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组织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角色扮演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光辉
摘要:共青团组织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为扮演好自身角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共青团组织需从加强自身建设、抓好学生社团建设、创新工作领域等方面下大工夫。
关键词:共青团组织;校园文化建设;角色扮演
一、共青团组织功能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关系
从共青团组织功能的本质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来看,共青团组织功能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间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
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依赖于共青团组织功能的充分发挥
高校共青团组织是以大学生为主的群众性组织,在教育、服务和引导大学生方面具有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活动优势和青年干部优势,这些优势为共青团组织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便利条件,能直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职能部门之一,理应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团组织在通过团的活动来构筑高层次的校园文化体系中有着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共青团组织校园文化建设功能的发挥主要以“第二课堂”活动为载体,以文化的多学科、宽领域、泛形式的扩大交流为基本形态,努力构建适合学生实际、灵活多样的学生群体文化。
2.共青团组织功能的发挥依托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
充分发挥高校共青团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是共青团组织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是新时期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凭借。共青团工作涉及多个领域,校园文化建设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共青团其他各个方面建设和发展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锻炼、培养团的干部,使团干部队伍素质得到加强,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也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强化自身组织建设的有力举措。高校共青团组织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功能的发挥,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教育学生的重要载体,作为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二、共青团组织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角色扮演
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校园文化建设功能是以教育、引导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扮演着有别于高校其他职能部门的独特角色。
1.思想政治教育角色
政治性是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根本属性,重视和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对共青团的基本要求,也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职能。《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团组织要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也是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团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思想政治积极向上的主旋律,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要不断创新内容和形式,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从而实现校园文化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2.人文素养教育角色
大学人文精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理性发展提供精神资源。大学生人文素养发展包括人文精神培育、人文知识增长等,其核心是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高校共青团组织必须围绕学校育人的根本任务,组织大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注重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高校共青团组织对团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提高他们的精神文明水准,重点应放在培养人文精神上,用健康向上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态度陶冶学生的心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增强团组织在培养复合型人才中的积极作用。
3.科技创新教育角色
科技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是高校校风、学风的突出表现和有效载体。培养创新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理应追求的教育宗旨和人文理念,由此,科技创新教育也是团组织工作的重要方面。团组织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来巩固和延伸专业知识,形成和发展专业技能,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针对很多高校对大学生课程安排过多,对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学生的科技指导弱化等状况,共青团组织的科技创新教育角色更应得到加强。
4.实践创业教育角色
社会实践是共青团的特色工作,也是形成良好校园文化的重要凭借。团组织应该把实践创业教育作为连接学生学习、实践、能力和素质提高的重要纽带,并作为一项素质教育工程来抓。实践创业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认识社会需要,使他们在实践中消化书本知识、巩固专业技能、丰富阅历、感悟人生、拓展自我,提高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和创业意识。团组织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条件,使他们提前适应社会,磨炼成才意志,实现创业与就业的自然结合。
三、共青团组织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角色扮演的主要途径
共青团组织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要起到倡导者、组织者、实施者的作用,这就必须从加强自身建设、抓好学生社团建设、创新工作领域等途径入手。
1.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共青团组织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力
实践证明,共青团组织只有切实解决好自身的建设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团组织的优势,从而更好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扮演好自身角色。
(1)优化共青团干部队伍,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共青团组织要不断优化团干部队伍,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在干部选拔上,要探索建立团干部选拔管理新机制,通过“直选”的方式把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基础好的青年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在干部培训上,要建立团干部定期教育培训制度,要通过长期的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努力打造出一支高素质、复合型的团干部队伍。在日常工作中,要倡导团干部队伍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切实代表和维护学生的利益,树立新时期共青团干部队伍的崭新形象。总之,共青团组织要建立健全机制,不断提高团干部的综合能力,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充足的高质量的人才支持。
(2)有效协调各级团组织关系,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长期以来,校团委、院(系)分团委(团总支)和团支部的三级架构为各级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而基层团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尤为突出的作用。只有三级组织各司其职而又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把校园文化建设这杆大旗举得更高。目前,院(系)团组织同时受到院(系)党政领导和校团委的双重指挥,承担着大量的团学工作,很多院(系)团组织都反映由于“政出多头”,他们无所适从或疲于应付。此外,校团委和院(系)党政之间对院(系)团组织的资源支持常常苍白无力,甚至相互推诿,在实践中也往往出现团的机构被合并、团的干部被削减的情况,致使共青团组织在基层工作中的作用被弱化。因此,有效协调各级团组织之间的权力、资源、职能的分配,形成团结共进的工作局面是共青团校园文化建设职能发挥的有效保证。
2.抓好学生社团建设,为共青团校园文化建设的角色扮演提供组织支撑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抓好学生社团建设是使共青团组织校园文化建设功能扩展到全校学生的有效途径,共青团组织要通过科学指导不断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为自身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角色扮演提供组织支撑。
(1)加强学生干部培训,激发学生热情
学生干部的素质决定了学生活动开展的质量和效果,因此,要加强对学生干部的锻炼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要寓培训于日常工作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达到教育锻炼的目的。共青团组织要通过建立科学民主的学生干部选用机制,建立团组织的“公信力”,不断创新活动模式、更新活动内容、提高活动层次,激发学生参与校园活动的热情,以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2)完善学生社团组织制度,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科学指导
完善的制度是一个组织正常运转的保障,高校共青团组织必须从完善制度的角度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科学指导。首先,要指导学生社团制定章程或行动纲领,科学撰写工作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修正计划,最终根据计划执行情况写出总结。其次,要根据实际需要完善学生社团部门设置,合理配备学生干部,适时调整学生社团的结构。再次,要坚持学生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方针,不过多干预其日常工作,并适当提供财力和物力支持。最后,要尝试构建学生社团工作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正确处理校、院两级学生组织和学生社团之间的关系,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增强各级学生社团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3)扩展学生社团类型,向科技创新型社团倾斜
目前,高校文体艺术型的社团大多发展较好,但从社团活动的内容看,有质量、高层次、高品位的活动不多。共青团组织要逐渐改变高校娱乐型社团、兴趣型社团单一发展的局面,不断扩展学生社团类型。要本着“立足发展,突出建设,分类指导”的方针,大力扶持学术科技型社团,努力引导理论学习型社团,积极支持社会服务型社团,监督和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适当加强人文社团建设,发挥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使学生社团成为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一个重要场所。
3.创新工作领域,增强共青团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先进适用性
高校共青团工作不应局限于团员教育、社会实践、文化娱乐等原有范围,而应主动融入高校教学育人环节,为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撑。要不断增强团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就必须不断开拓新的工作领域。共青团组织除了要继续巩固广播站、海报橱窗等原有的活动阵地,还要开发和建立高校共青团工作网络信息平台,实践以组织建设上网、校园文化上网、社会实践上网等为主要内容的“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工程”。要加强人文艺术类文化建设,提升高校校园文化的品位;要吸引高雅艺术进校园,吸引社会演艺团体和兄弟院校精英人才,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此外,还要加强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鼓励学生选取结合现实需要、符合学生专业实际、匹配学生自身能力的课题;选拔优秀学生组成实力较强的项目组,给予重点指导和经费、场地、设备支持,并为他们联系校内外专家进行专业指导。
参考文献:
[1]谢晓晖.试论当前高校共青团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其对策[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2]许盈,肖秋生,徐宏志.论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角色与定位[J].中国电力教育,2008,(5).
[3]彭浩.论高校共青团工作与构建和谐校园文化[J].新西部,2008,(8).
[4]韩流.研究生与校园文化:“时代”未至 问题犹存――基于北京大学团委最新调研结果的再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8,(1).
[5]朱天昊.浅论加强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功能[J].江苏社会科学,2007,(1).
[6]柏林.共青团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中的作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2).责编:路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67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