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时尚”而放弃“永恒”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关菊英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文素养;智慧;哲学;窍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8(B)―0059―0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语文教育历史悠久,其间积累的宝贵经验影响着现代语文教育。当笔者再次掩卷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的《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之时,为窥视到一些语文教育的经典而暗自高兴,更被传统语文教育中关于阅读教学的一些经验而深深折服。即使在深入进行课程改革的今天,这些讲演仍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有的甚至有很好的学习和借鉴意义,可以把它当作语文教育的永恒。
简单的智慧
在古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范读,学生认字写字,熟读背诵,自悟自问或适度讲解等.经过这样“简单”的四五年教学后.无论入学的是一字不识的孩童.还是目不识丁的青壮年学子,都能认能写,圣人之言能背能述,积累如此丰富而准确.难怪不少人后来成为了“有学问”的人,这样简单的做法,成效竟然如此显著,由此可见,简单中蕴含着智慧。
反观我们今天的阅读教学,在取得了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环节越来越多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学习,有多少学生是语文素养高“有学问”的人呢?看来并不是教学环节越多效果就越好。“贪多务广”,“终日勤劳,不得休息,而意绪匆匆,常若有所奔走追逐.二无从容涵泳之乐”。汲取传统阅读教学的简单智慧,就要求我们要为阅读教学消“肿”,降要求,减目标,删环节,倡方法,求效果,当然这并不是说越简单就越好.关键是有“效”.我们反对无效繁琐的教学设计,同时也强调“简单”的意图并不是为简单而简单.而是要倡导教学环节的实用和有效。
“懒人”的哲学
“懒妈勤快儿。”纵观传统阅读教学,还真是运用了这样的“懒人”哲学。读是学生自读,背是学生自背,悟是学生自悟,教师还真是有些“懒”!细细体会这样的方式,我们便会发现教师的“懒”其实是有意要学生“读多自晓”、“读多自悟”。试想,如果教师勤快了.多讲多灌,学生可能无事可做,只有“懒”了。传统阅读教学并不拒绝讲解,但强调教师讲的时机,也就是要等到学生需要讲解时才讲解。
语文教师应汲取传统阅读教学中“懒人”的哲学智慧,在学生面前做“懒人”,正确的做法应是张扬学生的自主精神,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留足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自主活动。孟子说:“自得之,则居之自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我们强调学生自主,并不是教师不钻研教材,不认真备课,也并不排斥合作、探究。
“呆板的”窍门
传统阅读教学强调学生多读,其程度甚至可以用“呆板”来形容。这里的多“读”包含了“多诵读”、“多背诵”、“广读书”三层意思。经过实践,我们便可以发现传统阅读教学重视诵读看似“呆板”,实则是培养学生语感的窍门。
传统语文教学在强调多诵读的基础上,还强调多背诵。诵读要到“滚瓜烂熟”。当代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张中行先生进一步点明熟读成诵的功效:“你不读,获读而不熟,有了意思,可用的表达框架茫茫然,拿起笔就难以得心应手。反之,多读,熟了,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张先生的这段论述不仅是他个人的成功经验.也是对传统阅读教学“熟读成诵”方法的肯定。我们多体会“呆板”的熟读成诵的要求,就能体会到它在培养读写能力及语文综合素养方面的重要性。
《中庸》把“博学之”放在读书的突出位置,然后是“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课标”推荐读物及课标教材选文,都是被公认的经典之作,是学生语感能力形成发展的宝贵资源和凭借.因而.我们的语文课必须要让学生多读多诵,把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当作阅读课评价的第一个指标去考察。
在掌握了传统阅读教学的经验.汲取“简单的智慧,懒人们的哲学,呆板的窍门”后,那么.教师在当前课程改革背景下.就应多一分理智的扬弃,少一分虚狂的浮躁:多一分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责任.少一分眼前功利的花眼迷离.应将优秀传统语文教学与现代语文课堂相融合,使得语文教学犹如千年古柏,植根深厚土壤,沐浴阳光雨露。岁岁吐翠,生机盎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07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