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分析、反思、进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课程改革十年,最终的目标是需要教师能成长为反思型、研究型的课程实践者,而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就只有在进行课例研究的教学活动中有效地体验、积极地思考和不断地反思。为此,我们开展了《以课例为载体,分析、反思、进步》的教科研活动,希望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能真正使幼儿成为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知识经验的构造者,而我们也通过不断的授课和反思的形式,逐步提升教师的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
  【关键词】分析、反思、进步
  课程改革给学校带来的最大的困扰是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而解决这一困扰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开展教科研活动。教科研活动要求教师成为反思型的课程实践者,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思考与体验,而进行课例研究正是进行有效的体验和反思的重要方式。我们开展了《以课例为载体,分析、反思、进步》这一教科研活动,以授课教师的中班科学活动《神奇的指纹》一课作为载体,通过教师自主设计活动方案、研讨、反思、再次设计活动方案的这一流程,在不断地反思中提升全体教师教学水平。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
  1、在第一次活动中,授课教师的教学目标定为:
  (1)乐意参加科学探索活动,对自己和别人的指纹产生浓厚的兴趣。
  (2)通过观察发现指纹的罗圈形状不同,知道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
  (3)了解指纹的类型及指纹的用途。
  课后,通过对授课过程中教师和幼儿的整体反馈进行分析,我们反思:授课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虽然涵盖了情感、知识、能力三方面的内容,可是对于中班幼儿来说目标的制定显得偏难、偏高。尤其是第二目标的制定,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幼儿达不到观察和了解,致使知识目标的达成度基本为零。
  2、通过这种集体反思和个人的反思后,在第二次活动时,授课教师将教学目标改为:
  (1)乐意参加科学探索活动,对自己的指纹产生浓厚的兴趣。
  (2)知道每个人都有指纹,初步了解指纹的类型。
  课后我们再次分析反思:授课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由于知识点的难度降低,符合了中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因此可以说通过整个活动,知识方面的教学目标基本完成,可是情感目标却没有能很好地体现,幼儿只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基本了解了指纹的三种类型,但对此探索很少,从而使得兴趣不够浓厚。
  3、在第三次活动时,授课教师将教学目标又改为:
  (1)有探索自身的兴趣,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2)通过自身的动手操作和观察,知道每个人都是有指纹的,并初步了解指纹的三种基本类型。
  (3)能大胆想象,有创意地进行指纹印画、添画。
  课后我们又一次分析反思:由于目标的制定考虑到了幼儿的实际水平和教学的要求,对情感、知识、能力都有了较准确、清晰地定位,因此,大家一致认为这堂课围绕着目标开展,最终完成了目标,可以说已经成长为一堂比较成功的课例。
  二、操作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幼儿的实际操作性和探索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科学活动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動条件”。
  1、在第一次活动中,授课教师为幼儿准备的操作材料是:
  (1)指纹图片
  (2)放大镜
  (3)实物投影仪
  在活动的探究部分中,教师为幼儿准备的放大镜从头至尾只使用了一次,而且这次的
  使用由于教室的光线暗、放大镜的效果不好、幼儿首次使用放大镜等因素,多数幼儿没有能很好地、真正地进行观察和探究,从而使得探究活动浮于表面,幼儿没有能从探究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更谈不上产生兴趣了。
  课后反思:放大镜这种操作材料是否能真正有效地帮助幼儿进行探索?有没有别的操作材料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达成教学目标呢?怎样才能更合理地让幼儿对探究活动产生兴趣?在操作材料的选择上不能只局限于一种操作材料,是否应该有所突破?
  2、通过反思、实验和操作,在第二次活动中,授课教师为幼儿准备的操作材料改为:
  (1)指纹图片画一张、三种指纹类型图片。
  (2)手电筒、印泥、抹布、画好手指轮廓的纸。
  由于对操作材料进行了课前的反复实验和操作,因此,改用的手电筒效果明显比放大镜要好很多,幼儿通过操作能够清楚地、真正地进行观察和探究,杜绝了上节课中因为操作树料选用不当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使得整个探究活动真正落实,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再加上教师选用的印泥等操作材料,使幼儿从光用眼睛看过渡到用眼睛看、用手做,调动了手眼各个器官采进行探究,使探究活动更加丰富、充实。
  课后反思:手电筒的应用非常的实际,效果也很好,可以继续沿用。印指纹只局限于在手指轮廓中印制,比较单一,对于调动幼儿的探索兴趣没有起到良好的作用。怎样才能让幼儿充满兴趣、在玩中学是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3、通过反思、实验和操作,在第三次活动中,授课教师为幼儿准备的操作材料改为:
  (1)指纹图片画若干、三种指纹类型图片。
  (2)手电筒、印泥、抹布、纸、记号笔、篮子、黑板、磁铁。
  对于这堂课出现的指纹画,由于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趣味性和新颖性,因此,幼儿在活动的一开始就兴趣满满,带着这种兴趣,幼儿在接下来的活动环节中能始终围绕着教师的要求和目标进行探索,整堂课的教学氛围显得比较轻松。
  课后反思:指纹印画对于中班幼儿来说需要一定的技巧及协调性,能否在课前就有此类的预设课程,让幼儿可以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尝试,这样才能使这堂课的主旨一“指纹”得以凸显。
  通过这样一节一节课程的不断地研究与反思,教师们快速地成长起来,在积极参加教育研究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提高。
  在反思中,教师们学会了了解孩子的基础、了解孩子的兴趣、了解孩子的每个年龄段的能力,更学会了了解自己的水平,也学会了怎样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大家正逐渐从只关注教育目标向关注孩子的表现转变,从单纯的静态执行教学计划向动态调整教学计划转变,从简单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向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研究型教师转变。
  由此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一次活动过后,教师的分析与反思,都能够更好地发现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调整和修改,在下一次活动中有效避免同样问题的出现,以此来促进教学技能的提升,快速成长为一名专业的、优秀的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346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