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遵循语文教学规律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陆伟伟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所谓“自主”,是指学生拥有主动权和选择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学习方式和内容,以更好地调动学习的内驱力。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和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那么,如何开展好自主学习呢?笔者认为可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操作。
  
  一、指导学习方法,探索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重教法、轻学法,导致教学效率低下。要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持续下去,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必须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1.指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
  制定学习目标可以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帮助他们认清学习任务,产生学习动力,促使其将学习重点从过程过渡到结果。如在高一、高二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本学期的课程安排及教材编排特点制定该学期读、写等方面的学习目标。高三阶段,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高考各专题复习时,应指导学生制定各专题知识点学习目标。同时,短期内也可指导学生制定周、月的学习目标,并检查学生学习目标制定的可操作性以及能否达成,指导学生及时进行修订。
  2.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读书方法
  阅读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自己。所以,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方法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教师应在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技巧。阅读应注重突出“对话性”,即“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具体操作上应注重将“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清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情感”与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的目标相结合,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在培养阅读习惯和方法时还应注重合作,激励学生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如每周一次的周记(小作)写作及精彩语段摘抄,教师可以利用固定的阅读时间组织小组内进行交流,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互通互补,拓宽其他学生的阅读面。
  3.引导学生对学习进行自我分析
  语文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对学习语文的经验和方法进行交流,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和纠正,使学生养成自我检查自我修改的好习惯。如在进行作文教学时,首先可以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中的错别字、标点符号及病句等,逐步地可以指导学生对作文的结构进行科学的调整,进而指导学生对自己的习作做整体评价,提交小组进行交流、总结。学生在自我修改、自我评价的过程中作文水平得到了提高,坚持这样操作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必然也会得到提高。
  
  二、拓宽学习空间,延伸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
  
  随着网络等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飞速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物质条件、学习能力等来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宽学习的空间,从而更好地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等方面都能正视个体差异,同时要因材施教,注重个别指导。如对于阅读,既可以指导学生有选择性地进行阅读,更应该提倡个性化阅读。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需要,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又提高了学生阅读时情感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使学生有更大的感悟和收获。课外自主阅读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对学生终身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三、实施多元评价,完善自主学习的评价机制
  
   新课程标准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以及评价方式的综合化。因此,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评价应是动态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要紧紧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这也要求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成为评价者,而不是单纯的被评价者。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小组互评、组间互评,学习目标、学习进程、学习结果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更深刻,同时还能真正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体现自主学习的要求。
  总之,自主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积极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高中语文教学若要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执教观念、教学方式、评价方式、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方面都能适应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要求,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达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责任编辑武之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408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