切工作,归根到底是培养人才,从而实现服务区域经济的目的。要进一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真总结新经验,积极研究新思路,努力探索新办法,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通过以下措施营造优质的育人环境。
  1.高职院校的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修养、知识学养、创新素养、习惯涵养,与教科书中的全方位给养融贯一体,用理性知识的传承和成长经历的感动,去引悟、熏陶、感染、激励、辅助莘莘学子们走上真实做人、立志成才的路;要以转变教师角色,完善自身业务素质,强化综合素质与特色素质并进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突出“双师”能力,打造一支支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的教育教学团队,加大精品课程建设的力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高职院校要以科学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去营造灵动的管理环境,去影响学生,为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人打下坚实的人格基础,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加强学生社会实践、生存能力的培养力度,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信心;强化校园社团管理,正确引导学生学会自律自护,拥有自信自强,快乐主动成长,从而锻炼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实现自我的可持续发展。
  3.高职院校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站在服务者的角度上,去为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服好务。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服务育人,必须牢固树立、缜笃践行好“科学育人”的理念,用教育工作者细致入微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让他们真正认识到自身价值的所在。
  4.目前高职院校以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将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将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将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要积极倡导师生共同参与校园管理,发动师生开展培育一棵树,养护一片绿地的活动,发挥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投入到绿色校园、生态校园的建设中去。
  5.高等职业教育要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建立完善的校园文化建设机制,结合专业特点与特色,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方面,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是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
  二、以质量为根本,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
  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也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新创业为动力,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管理体系建设,增强全体人员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全方位的水平和管理能力。
  1.科学定位,突出特色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是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形成的,是办学思想、理念的反映、折射和物化。特色建设的重点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积极推行、探索“产学结合、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办学模式,想方设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对学生通过校内外的系统学习,把职业资格证书的训练内容纳入课程及实训之中,考使其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具备从业的资格;通过安排学生到企业带酬顶岗实习,获得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经过学校和企业共同考核合格,由校企联合颁发顶岗工作经历证书,证明其具有某一职业(岗位)的实践工作经验,提高了其就业能力。在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革创新,使之形成自己的特色。
  2.突出核心,深化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人才市场需求则是核心价值的导向,而专业特色是专业发展的生命力。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一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设置和优化。专业的开发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市场就业基础上,使毕业生有明确的就业岗位和去向。二是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的建设。在课程建设上,形成以职业岗位和能力为本位的体系,以职业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和自编的校本教材;在专业教学上,采取“教、学、做”三合一的办法,进行现场教学、项目教学、探索式教学;在实训教学上,根据职业岗位的特点,进行模拟、仿真和到工作岗位锻炼等方法,培养学生“零距离”上岗的能力。三是以适应专业教学需要的“双师”教学团队建设。因此,要注意这个团队整体素质的提高,尤其要注重对专业带头人的培养、使用和知识更新。
  3.加大力度,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师资力量是衡量一所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标。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还应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师德师风建设。建立一支让学生永远铭记在心里的教师队伍,必须加强教师的政治思想理论学习和职业道德修养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们的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成为学生爱戴的名师。二是“双师”能力建设。不仅要有理论知识,而且要有实践技能,因此建立“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是实施教学的保障,可以采用“加速培养,积极引进”两条腿走路方法解决。在“培养”上,鼓励教师通过培训、在职教育等形式参加学习、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技能水平;鼓励教师与企业合作,通过产、学、研结合,学习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了解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加速知识更新。在“引进”上,思想要解放,不仅要引进高学历、高资历的专业技术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引进一批高素质的能工巧匠。三是建立一支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要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制定教师联聘制度,吸引普通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技术骨干等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充实教师队伍。
  4.狠抓重点,拓展实训条件建设
  实训条件建设是高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建成一个较完整、较先进、较稳定的实训体系,以满足各专业岗位群的实践教学需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必然要求之一。实训条件建设,一是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主要满足实践教学与职业训导的功能要求,同时也是开展科学研究及技术推广、应用的平台。二是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这是产学合作教育的一种非常好的形式,它不仅可以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让学生在职业岗位上直接获取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感受生产现场环境,达到“零距离”上岗的要求,也为企业输送人才提供选择的机会。而且通过校企之间深层次的合作,可以让学校的老师到企业学习锻炼,参与企业的科研、培训等工作,丰富老师们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三是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形成实训、开发、考核、鉴定四位一体的功能,逐步发展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职业技能人才的实践教学、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考核和推广新兴产业技术的重要基地。
  5.夯实基础,推进教研科研建设
  加强教育研究、科学研究建设,就是要加强对高等教育教学规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教学改革、课程体系改革、职业指导教育、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研究,用以指导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社会在发展,形势在变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等职业教育也应适应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不断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的新动态、新思路、新发展,不断修改、完善自己的培养方向和方法。同时,要重视专业应用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研究,并根据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的出现,调整教育计划,修改教学大纲、编写新教材、增添新设备、跟上新形势。
  6.构建科学监控体系,严格质量管理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建设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质量上。评价学生质量最现实的标准:一是看就业情况;二是看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学生的就业率是高校的生命线,只有“出口”好,才有“进口”旺。高校要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就必须突出学生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敬业精神、责任意识、法律意识以及技术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好品德、好技能、好使用、好形象”,以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所以高职院校要运用科学的管理措施,构建规范质量保证体系,确立“学生主体,就业导向,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综合应用型人才;教育创新,持续改进”等质量监控指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突出集中在“以人为本、以质量为本、内涵建设”上,这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是目前国家高等职业教育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关系到每所高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工作,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把学校的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上来,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指导精神。努力探索出一条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张耀平.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发展"五力模型"的实践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5).
  [2]陈玉馄.建设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J].比较教育研.2002.
  [3]马林,罗国英.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93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