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课外阅读量和文学修养的关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人们更深刻的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表现在语文教学中,则是要注重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提升,以此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而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能够有效实现。与小学阶段相比,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综合知识积累,而与高中阶段学生相比,初中阶段的学生有着更多的课外时间,因此初中阶段是学生开展各种课外活动的最佳时期,教师要充分把握这个阶段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积累课外阅读量,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有所收获,提高个人文学修养。
当前我国教育领域出现的新的教育理念,主张学生在自主学习实践过程中实现个人综合能力的发展,其中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在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初中生的课外阅读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时代中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也不断创新发展,通过提高初中生课外阅读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学生创造一条学习知识的有效途径,完成丰富的课外知识积累,为学生后续学习工作夯实基础,可以说,课外阅读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尤其是文学素养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生课外阅读量与文学修养的关系
(一)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并不是为了让学生记住那个知识点,而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如何去读书,通过课外阅读能够有效测试学生的真正阅读能力水平。课外阅读是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拓展延伸,是对课内知识的有效补充,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能够挖掘阅读中的兴趣,有效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自主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效果更加明显。
(二)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很多初中生在遇到写作的时候总是绞尽脑汁,结果还是不知道如何下笔,甚至对写作产生畏难情绪,害怕作文。但是在语文考试中,作文一直占据着非常大的比重,可以想象作文有多重要。学生害怕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存在词汇贫乏,没有东西可写。虽然在初中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作家精心挑选的,无论是内容还是结构,又或者是语言都非常优秀,值得学习借鉴,但是如果学生只懂得写作的相关理论,却没有相关的写作素材,也很难做出好文章,这就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来解决。学生及时将课外阅读中发现的好词好句进行摘抄,对经典成语、歇后语进行记忆背诵,通过大量的素材积累,最终产生量的质变,在写作过程中,不仅选材的题材变得更加宽泛,写出来的文章也变得更有文采。
(三)能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让每个学生都成文学家,而是让更多的学生成为一个有礼貌、有道德、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一个有着高学历的人只能说是一个有高智商的人,并不能说是有文学修养的人,正所谓文以载道,通过大量的文学阅读,学生受到其中隐藏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为人处世的态度、情感以及价值观,甚至能影响学生的一生。阅读是点亮学生一生的灯,引领学生进入另一个世界,让他们学会去感受、体会,让他们更善于发现生活周边的美。
二、如何优化初中生的课外阅读
(一)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引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想办法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在平时注意搜集整理一些有趣的、有意义的课外阅读书单推荐给学生,可以涉及到各个不同的领域,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过程中有效拓宽个人知识面,接触到更多的课外知识内容,在阅读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而在兴趣的指引下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筛选课外阅读数据,当学生对课外阅读有了兴趣并主动去进行课外阅读时,并不是学生感兴趣的课外书籍都是有阅读价值的,要对学生正确选择阅读书籍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去读好书、读有意义的书,读书不仅能够助力学习进步还能帮助自身建立正确人生价值观。课外阅读也需要一定的阅读方法,教师要将跳读法、精读法、略读法等阅读方法教授给学生,引导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不断的课外阅读过程中及时调整阅读方法,让有效的阅读方法助力课外阅读的开展,大大提高阅读质量,提升课外阅读量。
(二)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摘抄经典好句,对有感悟的句子要及时留下自己的观点看法,阅读结束后可以写阅读小记,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这种阅读习惯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主动进行思考,阅读的效果更加明显。初中阶段的学生阅读积累还有限,在阅读过程中必然回到很多难以理解的字词,或者不能理解的文化知识典故,这个时候学生要学会自己借助各种工具书去寻找答案,自主解决问题。这种阅读习惯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并且逐步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研究精神,学习更加严谨,完成更多的知识积累。《现代汉语词典》、《辞海》、《辞源》等都是比较适合初中阶段学生使用的工具书。
(三)学生要主动搜集课外经典作品资料
正所谓凡事预则立,无論是课内还是课外的学习,提前的预习工作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学生要充分重视对课外经典作品资料的搜集,这不仅能够更好帮助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实质上资料的搜集过程也是课外阅读进行的过程。在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作品开始前,先鼓励学生对作品作者的相关资料以及作品形成的历史背景进行查阅,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去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寄托的感情,课外阅读的效果更好。如果作者是以前语文学习过程中接触过的,那么可以将之前学习过的作品与此次将要阅读的作品进行对比。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课外作品,作者通过这部作品进行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在课外阅读开始之前,可以通过查找作者生平经历来更好地把握作品,掌握更多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的课外基本常识,加深学生对作者、对作品的更深层的理解。
(四)学校要对课外阅读给予有力的支持
学生课外阅读量的提升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学校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为学生的阅读创建一个更加融洽的环境。学校要从硬件上给予具体的支持,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需要储备相关的教学辅助资料以及教材,还要配置主流的报刊杂志、诗歌散文、名著小说等内容,及时对图书馆的库存进行充实与更新,让学生有书可读,有书想读,切实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需求。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开办各种课外阅读沙龙活动,鼓励学生参与,重视教师在活动中的引导,让学生、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就课外阅读进行交流,为学生创建接触多样化的知识的渠道,大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助力学生文学修养的培养。
(五)家长要给与充分的鼓励与陪伴
学生的课外阅读并不是一次或者一天就能培养形成的,需要家长在平常的家庭生活中以身作则,给予充分的阅读培养,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家长要改变对课外阅读的消极观点,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与其自身的文学修养之间的内在关系,理解课外阅读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塑造与提升作用。家长可以在家庭中与学生一起进行阅读,发挥家长对孩子的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一般来说在有着浓郁的阅读氛围家庭中的孩子更喜欢阅读,也能够更容易地融入到阅读中去。陪伴孩子阅读的同时,家长还能够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答,大大弥补了教师在课外不能够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有效监督的弊端,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
初中生通过大量课外阅读,大大开拓了自身的学习视野,不仅能够实现字词句上的广泛积累,让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与感受能力都得到大大提升,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无论是在文化沉淀还是在思想升华上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其写作表达能力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学生整个文学修养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需要充分重视课外阅读的开展,有意识地扩大初中生课外阅读量,这不仅是新课改明确提出的要求,更是语文学习的内在需求。
参考文献:
[1]李陶.文学作品阅读基本能力培养[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
[2]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
尹雪静,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809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