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奇妙的对联”梳理探究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莉华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I“梳理探究”的第二个专题是“奇妙的对联”,《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意图”、“教学建议”以及“有关资料”能给我们明确的启示。在“教学建议”中,有“教师要教出兴趣,学生要学出兴趣。教学要注重在‘奇妙’两字上”的明示,在“编写意图”中有四点说明:一、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二、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三、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一些名联。四、尝试对对子。这四点中的第一点给我们提供了“探究”的方向;第二点旨在指导“梳理”的方向,相关知识点在教材上已有一定的“梳理”;第三点是将“梳理探究”与“阅读鉴赏”融合;第四点则属于实践与创作了。明确了编写意图,我们就可以紧扣“奇妙的对联”这个主题来有效地组织“梳理探究”的教学活动。
  
  一 调整教材次序,由“奇妙”二字导入
  
  对于教材的次序,我们完全可以来个“乾坤大挪移”,从“一条大路通南北;两边小店卖东西”这幅“顶针连珠式”的上下连贯、浑然一体、看似平常实则神奇的对联导人,可以以作者宋湘作此联的小故事提升其趣味。接下来,就用“比目鱼”作上联让学生对对子,此处可以引入李渔《笠翁对韵》――天对地,雨对风,大地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西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让学生从“奇妙”中感悟“对联常识”+所介绍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的“对仗的要求”。从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指导学生进行对对子实践,进而明确鲁迅的妙对――独角兽。引导学生欣赏此联。
  此时,可以引入《红楼梦》中宝玉试才题对的那一幅“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让学生来赏析。此联中动词、名词、名词、动词、数量词、形容词对仗工整,色彩明丽,扣“怡红快绿”,且比拟、通感手法运用纯熟,以“香”对“翠”,显得灵动,绘色中弥漫出芳馨,实在不俗。
  少年对对子还有明成祖朱棣出上联“灯明,月明,大明一统”;6岁“神童”彭印山对“君乐,臣乐,永乐万年”!这“永乐”是明成祖的年号,一语双关,一个佳对让永乐皇帝眉开眼笑,让小神童得了好些赏赐。像这样,多举几个少年应对的对联,或赏析,或讲故事,以“奇妙”吸引学生进入下面的环节。
  
  二 介绍对联文化
  
  1 由幼学入门到大学考试
  周汝昌先生说:“对联是我们华夏民族的一种‘独门’的文化现象和文学形式”。(当然,吸收中华文化的日本和韩国也许还流传有这种文化艺术形式)这种文学形式在旧时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因为每一所私塾的先生都会把它作为幼童的必修课,前面所述的《笠翁对韵》就是教材,鲁迅的妙对就是在完成作业,宝玉就是在接受考试,而神童就属于参加破格考试了。还真有对联考试,而且是大学考试,此时引导学生完成必修I教材78页的第2题,赏析“孙行者”的几个下联――“胡适之”、“祖冲之”“韩退之”及“王引之”。这个绝妙的“清华大学国文科试题”的出题依据是:“①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知分别虚实字及其应用。②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平仄声。③对子可以测验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④对子可以测验其思想条理。”近年来全国及各省、市高考以及各地的大大小小的考试中出现以对联的形式写新闻标题、概括文段主题或者完成对联的下联(或上联)等题目,就深得此理。
  
  2 介绍对联起源及其发展
  对联起源于五代蜀主孟昶的那个流传了千年的“新年纳馀庆,佳节号长春”,对联盛行于明清,明太祖朱元璋对对联的推广普及功不可没,这在教材及《教师教学用书》上都有介绍。下面补充一点资料:
  谭嗣同《石菊影庐笔识・学篇》记载:“考宋(实应为粱)刘孝绰罢官不出,自题其门日: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其三妹令娴续日: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此虽似诗,而语皆骈俪,又题于门,自为联语之权舆矣。”(权舆:草木萌芽,引申为起始)有人据此认为刘氏兄妹题于门上的对仗的两联为对联之始,一下子将对联的历史上溯了四百年。
  王安石《元日》诗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印证了北宋时期新年换桃符的民俗。桃符即用桃木做成板挂在门上(叫“仙木”),再在上面书写“神荼”“郁垒”这些字。神荼、郁垒是驱邪之神。应劭《风俗演义》云:“黄帝书称上古之时,兄弟二人,曰‘荼’、日‘郁’,住度朔山上桃树下,简百鬼,鬼妄人,援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索虎画于门,效前事也。”《括地志》一书又有“桃山有大树,盘屈三千里,上有金鸡,日照则鸣;下有二神,一名‘郁’、一名‘垒’,并执苇索以伺不祥之鬼,得则杀之。”
  古时在桃符板上画神像(其实是具有神力的人像)或书神(即能为人驱鬼之人)之名。并且是在除夕或元旦时挂在门上,这就是春联的雏形。
  
  3 对联――文学与民俗的完美结合
  中华民族古典文学样式有诗、词、曲、赋、骈文、散文等多种形式,只有对联原原本本地穿越了时空,走到了今天。对联无疑是汉语文学的精粹――它有高度的概括能力,能提炼出最简练的语言,给人以丰富的审美感受。对联不仅文士喜欢,村夫野老甚至稚子僧尼对对联的热情也绝不下于高人雅士。对联之所以能从古典走进现代,就在于它是深人民间、深入民心的民族风俗文化形式――这个“文化”,也可理解为“文学化”“文化化”。在对对联的探索中我们可以发现向下和向上的两种姿态。周汝昌先生说:“我们过年过节的春联,更是举世罕有伦比的最伟大、最瑰奇的‘全民性文艺活动’。”的确啊!中央电视台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各省市电视台主持人的对联节目成为最大的亮点。对联是文学艺术与民俗文化高度结合的产物,广博而厚实的土壤使这朵中华文化的奇葩芬芳千年,成了不朽的传奇。
  
  4 书法艺术让对联插上了翅膀
  除了学童完成对对子作业,文士们“脱口秀”对对子做风雅游戏,属于对联作品的,不是发表在书上,而是发表在大门两边、楹柱之上,一副文采翩翩的对联,如果借助灵动洒脱的书法,可谓珠联璧合,书法艺术让对联插上了翅膀。一副佳对,就是在一户的门前以并茂的文辞与书法,使一个人驻足,引来了又一个人乃至~群人,继而流传开去的。
  
  5 对联的时间与空间
  这里所说的时间不是指从古到今漫长的历史,我们把时间放到历史的一个横断面―一某一年。春节不用说,春联家家户户都要贴上一副,(现代的某一年,元旦自然是许多单位贴对联的最佳时期)之后的元宵联、端午联、七夕联、重阳联,凡过节就有联,要不怎么叫过节呢!结婚

有婚联,贺寿有寿联,悼丧有挽联,一年四季都有对联。
  再来说说空间。庙有联、祠有联、观有联、楼有联、阁有联,官衙有联、试院有联、戏台有联,庭前有联、堂中有联、居室也有联。可以说庙堂之高和江湖之远都有联,对联占据了社会的全方位的空间。
  对联就这般奇妙地渗透到历史的时空中,弥漫着神迷的檀香和迷迭香的味道。
  
  6 对联与民族精神的契合
  为什么对联只在汉语言文化中发展呢?对联的出句与对句是那么对称――文字整齐,平仄相对,音韵和谐――这与《论语》的和而不同的精神在形式上是一致的。同时,对称美在中国古典建筑中也可以找到许多见证,如前门、午门、天安门,又如乾清宫、坤宁宫;这种建筑风格流传至今,如武汉长江大桥的桥头堡在汉阳和武昌各有两个,天安门广场东西两侧的革命历史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也隔着广场相对凝望。从对联到建筑,乃至于剪纸、服饰等多种艺术形式中表现出的对称美,对应的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中和”心态,它讲求中庸,讲求平和,讲求稳定和安宁,追求和谐。这种精神从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主旋律中也能找到印证。可见对联与民族精神是契合的。
  
  三 把“奇妙”的舞台交还给学生
  
  难点部分的“对联文化”由教师自己探究并为学生作出一定梳理,对联赏析也作了一定示范。下面,重点部分就该交给学生了。
  
  1 对联赏析
  可以让学生先分组,对教材78页的佳联进行赏析,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2 布置作业
  ①要求学生课外搜集一些对联。并赏析。
  可以分成小组,按不同的专题分类搜集,如名胜联(可以多安排两个组)、书院联、与历史人物相关的名联、春联、挽联等等。老师可以将“教参”的有关资料分组交给学生,并且为学生指明其它参考书,让学生到学校图书馆借阅。
  ②要求学生在唐诗中找出符合对联对仗要求的佳句来赏析。
  ③一个组搜集一个有趣的对联故事。
  ④一个组为本班写春联至少一副。鼓励个人创作。
  ⑤一个组撰写一副歌颂湖北风光或家乡杰出人物的对联。
  
  3 成果展示
  一周的时间内教师要做好检查、批阅、督促修改或帮助修改等多种工作。一切准备就绪,可以邀请班主任、领导甚至部分家长来参加“奇妙的对联”语文活动展示课。课前选好主持人。教师可以以一个评委的身份参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呈现对联的奇妙,让他们或诵、或演、或讲、或书、或评。最后可以评出几个单项最佳和几个优秀学生。这样的课一定会让人回味无穷,也会让学生受益无穷。因为他们学会了协作与分工,学会了搜集与整理资料,尝试了赏析后的创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28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