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单元式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2016年9月,我国相关机构发布了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素养要求,随后各个学科也据此明确了各学科核心素养的诉求,其中美术提炼出了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五个美术核心素养关键词,旨在让学生用美术的方式、跨学科的形式、用成体系的单元式,解决美术学习的问题及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问题。
【关键词】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中小学美术;单元式教学
从2000年开始,《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一直将美术课教材分四大领域,即: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所以,无论是美术教材的编写还是实际课堂的处理,一直对课堂的形态采取分领域实施的方式,这在客观上制约了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与发展。基于当前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中核心素养的要求,我们在探求中发现,《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对这四个学习领域的划分是相对的,实际上,在具体教学中,每一学习领域既各有侧重又互相交融,应该是具有开放性、渐进式的美术课程结构。因此,采取单元式教学既能够糅合学生新旧知识,拓展学生学习宽度、深度和密度,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其与精神转化为持久的情感与态度。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探究与实验尝试认为,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单元式教学,在我们中小学的美术教学中大有可为,需要不断深化、推广。
一、单元式教学可以实现同一領域内的横线贯穿
进入21世纪以来,各种现代美术观念和应用方法日趋丰富多样、形态复杂,美术的种类、技能进一步细致分化,而基础美术各门类之间同时也日趋综合、逐步统整。像启蒙式绘画(素描、色彩)更偏重于写实技法技能锻炼,追求造型的准确性与忠实性。但事实上,基础绘画门类众多,有中国画、油画、水粉(彩)画、版画等,每门类的教学内容专业性非常强,各自有各自的不同材料、技能和方法。而单元式教学模式,可以从学生兴趣出发,运用多种不同材料,设置适合的梯度教学模式,达到增强课程的趣味性、拓展学生思维的目的。如在尝试江海非遗——南通剪纸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将整个课程分解为:第1课时——中外剪纸漫谈,第2课时——南通剪纸介绍,第3课时——南通剪纸基本技法,第4课时——南通剪纸创作,第5课时——现代剪纸应用。由于采取了单元式分解,采取以点贯穿线、面的做法,剪纸教学实践既能让学生全面地学习,也打破了同一领域不同环节时空上的界限,实现了美术教学整体性、延续性与各单独技能技法学习的完整性。学生在完成所有剪纸学习时,既体验了学习的趣味性,提升了创造能力,又拓展了思维,获得了情感体验。
二、单元式教学可以实现不同领域间的横线贯穿
中小学美术教学受制于教学环境、教学条件、教学人员等内容,许多时候,不能像大学的分体系长期学习某个内容。因此,许多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只能简单涉猎,意犹未尽之余,不仅难以满足学生,教师也往往很是遗憾。但现代学校教育基于对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要求,又迫切需要解决该问题,所以采取单元式跨领域完成教学,势在必行、意义深远。具体可以采取如下几个层面实施。
1.巧妙贯穿糅合造型·表现与设计·应用
针对中小学生的年龄和绘画、设计的学科性特点,采取单元式教学,可以将造型·表现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进行巧妙糅合,对激发学生艺术创作灵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拓展学生的表现力大有裨益。如在教学“花的设计”第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欣赏校园的小花小草,通过观察与写生,通过基本的花卉造型记录、表现自然的花;第二课时,则对花卉进行夸张变形,学习基本的图案知识;第三课时,将变形的基本图案转化成各种纹样;第四课时,则考虑如何进行花的纹样应用,创造性地将花的设计应用于生活中的物品上。通过单元式分解教学,从造型到设计循序渐进地教学,边发展实践能力,边培养创新能力。
2.实时贯穿糅合欣赏·评述与造型·表现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单纯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情境活动与实践活动相伴的特殊的认识过程。这对美术学习起到催化、启动和调节的作用。如在教学“脸谱”时,可以设置第一课时为欣赏古今中外的脸,让学生说说这些脸与众不同之处,运用已有的美术知识,观察总结脸的形态与纹理,学习画脸谱;第二课时则欣赏世界各地的各种脸谱,探究脸谱的造型与色彩,尝试画脸谱图案;第三课时,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脸谱绘在自己的脸上或同学的脸上,糅合拓展新的表现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单元式的分割,既强化了学生对画脸谱纹样的认识和理解,也实现了造型与表现的基本练习。这样不仅巩固了学生已有的人物面部表现方法,掌握了脸谱的表现方法,更重要的是,学生贯穿糅合新、旧知识,亲自绘制这脸谱作品,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更从美术视角充分感受了京剧文化中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迷人的艺术魅力。
3.尝试贯穿糅合欣赏·评述与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是中小学美术课的基础,许多美术课程的展开往往都离不开欣赏,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围绕一定的主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中,让学生欣赏各类美术作品,多角度欣赏和认识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运用已有的美术知识和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点,再结合已有知识与水平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最后,通过互相欣赏制作作品,提高评价能力,通过单元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如,在前面的“剪纸”教学中,就可以增加与之关联的蓝印花布的刻板、皮影制版、鞋样的制作等内容,在欣赏中找到共同点,并运用已学知识分析和评述这些作品,研究其中的异同点,了解不同作品的文化内涵,最后运用身边的材料进行个性化的剪纸创作。
三、单元式教学可以实现同一单元内多领域贯穿
中小学美术教学具有连续性和递进性,美术教学形式更多是通过一系列的单元活动实现“贯通糅合”。如学习小学美术课“虾和蟹”时,可以运用单元式的美术综合课程,划分为三个学习段完成。第一课时可通过观察,激发学生对新、奇、怪的虾和蟹,产生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结合已有的表现能力,理解、感悟表现虾和蟹,第二课时则运用身边常见的材料,结合已有的制作技能,学习新的制作技能,设计、制作虾和蟹,第三课时重点启发学生想象、创造并表现出想象中的虾和蟹。这样的单元式教学,可以将学生已有横向知识水平贯通运用,糅合新的知识和各领域的知识与技能,最后进行拓展运用、创造出虾和蟹的平面或立体形象。整个教学过程中新旧知识贯通糅合,很好地体现了《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内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高涨,观察力、感知力、想像力、实践力、审美力、创造力都得到充分的挖掘,自然培养了学生创造美的情感和态度,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单元式教学是当前中小学美术学习中比较科学的一种学习模式,对我们实施、贯彻《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及中小学美术课程的改革作用很大,广大教师需通过各种方式加以实践,科学探究并总结出更多方法,从而实现中小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
[2]尹少淳.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前世今生”[J].中国美术报,2018(1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860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