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的自主学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普及到小学阶段,这极大便利了教师的教课环节,同时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但是,在实际的讲课过程中,教师如果只讲授信息技术是如何操作的,将减少学生参与到课堂的积极性,被动学习并不能实现教师的讲课目标,这中间缺少了自主学习的理念。而自主学习理念贯穿整个人生阶段的学习过程,自主的学习理念将有助于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调动课堂氛围,并且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教学。本文将自主学习的理念融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为创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提出建设性的实践方案。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动脑解决问题。但在目前的信息技术课堂上,会发现学生确实在积极地学习,动手操作,但是以举手提问老师为主,他们在遇到困难和刚接触知识时,往往会忘记自己是如何思考去解决问题的,将问题直接抛给老师,这种现象并不利于信息技术课程的顺利展开。人类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小学时期,已经发展出了自主学习的心理机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将会使学生受益终生,而信息技术课程也是一门需要自学的课程。针对现有的现象,本文就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课程在小学阶段的开展状况做出现状分析,并结合信息课程的特点,将自主学习理念融入课程教学中去,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案。
一、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与现状分析
1.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特点
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强大的可操作性,需要理论能够与实践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信息技术课程的上课形式具有丰富的特点,因此能够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发挥自主学习的优势。但从目前的上课效果来看,自主学习理念并不能与信息技术课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课堂上依旧以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为主要形式,学生提问较多,并没有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去学习和探究实际操作技能。
2.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虽然具有鲜明的特点,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但是目前并没有达到让人满意的课堂效果,目前还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缺少自主学习的氛围和方法。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能够积极踊跃问老师问题,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教师提问的环节,师生的身心都达到了一个放松和谐的境界。但是这种积极主动的背后,正是和本文探讨的自主学习相背驰。学生遇到困难和不懂的问题,就立马向老师求助,面对信息技术课程这样一门理论和实践课程要求比较高的学科,需要学生自己去探讨、去领会理论知识是如何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的,因此,过分活跃的课堂氛围破坏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气氛,不利于学生自主主动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由此现象可以看出,学生并没有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并不会自己利用课堂时间把握自己的学习节奏。对于自主学习的概念,学生并没有很好的定义和见解,他们一方面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一方面要消化吸收课堂的知识和技能,这两块重要的内容往往令没有自主学习经验的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失去自主学习的本身乐趣。
其次,信息技术课程并没有得到学校、家长和老师的充分重视。过于刻板的印象让大人们对儿童接触计算机产生抵触心理,他们认为计算机会让儿童沉迷于网络的世界,耽误了正常的学业。但是,信息技术是未来时代的标配,是每个人应该掌握的必备技能,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必备武器,只有具备信息技术的系统学习才能够让自己具有竞争优势。充分可以看出,大众对信息技术课程还存在着一些偏见,在学校环境内,并没有给学生安排合适的时间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在家庭环境内,家长的严格控制也让学生失去了课下学习的机会。
最后,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考核标准较为单一,沿袭以往传统教育中其他学科的考核方式,如采用笔试和机考的成绩等。以考试成绩作为信息技术课的考核标准,让学生和教师对待这门课程,难免多了一些功利心,学生是为了考试和作业而学习,少了几分探究的心境,对自主学习的效果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甚至可以说,自主学习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反而破坏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并不利于信息技术课程长久的教学效果。
二、融入自主学习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探究
从上面的讲述中可以看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集理论操作于一身,同时兼备趣味性和灵活性,非常适合在课堂上采用自主学习理念的策略。为此,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将自主学习理念融入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自主学习的完美结合。教师应该从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和探究,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而学生同时也应该掌握自主学习的策略和对自己自主学习效果的评价。
1.融入自主学习理念的教学策略
中国的自主学习理论尚处于理论萌芽阶段,没有足够的实践支撑,对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规划以及学习管理方面并没有做到面面俱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提高学习效率,优化学习效果;从另一个角度讲,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立足于这个社会的有力武器,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学习资源的必备法宝,因此在新的学习时代,更应该强调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讲授信息技术课程的时候要对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行改变和创新。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中,教师要学会适当地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探究和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并且对疑难问题的解答上,给学生留够充足的课堂时间和思考空间,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掌握课堂的進度,这种以退为进的教学策略其实是可以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学习的优势,并且达到自主学习的效果。当然,教师还要充当领头羊的作用,掌握课堂的大方向和大节奏,每一节课,教师都要设置相应的问题情境,供学生去思考和讨论,去解决这些问题情境。由于学生尚未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因此对自主学习还存在一些疑惑,需要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如何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如何去完成课堂作业等,这种求学和求实的作风是每个信息技术老师应该传达给学生的。 2.融入自主学习理念的教学模式
好的教学策略也需要结合好的教学模式,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比如上课前对这节课的讨论环节可以收集学生对这节课想要收获的知识以及课前遇到的问题等,达到自主学习的一个检查效果;第二个环节是对自主学习结果的应用,如果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测试,说明学生的自主学习取得了不小的效果,如果学生不能通过老师的考核,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环节对遗留的问题进行考核,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的方法达到学习的目标;最后一个环节可以设置为教师对课堂效果的评价以及引导学生对自己自学效果的评价,让学生交流和讨论自己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且对以后信息技术课堂有什么改进。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机制已经发展平衡,并逐渐趋于成熟。主要体现在感知觉、注意力和记忆、思维能力上,呈现出一个质的飞越,因此也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的充分必要条件。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于自主学习的概念,最具有代表性的说法是齐默曼提出的自主学习框架图,他指出以下观念:首先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能够调节学习的效果;其次,自主学习的反馈环节非常重要,可以让自主学习者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最后,自主学习者应该制定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计划等。自主学习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参与程度,还能从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的授课负担。因此,老师在教学时,注意将奖励机制运用到学生的课堂中,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给每个同学绘制学习成长曲线,将学生的昨天和今天做对比,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动机和乐趣。
3.引导教育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阶段,儿童的感觉、知觉器官发育良好,接受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对于信息的辨别和区分能力也增强了,能够有意识地去学习和认识新的事物,能够保持较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这有助于儿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小学儿童的记忆能力也逐渐增强,能够自己有计划地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并且坚持完成;小学兒童的思维能力仍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虽然有趣和生动的课堂是能够调动他们思考问题的关键,但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要靠自身来提升,因此教师也要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能够感受自主学习的魅力所在。
首先,信息技术课程可以成立专门的自主学习小组,每周学习的内容以周报的形式向大家展现出来,分享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以小组合作和分享的形式,可以让儿童了解到同龄人自主学习的动态,更加清楚地了解到自主学习的方法。
其次,信息技术课程其实是一门融合了技术性、实践性和趣味性很强的科技学科,需要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转换教学角色,让学生充当老师的角色。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积极备课的过程也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虽然这对于小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是一些简单的信息技术操作可以让学生来示范,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最后,教师可以改变信息技术课程的考核方式,改变以往的统一式考核方法,让学生有自我发挥的空间,以开放式的思维来呈现自己学习的效果。
总之,信息技术课程是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理念密切结合在一起的,小学阶段的儿童已经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心理基础,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将这种能力应用到实践性强的信息技术课堂中,在教学课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断调整教学的策略和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可以从自主学习中收获乐趣,并且对信息技术课程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知。
【作者单位:新昌县教育体育局信息中心 浙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406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