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产教生态系统的失衡与平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教育生态学作为一种新兴交叉学科为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方法。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看,农村职业教育产教体系是由诸多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的、复杂的生态系统,但当前系统内供需错位、产教脱节、资源错配等结构性失衡问题突出,制约着农村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及其服务乡村振兴功能与作用的发挥。究其原因,在于受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分割、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制度与政策环境不健全、思维理念滞后等生态因子的综合影响。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的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必须要强化产教生态系统平衡观、明确产教实施主体生态位、优化生态系统环境、调整生态系统结构、强化城乡融合生态发展路径,进而促进自身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教育生态学;农村职业教育;乡村振兴战略;产教失衡;产教平衡
  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机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性工程,对于促进乡村振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应是国家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的重要内容。然而,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发展的应然之路上却走出了一条反生态的实然之路,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侧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侧结构性失衡现象凸显,供需错位、产教脱节、资源错配,致使现阶段农村职业教育产教生态系统出现了危机,制约着农村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探索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生态规律和实现路径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同时,在乡村振兴、产教融合双重战略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使命,其理论与实践研究应该有一个新视野和新思路。教育生态学作为一种新兴的交叉学科,突破单一学科思维局限,采用跨学科综合性研究方法,为探讨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规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本研究以乡村振兴为背景,以教育生态学为视角探讨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产教生态系统问题,以期为促进农村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和乡村振兴实践提供有益参考,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研究理论。
  一、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农村职业教育产教生态系统的平衡观
  (一)教育生态学理论的历史溯源
  一般认为,教育生态学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6 年,英国教育学家艾瑞克·阿什比在其著作《英国、印度和非洲的大学:高等教育的生态学研究》中用生态学诠释大学,提出了“高等教育生态”的概念。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教育生态学”这一概念由美国前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A·克雷明在其1976年出版的专著《公共教育》中首次提出[1]。总之,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推动教育科学跨学科研究、开拓教育科学新领域打开了新视野。随后,教育生态学研究以欧美为中心在全球掀起热潮,并逐渐形成了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教育生态学主要是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尤其是生态系统及其动态平衡、协同进化、环境适应和自组织发展机制等原理来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研究教育与其所处环境的相互作用机理是教育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范畴,旨在探讨最优化的教育生态结构配置和功能发挥互动关系及其实现条件,据此调控教育内外部环境生态失衡,从而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和跨学科研究领域,对于引领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教育生态学生态平衡的主要观点
  作为教育生态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教育生态平衡主要是指教育系统内部平衡和内部诸要素与外部环境的平衡,主要表现为结构上的平衡、功能上的平衡、输入与输出物质和能量的平衡[2]。教育生态平衡观认为,当教育与其社会环境在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交换过程中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时,才能实现和谐发展。但这种生态平衡会因其自身条件、其他系统影响和环境变化而时常会被打破。因此,教育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而非绝对静止的平衡,需要依據社会的发展与需求不断调整,以实现教育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时,教育生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自我维持、调节、反馈、修正功能,但自我调控力度有限。当生态系统所受的外界干扰超过自身调节能力时,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被打破,引起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失衡,这就需要通过社会调节机制和手段实现新的平衡。可见,稳定性、平衡性和可控性是教育生态系统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因此,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把握教育生态平衡的规律和特征,能从根本上揭示教育发展实质,找准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根源,研判系统发展趋势,进而使不断变化的教育生态系统向着系统的目标和方向演进,推进教育稳定发展。
  (三)农村职业教育产教系统的生态平衡观
  从教育生态学及生态系统平衡观视角看,农村职业教育产教生态系统是农村职业教育与产业相互作用,进行物质交换、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的一个复杂生态系统。从本质上看,农村职业教育产教平衡机制的实质是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一方面,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需要从其他社会生态子系统中获取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等资源以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维系系统内外平衡;另一方面,农村职业教育所创造的知识、人才、科技等“产品”只有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畅销”起来,才能实现两者协同进化。同时,农村职业教育产教生态系统内各生态因子有机联系、相互制约,系统平衡呈现出一种动态平衡。当输入与输出值不在“生态阈限值”内时,将导致系统失衡或崩溃,即当农村职业教育的积弊导致其不再适应教育环境和社会需求时,需要主体获取和分析外部信息,及时调整优化原来的办学定位、发展思路等,适应外部教育环境和形势的变化,恢复生态平衡或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进而实现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农村职业教育产教生态系统失衡问题检视
  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审视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产教生态系统,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侧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侧结构性失衡问题突出,供需错位、产教脱节、资源错配,制约着农村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及其服务乡村振兴功能与作用的发挥。   (一)农村职业教育规模质量发展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失衡
  生态学认为,种群的数量和质量是生态系统中种群健康发展的重要表征因子,两者是辩证统一的[3]。据此,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该是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的有机统一。但目前我国职教现有的体制格局是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的产物,农村职业教育无论在规模还是质量上都严重落后于城市、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发达国家数据显示,包括农村职业教育在内的中等职业教育所提供的技能型人才占这些国家人力资源结构的47%[4]。反观我国,据各行业部门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国各类中等农业职业学校仅剩237所,中职农林类招生人数涉农专业招生数从2010年110.4万人逐年递减,现已不足40万人[5]。可见,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轻农、离农、去农”现象已经非常严重。由于缺乏师资队伍、实习实训设备等优质教学资源,目前农村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以偏文科和理论教学,无论在学生培养质量还是职业培训质量等方面都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满足实际需要。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大多是政府以“星火计划”“燎原工程”等形式推进,实施前对农民的实际培训需求关注调研不够,导致培训内容往往难以贴近农民与农村的实际需求,无法体现为“三农”发展服务的目标,自然难受农民欢迎,这也是导致其社会吸引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二)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结构与现代农业产业总体结构失衡
  生态学认为,生态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依赖于稳定、健康的系统结构。就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而言,尚未建立结构合理、开放多元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制约着农村职业教育功能的发挥。第一,横向上看,农村职业教育内部的办学类型结构单一。民办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缓慢,且大多集中在城市地区,并未有效改善县域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结构。同时,统筹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行发展是農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受传统教育思想和社会片面追捧学历教育的影响,当前农村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着重学历教育、轻职业培训现象,尤其是新型职业农民素质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与农民科技培训等非学历教育数量与水平亟待提升。第二,纵向上看,农村职业教育内部的办学层次结构不尽合理。虽然目前我国初步探索了一条以“3+2”“3+3”等形式的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但总体上效果不佳。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院校的机会和比例仍然很低,而农村中职学生则更低。中高职学历教育被限定在中专、大专层次,不仅阻碍了职业教育自身高层次发展通道、失去了吸引力,而且导致原本有限的涉农应用型人才资源流向普通高校。第三,农村职业教育区域办学结构趋同化现象严重。从教育生态位的角度看,立足地方经济特点和自身优势,实施差异化发展是农村职业教育发挥比较优势、形成自身特色的必由之路。然而,当前县域农村职业学校的发展模式和思路高度一致,办学方向普遍脱离本地区实际需要和发展趋势,专业设置盲目跟风,偏离涉农方向,缺乏区域、行业和产业特色。
  (三)农村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与教育资源供给失衡
  维系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发展需要有充足而持续的能量输入。就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生态系统而言,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必须要通过有形的(资金、师资)和无形的(制度、政策)等物质流、能量流以及信息流的不断输入才能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与能量输出,进而实现供需平衡。但是,长期以来,因受人才与分配政策、城乡二元结构、地方经济、思维理念等因素的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在教育资源分配格局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从资金投入上看,在目前我国教育体系内,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着明显的类型不均衡性,教育经费投向侧重于“补基础教育短板”“建高等教育一流”,而职业教育经费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少是不争的事实,致使农村职业学校基础设施、教学条件尤其是实训条件严重落后等问题突出。从师资队伍建设上看,由于城乡差距不断拉大,身处贫穷落后地区的教师不论是生活条件、薪资待遇还是专业成长、个人发展都难以获得与城市一样的机会和资源。同时,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对师资流动具有虹吸效应,农村职业学校缺乏倾斜政策、配套制度等支持,面临着师资不断流失、高水平教师难以引进的双重窘境,严重制约着农村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从信息获取方面看,信息对教育公平的实现有着重要促进作用,但往往容易被忽视,因为只有掌握了有关教育情况、教育政策和发展前景,才能帮助人们做出理性正确的教育判断,实现合乎现实的教育预期。但这对于地处偏僻地区、信息技术落后的农村来说困难重重。与此同时,在产教融合实践中,由于交流沟通机制不健全,信息难以顺畅流通、及时共享,也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农村职业教育在“封闭”的环境中更加步履艰难。
  三、农村职业教育产教生态失衡归因剖析
  农村职业教育产教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跨界的、动态的复杂系统,实施主体多元、利益诉求多样,影响其动态平衡的因素必然是多样复杂的。作为社会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农村职业教育产教生态系统失衡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政策制度环境等生态因子密切相关。
  (一)社会因子的影响: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发展中被边缘化
  长期以来,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城乡二元发展模式,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城市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由此造成了我国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产品保障等方面的显著差距,形成了城乡两级分化的格局。农村教育作为农村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受经济、文化及思维方式的制约。作为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及其制度设计,必然制约着包括农村职业教育在内的农村教育发展。在经济发展上,城乡二元结构的导向是“城市中心论”,从某种角度上看,是以牺牲农村来发展城市,由此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落后于城市。这种经济的“马太效应”加剧了城乡教育的两级分化,而城乡教育差距的拉大又强化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形成了“弱者越弱”的恶性循环。在政策制度安排上,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将发展城市置于优先地位,这一传导效应致使国家教育体制和政策设计也体现出城市教育偏好,由此导致本已处于劣势的农村教育非但未能得到政策倾斜支持,反而失去了公平、均衡发展的政策与制度环境。在资源配置上,在城乡二元结构制度的影响下,国家财政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产品供给等方面的投入远远少于城市,大量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聚集,农村教育资源分配处于劣势地位,发展滞后、质量不高,这是导致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社会根源。   (二)经济因子的束缚: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发展中被弱化
  教育经济学认为,经济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对教育发展具有决定作用;教育又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资源禀赋、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等不尽相同,造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经费的投入、教育普及程度、教育的质量与效益以及人们的求学愿望和教育支付能力,这种影响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表现尤为突出。现阶段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经费投入实行地方政府负责制,这种投入体制对于调动地方政府的办学积极性、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县域各类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种把发展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实行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也使得教育经费的投入受制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状况。在经济发展水平低下、边远落后地区的县市,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经费显然难以得到持续、稳定、足额的保障。
  (三)观念因子的桎梏:思想认知偏差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发展中被异化
  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县域教育发展、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社会教育选择中被“边缘化”,游离在国民教育体系之外,被主流的普通教育所轻视和排斥。究其原因,从政府层面上看,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与功能认知不足,目标导向不清晰,致使部分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办学定位模糊。在具体实践中,将普通教育的发展模式、评价方式套用在职业教育领域,以升学率作为主要考核指标,致使农村职业教育不得不围绕升学“指挥棒”来展开,偏离服务“三农”初衷。同时,由于教育投入的成效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潜隐性,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少数地方政府往往将主要财力和精力集中在能够凸显政绩的领域,而忽视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与作用。从学校层面上看,一些学校的管理者片面地将学校办学危机的根源归结为“办在农村”和“为农服务”。为达到政府的考核要求、迎合农村学子“跳农门”的愿望,将对口升学作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加剧了农村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异化。在农村社会层面,长期以来,我国“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传统封建思想和价值观念及社会唯学历用人导向等深刻阻碍着青少年接受农村职业教育。这在经济条件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表现尤其突出,农村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仍然较低。以上诸多问题看似是技术路线的偏差,实则是观念滞后的问题。
  (四)环境因子的制约:制度与政策环境不完善致使农村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中被虚化
  行业企业的行为表现及其行为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处的制度与政策环境。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仅停留在松散的结合面上,局限于满足部分学生实习、就业等浅层次上,一直未能进入高效、深入、持续发展的阶段。究其原因,一是职业教育立法不健全,产教融合制度缺乏法理性和权威性。目前,我国有关农村职业教育专项立法仍是空白,仅在1996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中有所涉及,且相關法条的内容过于宽泛、模糊。《职业教育法》实施20多年来,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原有的一些内容显然已不适应当前实际和发展需要。由于法律制度供给不足,有关职业教育发展只能依靠政策推进,但政策和规定又往往因人事更迭变动而多变,缺乏权威性、持续性和稳定性。二是产教融合规范体系不健全,制度设计缺乏系统性和协同性。产教融合发展需要统筹产业、教育、科技等资源和相关利益主体协同联动,以形成规范性体系。《关于深化产教融合若干意见》等有关行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参加产教融合的规定大多是“应当、支持、鼓励、强化”等方向性的要求、概念性的表达,且没有明确行业企业等在产教融合具体实践中必须履行哪些必尽义务和职责等,缺乏强制性和可量化、可考核的指标。尤其在一些公私合作领域缺乏组织、管理、协调等制度安排,会引发不同主体在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施中出现无章可循、统筹乏力的局面,甚至会产生矛盾与冲突,从而降低实践效率。
  四、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村职业教育产教生态系统平衡发展的策略
  农村职业教育产教生态系统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具有整体综合效益的生态系统。要发挥系统整体效能,必须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和要求,以教育生态学及其生态系统平衡观来引领农村职业教育产教协调发展,进而促进农村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强化生态系统平衡观,明确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施主体生态位
  教育生态学认为,一个合理的教育生态系统需要处于不同生态位的生态因子各司其职、协同进化,才能实现生态系统平衡、发挥出综合效能。因此,在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实践中,应强化生态系统平衡观,明确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施的主体生态位。
  首先,要强化生态系统平衡观。产教融合生态系统平衡观其实质是遵循教育生态发展的规律和要求,把产教融合发展看作是全面、系统、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过程,以生态学的系统观、平衡观、联系观、动态观来保持产教系统生态平衡,指导产教协调发展。究其归旨是实现教育与产业协调发展,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解决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脱节、生态失衡问题,必须要以教育生态平衡观来引领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将生态和谐理念作为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根本价值取向,按照生态平衡的基本准则和系统观、整体观和平衡观,处理好农村职业教育与其发展环境的生态平衡问题,培育多要素联动、多领域协同的综合创新生态,走产教融合可持续发展之路。
  其次,要找准自身生态位。针对当前农村职业教育产教生态系统中政府、学校、企业和行业等相关生态主体不同程度地存在生态位越位、缺位、错位等问题,对其进行合理的矫正与复位,以避免相关主体游离自身生态位,出现角色混乱或错位现象。从政府层面看,政府在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施中要扮好“统筹与协调者、规划与引导者、评估与监督者、支持与推动者、宣传与促进者”五大角色;从涉农职业学校层面看,要回归立足“三农”、服务“三农”本位,从乡村振兴的战略高度来确定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思路,深化供给侧改革,调整优化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类型、层次与结构,全方位、全要素对接乡村振兴对各类涉农人才需求;从行业企业层面看,企业尤其是行业龙头企业要切实履行好社会责任,承担起重要主体作用,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深度参与或举办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融入地方农业改革发展项目和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行业要推进行业规范和标准现代化建设,制定深化产教融合工作计划,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就业状况信息发布,校企合作对接、教育教学指导、职业技能鉴定等服务。   (二)调整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农村职业教育产教协调发展匹配度
  生物多样性理论认为,多样性维系系统稳定和发展,是系统功能与作用发挥的前提和基础。按照结构与功能相对应、相统一的观点,系统结构配置状况是影响其功能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职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生态系统,保持其生态“多样性”是实现自身发展和产教生态系统平衡的本质要求。因此,必须要遵循系统结构与功能协调统一的规律,以生态多样性引领农村职业教育结构调整,从供给侧入手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增强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功能和作用。
  首先,优化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结构,促进办学形式多元化。坚持培养与培训并举、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重,探索以“因地制宜、按需供给、分类培训、学用结合”为重点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制,培育大批新型职业农民;要针对农村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偏低与乡村振兴对涉农人才层次结构产生的新需求之间不相适应的现实问题,尽快打通职教“断头路”,搭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立交桥”,拓宽中职学生成长通道,提升涉农人才培养层次和质量。同时,着力农科教相结合、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与机制创新,推动农村职业教育深度融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其次,调整农村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服务产业发展多元化。当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兴农业产业是农业职业教育的时代使命。以主导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建设,建设联动专业组群。农村职业教育要紧紧围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依据县域支柱产业、主導产业、特色产业和现代农业产业链布局专业链、人才链,调整专业结构、完善专业体系,打造精准服务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涉农专业组群,助力一二三产融合,支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再次,调整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结构,促进人才供给多样化。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的振兴。乡村人才振兴既要培养一支“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队伍,也要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这要求农村职业教育要切合乡村振兴对各类涉农人才类型与结构、能力与素质的新要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研发新型交叉科目课程,适当增加与生产、经营相关的法律、政策、信息、金融、财税、保险、加工、营销、流通等社会人文课程,进而培养造就一批具有深厚乡土情怀、多元化知识结构、综合化能力结构的复合型、创新型乡村人才。
  (三)完善生态系统环境,健全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运行保障体系
  农村职业教育所处的生态环境是影响其自身发展、功能发挥和产教融合效能的最重要环境变量。保障农村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为有位”,离不开良好的产教融合生态环境的营造,需要构建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组织管理、制度建设、经费投入的环境和机制。
  一是推进产教融合组织创新。宏观层面,要组建专门机构并赋予其切实的决策与行政权力,将目前分散在教育、人力、农业、发展改革、民政、扶贫办等部门的涉农权力、政策和资源等要素整合,变“条块分割”的旧体制为“条块结合”的新体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中观层面,通过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等加强各类涉农职教集团或联盟组织建设,解决好当前“集而不团”的问题,促进资源整合共享和优势互补,打造协同发展共同体。微观层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功能和作用,优化内部人员结构,邀请行业骨干龙头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课程标准制定、专业教材编写、开放共享性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实习实训指导等,从源头实现产教无缝对接。
  二是完善制度生态环境。对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实施各方,需要通过法律制度规范组织行为,提升生态系统整体效益。加快修订职业教育法,确立产教融合的法律责任。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学校、企业、行业协会等产教融合各方主体的责任和义务;规定各级政府推动落实产教融合的法律责任。以国家修订《职业教育法》为契机,加快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专项立法工作,对事关办学经费投入、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等核心问题要有明细规定,尤其在公私合作领域,要明晰政府、行业、企业等相关利益者在产教融合实践中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边界,健全配套制度体系,为社会力量规范、有偿、高效地参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依据和保障。同时,要做好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增强制度设计的系统性与协同性,在多元主体对话沟通、资金项目衔接、信息交流分享等方面搭建平台机制,消除系统内政策和信息等壁垒,以提高政策实施、协同运行的效率,避免有限的涉农资源稀释和内耗。
  三是完善多元投入机制。一方面,着力解决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以县为主”的机制缺陷,中央应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贫困地区设立国家、省农村职业教育专项资金以弥补地方财政配套不足。根据教育受益者的能力原则和成本原则,借鉴国外经验,开征企业职业教育税,发行免费涉农职业教育券。同时,统筹城乡经济、教育均衡发展,保障城市职业教育附加费50%以上用于农村职业教育。制定诸如《农村职业教育经费保障实施办法》,明细各级政府的经费投入职责,并建立经费投入督导、奖惩制度和经费落实情况定期公布、人大代表定期督查机制,从根本上改变监督缺位、落实不力的局面。另一方面,政府要综合运用立法、政策、信贷、税收等杠杆撬动民间资本,以多元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以具体项目为纽带,引导社会力量协同参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6]。
  (四)优化生态平衡路径,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城乡融合发展、均衡发展
  有效解决教育资源供给不足、配置不均是保障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增强其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的关键。同时,统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教”协调发展,是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其功能发挥的前提。
  一是在实施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统筹城乡融合发展,走城乡一体化生态发展之路。统筹城乡农村职业教育结构布局,促进农村职业学校、各类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在城乡间、区域内均衡配置是解决农村职业教育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当前要以资源均衡配置为切入点和突破点,同步规划农村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现代农业产业协调发展。把资源配置和工作重心放到引导农村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上来,提高产教融合质量和效益。发挥示范、优质职业院校的引领带动作用,建立健全东西部、城乡间中高职全方位对口帮扶机制。同时,由于县域经济与产业不一,乡村类型多样、复杂,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基础和发展环境不尽相同,改革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不能“一刀切”。因此,一方面,要引导中职学校围绕县域产业特点和立足自身优势,实施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提高教育资源投入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要按照区域、行业、类型等对现有县域职业学校进行整合或重组,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这是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空间布局不优、资源配置不均,实现教育与区域社会发展良性生态循环的必然选择。
  二是统筹“三教”协调发展,健全农村职业教育网络体系。现阶段在农村坚持“三教”统筹协调发展策略既是贯彻落实十九大提出的“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具体要求,也是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因此,要深化教育招生考试制度等系列综合改革,将中等职业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和学费补贴支助范围,确保高中阶段“普职比大体相当”的教育政策有效落地。尽快打通职教、普教和成教“三教”融通壁垒,为中职生、新型职业农民等继续深造、提升素质、提高学历提供平台与机遇。针对当前乡镇和村基层农村职业教育网络体系破坏严重的现状,要加大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高标准建设一批县级示范性农村职业学校和成人教育基地,引领带动基层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基地尽快恢复和县、乡镇和村三级农村职成(社区)教育网络体系逐步完善,形成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合力。
  参 考 文 献
  [1][2]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
  [3]贺祖斌.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学分析[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4]刘杰.新型职业农民,怎么培育怎样成长[N].光明日报,2019-02-12(15).
  [5]车明朝.寻找真问题 破解真难题——《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重大问题研究》取得丰硕成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3):11-16.
  [6]张旭刚.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实践困境与治理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8(10):59-6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825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