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语文探究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宋 凯
《南方周末》曾以《教科书:删得掉的文字,删不掉的“秘密”》为题,做了一篇有板有眼的报道。80后网友“洞庭湖边的野草”读《古本小说集成》时,有个发现,初一语文课本里的文言文《口技》被人做过微创手术了,在“妇人惊觉欠伸”和“既而儿醒,大啼”之间,下面这些文字无疾而终:“(妇人)摇其夫语猥亵事”,“初不甚应,妇摇之不止,则二人语渐问杂,床又从中戛戛”。他好奇心大炽,在天涯发出一个帖子:“‘扒一扒’我们以前语文课本上被删改的文章吧!”由于该贴的焦点引爆了80后一代的集体记忆,遂迅即成为五月天涯社区首屈一指的热贴。经大量80后网友的集体追索,他们惊觉,教材里删掉的文字好比雪球,越滚越大。只是这些内容随着教材主编者的斟酌而人间蒸发。
事已一年有余,我们教育者也都把此当作太多的网络人士无聊之举。而未曾想到也发生在了笔者身边。在学习《幼时记趣》时,一位男生拿着一本《浮生六记》(朱奇志校译,中国青年出版社,加09年版)给我看,并说:老师,这篇文章到“驱之别院”没有结束,后面还有内容呢!我仔细看后,发现真的在“驱之别院”后还有一句“年长思之,二虫之斗,盖图奸不从也。古语云:‘奸近杀’,虫亦然耶!”其大意是“长大后考虑两个虫子打斗这件事,原来是一个要交配,一个不愿意啊。古语有云:“奸邪会招来杀身之祸”,虫子也是这样啊!”我顿时陷人了尴尬的境地,怎么给学生毹释呢?这个问题很显然同上面所讲的原因是一致的。但是这名学生的表情里丝毫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其实,在现代的社会里,这里最敏感的一个词“交配”,对于当代从小就学习自然科学的学生而言,已经没有什么难以启齿的了。但是学生对课文的探究却引起了笔者深深的反思。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新课程强调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图通过建立新课程标准、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导并促进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但是我们的现状却真如教育部中小学语文“新课标”专家组召集人、原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老师所说:“课改的某些‘亮点’没有得到体现。比如‘综合性学习’,动机设想非常好,是先进的理念……但是‘综合课’实施过程中碰到大问题是师资跟不上,综合课往往就是‘拼盘’,再说,班级人数太多,也不太适合上好综合课。”由此可见,我们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主阵地还应该是语文课堂。
在现实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探究能力的培养比自主、合作的能力培养要更难操作,探究出现在理科的教学中要更多一些。那么我们语文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呢?也有很多的语文工作者把此作为课题专门研究,但是笔者认为探究什么内容比如何探究更加重要。搞不清探究什么东西,探究也往往就只是一个挂在教师嘴边的词语,而对学生没有什么具体的指导作用。我们语文教学上的探究重点是和文本分不开的,学生的探究应该从文本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人手。
文本的外延一般指和文本内容以外相关联的知识,如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类的内容,需要学生借助参考书、网络去完成,这应根据学生的兴趣而定,不能要求过高或一刀切。现在老师在布置学生预习探究作者简介或写作背景等内容时不加指导,经常在课堂上听到一些学生对作者如同开《百家讲坛》一样,滔滔不绝地介绍。这些都其实培养不了学生真正的探究能力,只是简单的“拿来主义”。
前不久,听到一节语文老师的集体备课,备课的内容是俭蝉脱壳》,在探讨到学生的预习内容时,由于此课的题目源自古代兵法“三十六计”,老师们纷纷表示让学生去购买《三十六计》这本书并读完,等国庆节假回来检查。笔者对此不敢苟同,我们这样的预习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吗?这样的预习要花多少时间呢?如若是学习了“二十四史”或者《三国演义》中的节选部分,莫非要学生通读这样的巨作吗?如果有的学生真对古代兵法感兴趣,他自然会去利用课外时间去研究的,但是不感兴趣的同学也要硬着头皮读完接受老师的检查吗?再说,这本身对学习《金蝉脱壳》一文就没有什么直接作用,反而加大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
对文本外延的探究需要紧紧扣住文本,否则,我们也不能称之为“文本外延”。要明确对文本外延的探究主要目的应该是为文本学习服务的。因为在教学时,结合作者实际生活和渗透作者情感的文学作品,单纯从文本上很难探究到作品的内涵,尤其是那些远离我们的时代和地域的作品,必须还原作者的创作场景和生活境遇等内容,方能理解作品的真正内涵和隐含着作者较为复杂的情感。如在讲授苏轼的《水调歌头》时,有学生在课堂质疑“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中,为什么说是“归”而不是“上”,诗人是“人”又不是天上的“神仙”怎么能用“归”呢?只有了解了苏轼在“乌台诗案”后的境遇,才能理解他当时的心境,这里其实是表达了词人“出世”与“人世”的矛盾心情。“乘风归去”说明词人对世间不满,“归”字有神仙自喻的味道,好像他本来住在月宫里只是暂住人间罢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然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那么我们就要有效指导学生探究苏轼在此时的人生境遇和一些作品风格,而不应该是不加指导地、宽泛地布置学生去探究苏轼的文学常识。知识是没有边界的,我们必须注意这方面的甄选与界定。
什么是文本内涵呢?《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内涵”的解释为“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博弈圣经》对“内涵”曾这样描述:“内涵是主体里的瘾魂、气质、个性、精神被我们用情感的概念,创作出来的一切属性之和。”至于“文本内涵”现在也没有统一的说法,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对文本的内涵方面做一探究,完全可以通过对文本的研读,去尽可能地了解文本中的语言运用、人物形象、谋篇布局、艺术特色等等。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笔者认为,面对这种需要,我们就是要给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的方法。综合众语文专家们的研究,所有的方法基本都离不开“读”,有的称之为“细读”,有的称之为“精读”,有的称之为“品读”等,可见指导学生进行文本探究的主要方法是“读”,是指导学生学会潜心涵咏。
宋代大教育家朱熹说“学者读书,须要致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咏,切己省察”,把“涵咏”作为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提出。曾国藩在给儿子的家书中更是把这一传统教学经验解释得十分透彻,他说:“涵咏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咏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善读书者,须视书,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庶可得之于意之表。”(见曾国藩《谕纪泽》)他把读书时的反复诵读、品味形象地比喻为春雨润花,清水溉稻,鱼人水中,溪流濯足,也就是必须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里去口诵心惟,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
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潜心涵咏呢?温儒敏老师说过:“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理解、感觉、体验、察悟,包括语感,主要靠大量阅读去“涵咏”,逐步习得。如果缺少个人的阅读体验与感觉,没有个性化的阅读,而老师讲得太多、太细、太零碎,也不见得好,还可能破坏那种‘涵咏’的感觉。”也就是说,教师就是要时刻明确自己的主导地位,时刻注意用精练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使问题能够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起到引导学生寻探究问题抓手的作用。如余映潮老师著名的课例《小石潭记》中的问题:课题“小石潭记”四个字,字字在课文中都有“文章”,我们可以分别从“小”的角度、“石”的角度、“潭”的角度、“记”的角度来“说话”。这个问题一出,同学们立刻就进入了对文本的阅读探究之中,学生们在课文中自由潜索,高质量地探究到文本的内涵,实现了教学的有效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29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