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物理教学中微课的有效导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物理是初中学生感到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科,加上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不够正确,使其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始终没有获得理想的效果。而初中物理教师也面临着教学困难的这一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微课导入物理课堂教学中已经成为新时期物理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初中物理;微课;导入教学;教学方式
  微课也被称为微型课堂,它主要以教学视频为载体,浓缩了教学重难点内容,能够指导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对突破物理教学困境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立足于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实情,制定科学合理的微课件,用以优化新时期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一、 微课导入初中物理课堂的优势
  在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环境下,微课逐渐被运用在教学领域。具体而言,微课与初中物理课堂整合的优势可以体现在:
  首先,微课中的视频都是短小精悍的,它能够针对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展开精细化的讲解,符合当前精简课堂教学理念的要求。若是教师在把握好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将其以小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对其进行自主学习,可以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其次,微课可以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初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比较明显,教师要尊重学生间的差异,就要懂得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要。微课能够为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提供支持,尤其是对知识接受缓慢的学生而言,学生能够通过反复观看视频的方式,慢慢吃透其中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而知识接受较快的学生也可通过微课来学习更多的新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最后,微课可以实现物理课堂教学的创新。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可以为物理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活力,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物理课堂更有活力,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初中物理教师在新时期必须承担起创新课堂教学的重要职责,微课的导入就是其中一个有效的手段,教师可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微课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与发展。
  二、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微课导入的有效方法
   (一) 利用微课创设教学情境
  微课具有创设生动情境的重要作用,初中物理教师要导入新课,则可通过微课来创设有效的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中,开始了解新课的内容,同时也产生相应的求知欲。以往物理教师常采用的导入教学方式是讲故事或者提问题,但是这些都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的教学需要。物理教师要注重在导入新课的教学阶段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产生对新课的求知欲望,紧跟着教师走进新课的教学氛围中。比如在“分子的热运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理解分子无规则运动中的扩散现象,并且了解影响其运动快慢的因素,就可以通过微课来帮助学生进行直观的理解。如在微课件中可插入这样的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一位初中女学生搭坐电梯时,电梯里的其他人闻到了她身上的香水味道,而当她抵达楼层走出电梯之后,电梯里的香水味还没有散去,于是电梯里的人开始讨论这个女孩究竟用的是什么香水牌子。”通过这样的视频,学生站在物理学科的角度,可以大概知道这节课的教学要素——分子。随着教师真正打开新课的教学局面,学生会积极地跟随老师的脚步,走进这节课的物理世界中。因此,微课可以帮助教师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有利于顺利开展接下来的物理课。
  (二) 通过微课演示物理现象的形成过程
  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些物理现象是人的肉眼难以观察的,也就无法通过物理实验来让学生看到其中的物理现象形成过程。但是微课却可以满足这一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可通过微课件的演示功能,将比较抽象的物理现象以动画的形式生動地展现出来,帮助学生在脑海里勾勒出相应的画面,让抽象的物理知识在学生的脑海里具象化。比如在“汽化与液化”的教学过程中,汽化现象和液化现象都是难点内容,学生对其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在这个方面,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可通过微课演示功能,播放一个演示的小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物质是如何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也可以理解汽化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过程,可以体现在蒸发与沸腾这两种形式。同时,学生在观看关于液化的小视频时,也可以更形象地认识到液化的形成过程,并理解其中的放热现象,有效地突破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三) 利用微课优化物理课堂的实践教学
  初中物理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求教师要重视其中的教学实验与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到这些活动中,积累其实践性知识,增加学生的实践操作经验,帮助其更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由于在课堂环境的限制下影响了教学实验与实践活动的效果,但是利用微课这一手段却可更好地拓展学生的认知面。比如在“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这一课的教学方面,教师可先提出这样的问题:“在上课前,我们都能够听到上课的预备铃声,那么这个铃声是如何产生的?”这一与生活相契合的课堂问题,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拉过来。
  为了提高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可在制作微课件时,分为五个实验小视频,分别呈现不同的实验内容。首先是用手触摸喉咙,自主思考声音是如何形成的,重点放在体会手触摸喉咙时的感觉上。其次是通过水、音叉来展开声音传播方面的实验,让学生思考其中的道理。然后是使用铜锣与乒乓球来进行实验,若是铜锣不发声,悬吊的乒乓球被铜锣碰触时,它并不会动,但是只要铜锣发出了声音,再次触碰乒乓球时,乒乓球就会被弹起来。再者是在鼓面上放置豆子,若是鼓面发出了声音,豆子则会跳动。最后的实验就是在弹吉他时,只有琴弦在振动时,才有声音出现。教师让学生通过微课的小视频来观察这些实验,然后总结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可知声音就是由物体振动而引起的一种现象,有利于提高这节课的教学效率。
  三、 结束语
  总之,初中物理教师要发挥微课导入教学法的教学作用,就要树立起创新意识,从发展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切实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此,教师要积极探索更多的微课导入策略,实现物理课堂教学的优化。
  参考文献:
  [1]梁万华.初中物理微课的设计实践与教学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167-168.
  [2]刘春月.论初中物理自主学习中微课教学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40):175-176.
  [3]郑莹.初中物理微实验教学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34(8):47-50.
  作者简介:
   李钢坚,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州市钦南区黄屋屯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537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