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语境,在活动中应用对话式互动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参与课堂,并在读后活动中进行拓展延伸,检测教学成果,作为英语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强的业务水平,才能实现生本课堂的本质,真正做到有效教学,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学生。
  【关键词】阅读教学;学科核心素养;活动教学;有效教学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教师教育观念转变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实质要求是要达到交际应用的目标。但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修订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由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提升为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总体表现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四个维度。其核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综合表现是课程改革的总纲,是我们英语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方向。为了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有效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我们每一位英语教师首先要调整自己的观念,改变以往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只关注学生分数的模式,要相信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要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目标,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课堂,体验课堂,实现生本课堂。
   二、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是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提升,可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纯文本的翻译
   每个单元的话题选文都是精选的文章,但由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所以在课堂上进行文本翻译时,仅翻译一遍文本就结束了阅读教学。
   (二)语法点学习
   教师经常在阅读教学中将每个单词短语的解释传授作为重点学习,使阅读教学成了语法课,而且将知识点硬性脱离了语境来单独分析,这完全与新课改不相吻合,失去了阅读课的意义。
   (三)无文化意识渗透
   作为英语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是必不可少的。英语文章是我们学习外国知识文化,拓展视野的重要载体,如果只是将英语短文单纯地翻译成中文理解,没有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无法了解文化底蕴,无法实现跨文化学习。
   (四)形式化,模式化的阅读教学设计
   目前的英语阅读教学基本上采用一贯模式,由导入阶段引出话题,通过扫读略读的方式,概括文章的中心大意,细读回答问题,解释文中的语法点,完成文本教学。设计形式单一固化,总是以询问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五)拓展延伸较少
   现在的阅读教学,大部分在完成了文本教学后,继而完成相应的知识点练习,而对文本的内涵检测少之又少,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都没有得到提升。
   三、优化阅读教学设计
   阅读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最有效的途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强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意识,由传授知识向能力培养转变,切实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优化英语阅读教学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学生情况分析
   教师在备课前要具体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情趣、性格特点等,对每个孩子的情况透明化,做到因材施教。
   (二)教学活动设计环节
   1.文本解读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文本进行解读。以下笔者将以上海牛津版八年级U5“An exchange visit is educational and interesting”为例进行课例分析,文本背景讲述了两位来自英国的学生Eric and Sarah,在中国北京一所学校进行教育交流,在此期间参与的活动与体会。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明确以下三个问题,进而渗透教学内容。
   (1)文本的体裁是什么?具备哪些特点?
   (2)文本以什么形式展示出来?
   (3)文本的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2.制定教学目标
   (1)语言技能: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归纳描述教育交流活动的方法;根据关键词,进行汇报。
   (2)情感目标:体会教育交流活动的教育意义。
   3.教学过程
   阅读教学过程设计应该包括读前、读中、读后活动三个部分。
   (1)创设情境
   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阶段,激发已有的背景知识,为本课的深入学习做好铺垫。以下是有关本课创设的情境设置:
   ①播放节目选段:Where are we going, daddy?
  教师提问:What do they do in the programme?
   ②播放视频:中国留学生在外学习生活片段。教师提问:What will they learn? What do you think of it?
   (2)读中活动设计
   ①读前活动,教师通过对图片、标题、引言的略读和预测,提出有针对性问题:
   Where do they come from and study?
   What will they probably do during the visit?
   What do you think of it?
   ②讀中任务设计
   A.运用找读策略,让学生了解这两个学生在教育交流期间参与的活动,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检测:
   What do the exchange students do on weekdays?
   What do they do on weekends?    What will some Chinese students do soon?
   B.运用找读策略完成以下句子判断正误:
   A group of students from France come to Beijing on an educational exchange(   )
   Sarah has learnt a lot of Chinese while she stays with her host family.(   )
  (下转第26页)
  (上接第24页)
   Sarah isn’t nervous any longer because her host family are friendly.(    )
   C.运用细读策略,深入理解文本,学生找出下划线代词所指代的对象:
   I was very nervous at first (I=Sarah)
   …and they are teaching me a little  Chinese (they =Sarah…)
   At the weekend, they tour…around (they=the students)
   (3)读后活动的开展
   ①三个人一组,一人扮演记者,另两个人扮演学生,将主篇阅读改成对话,模式如下:
   Reporter: Hi, Sarah and Eric.
   Sarah and Eric: Hi.
   Reporter: I’d like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your exchange visit.
   Eric: It has been…
   Reporter: What do you do every day?
   ②各组选派一名代表作为教育交流的带队老师,口头汇报英国学生在教育交流期间的经历。
   四、对教学目标的分析
   (一)语言能力的培养
   语言能力要求学习者整合听、说、读、写、看等语言技能,并经由语境和语篇传递意义,进行人际交流。本节课以教育活动为主线,在课堂活动过程中进行师生、生生互动交际,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在读前活动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环节,提出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展开交流,激发学生的语言兴趣。在读后活动中,教师可安排采访和汇报工作,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并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几个环节任务的设计,都体现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更是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能力提升的体现。
   (二)发展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包括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在本节课中读中活动及读后设计,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还是有所体现的。在读中活动中,学生根据所理解的内容判断正误,读后根据采访归纳两个学生所经历的不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提升思维品质
   所谓的思维品质,要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逻辑性、创造性、推断性、概括性等方面。本节课教师在阅读的各个环节都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比如在创设情境过程中,开放性问题的设置,读中活动判断正误练习,读后演讲汇报练习都是归纳逻辑性推理的彰显。在最后提出的汇報环节更是创造性思维的体现,不难看出老师是精心准备的。
   (四)文化意识的渗透
   语言学习不能单纯的停留在运用的层面,学生需要在语境中感受语言,从而感知其文化特点。本节课主要涉及中外学生的教育交流,从中能够体验到中西文化的不同,让学生在跨文化意识中学习,同时也加深了对祖国文化的了解,加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教授.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2]王蔷.英语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卢爱华.围绕话题,重点训练,明晰主线-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4
   [4]中学外语教与学[M].中国人大出版社,2018.1
   [5]中学外语教与学[M].中国人大出版社,2018.6
   [6]王笃勤.初中英语有效教学模式[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861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