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文化视角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语文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教师文化眼界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素养的高低,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应当拥有文化的视野和高度。鉴于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实践与探索。
  1.紧扣文本,寻觅文化
  案例:《搭石》
  搭石,对于城市里的孩子来说是陌生的。如何让学生领略搭石上的风景美呢?我是这样设计的:边播放课件,边抒情解说。我引导学生通过“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这三个词语感受搭石上的风景美,根据行文清丽隽永的语言特色,将文中的句段演化成小诗,让学生配乐吟诵,在优美的语言中进一步感受美丽的景色。
  在自然文化之外,搭石上的情感文化同样给了学生美的熏陶。相比于自然文化的具象可感,情感文化的寻觅需要学生立足文本,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深入思考。“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通过自读自悟,学生能感受到家乡人的“敬老”,但是这种感受比较肤浅,不能触动心灵。在初步感受的基础上,我抓住画面中富含精神意味的文眼“伏”字进一步解读,创设“伏”下身子背老人过河的情境,走進家乡人的内心,拓展意境“一代又一代人”“伏”得理所当然,那是一种什么美?学生充分进行思维的碰撞、心灵的接纳、情感的交融,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不断提升语文素养。这就“伏”出了村风民俗,“伏”出了人性美,“伏”出了母语文化气息。
  这一篇《搭石》让学生初步认识了中国的乡土文化和田园文化,他们将带着憧憬走入对《乡下人家》的学习。
  2.结合文本,启迪文化
  案例:《梅花魂》
  千百年来,在中国人的心中,乡愁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早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守护乡愁,就是留住“活着的文化”。 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近几年,央视播出的纪录片《记住乡愁》引起了巨大反响。它带着人们回望故乡,重拾儿时的记忆,找寻失落已久的“精神家园”,在很多人心里引起了共鸣。对于未曾远离家乡的孩子们来说,乡愁是什么呢?仅凭概念的诠释,他们无法体味乡愁的滋味。
  《梅花魂》一文通过几件小事讲述了外祖父这位漂泊异国他乡的游子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年代久远,境况迥然不同,怎样才能让学生走进外祖父的内心?我结合文本引领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涵咏品味,启迪孩子们领悟文中的梅花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文中那一句句怀乡的诗句,那一朵朵傲雪盛开的梅花,让孩子们读懂了我们民族的品格,进而读懂了外祖父那一次又一次的流泪。读着这样的文字,虽然没有远离家乡,但是孩子们已是愁绪满怀。
  执教《梅花魂》一课后,我又结合本单元的几篇诗文,强化学生对乡愁的认知与感受。一系列的阅读之后,乡愁文化在孩子们心中日渐丰富,他们懂得了乡愁是王安石诗中“明月何时照我还”的祈盼,是张籍笔下“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纠结,是纳兰性德心中“故园无此声”的惆怅。
  3.超越文本,创造文化
  案例:《七律·长征》
  为了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领略诗人毛泽东的豪情和博大胸怀,课上我引领学生通过品读重点诗句,穿越文本感悟,在读中感受诗人情怀,领悟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学生感情不断升华。同时播放影像资料,再现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辛与无畏,带领学生们走入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漫漫征途,近距离感受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些精神积淀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我又带领学生学习了讲述战争年代故事的文章《小英雄雨来》《狼牙山五壮士》《再见了,亲人》,形成专题性文化课程《寻访红色文化》,使学生在更广阔的课程视野里对中国红色文化加深认知。课下充分拓展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寻访红色足迹,听爷爷奶奶讲战争故事,参观革命战争遗址,多方位多角度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
  一系列教学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心灵体验,培育了红色文化情感,让学生在因革命战争中的人物而感动时,感受和思考他们对于祖国和民族的深切关怀,由此受到一种责任感的熏陶和召唤。在新时代,继续传承革命精神,大力弘扬红色文化,用革命英雄的爱国情怀去面对我们所处的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这就是在学生感悟之后的“文化再造”。
  语文课堂既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场所,也是学生积淀文化、体验人生的空间。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应当“志存高远”,在学生的心灵中播下文化的种子,并通过参与实践,引导他们带着文化的心态和责任面对社会与生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243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