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当今时代,随着知识量的激增,教师不可能教会学生所有知识,最终还是需要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学习。只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使学生真正运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实现对知识的获取和内化。因此,本文从精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势利导,创造自主学习空间;重视训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反复强化,培养良好自学习惯四个方面,对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策略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提升
小学生可塑性较强,而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品质与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关键时期。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数学基础的奠定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受到数学学科特点的限制,当前的小学生在数学自主学习能力上的提升效果不容乐观。为了能够转变这一现状,笔者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一、精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是一种教学的艺术,恰当有趣的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出发为学生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同时,教学情境的创设还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从而使课堂教学也充满生气和乐趣。为了使情境的创设能够满足学生的基本兴趣需求,教师不仅需要在情境中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状态去感染学生,还应利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尝试自主学习,从而发挥出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例如:在学习“圆柱与圆锥”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认识和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掌握圆柱表面积和体积、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及推导过程,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对教学情境的创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我首先开展了一个小型的讨论会,要求学生先在纸上画出圆柱和圆锥的图形,再想一下生活中都有哪些圆柱和圆锥形状的物品,从而将学生引入到生活情境氛围中。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们相继提出了“柱子”“易拉罐”“圣诞树”“蛋筒”等物品,从而对其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在这一情境氛围中,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之前所学的知识来想一想圆柱的表面积应该如何计算,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对圆柱的思考中,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
二、因势利导,创造自主学习空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不能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空间的创造性提供。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现状极为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自主思考,长此以往,则会导致学生思维僵化。为此,教师应因势利导,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即借助师生交流或生生交流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思维和学习成果的机会,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具自主性和趣味性。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全体学生参与进去,重视师生、生生思维之间的碰撞,以确保学生能够在交流互动中主动、快乐、创造性地学习,如此必然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和发展的空间。
例如:在学习“正比例与反比例”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理解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会正确判断正、反比例的量,并了解表示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图像特征,我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自主学习空间,带学生真正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妙处。因此,在上课之后,我首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分组,随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以下两个任务:(一)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够遇到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情况,试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二)对例子进行合作探究,讨论和归纳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随着这两个小任务的提出,我首先为学生举出了文具店的数量和总价的关系,并回答了学生的一些相关问题,从而在交流中为学生自主学习该课内容奠定了基础。学生对其有了一定的了解后,便自发进行了探索和讨论,从而在思维碰撞中提高了自身的自主学习与表达能力。
三、重视训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所谓“实践出真知”,意思是只有在数学实践训练中,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自主学习的基本操作技能。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阶段,而实践训练能够在二者之间架起连通的桥梁。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和时间,使学生能够在训练中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所在,并在这一过程中有所体会。在这一基础上,教师便可利用有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大脑的加工,进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最终使学生逐渐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例如:在学习“圆”的过程中,考虑到圆在生活中非常常见,所以我主要以实践训练为基础展开教学。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诸多生活中的圆形的物体,使学生对其有了一个更为直观的形象化认识。在这一基础上,我首先要求学生拿出纸笔进行动手操作,独立画圆。在学生展示出自己所画的圆后,我随即要求学生对教材进行研读,去了解何为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并在自己所画的圆中标出来,从而使学生将知识与实践结合到一起,这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思维和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在自主了解到圆的各部分名称之后,我随即引导学生对圆的特征展开了探讨。在这一过程中,我为学生展示了一些圆形纸片,并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尝试对圆的特征进行总结,从而使学生在实践训练中逐渐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操作技能。
四、反復强化,培养良好自学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由此可见,提高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只是第一阶段,其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如此才能确保学生在任何学科、任何环境下都能有效自律。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反复强化,从其思维、行为、习惯等多方面进行引导。小学生的思维具有不稳定性,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在认真听讲的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并用心观察和记忆,为其养成良好自学习惯奠定基础。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利用实时规范和检查来进行辅助,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自学习惯。
例如:在学习“百分数”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并能够正确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化,以确保学生能够逐步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因此,在揭示百分数这一课题的过程中,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五种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和对比,使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初次将其与现实生活联系到了一起,并对其意义和写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这一基础上,我顺利将学生带入到了对百分数的学习中,并对学生的思考和学习方式进行了实时的点拨和规范,有效避免了学生走进误区。当然,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良好自学习惯,我在教学中还利用检查的方式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巩固,从而使学生在针对性的改进中促进了自身自学习惯的形成。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够有效增强小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使学生乐于去发现数学和体验数学。因此,当代教师应该从多个角度出发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使学生养成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蒋贵斌.浅谈有关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教学[J].学周刊,2019(11)
[2]刘文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教学策略摭谈[J].中国农村教育,2019(05)
[3]吴仕强.以生为本,有效引导——浅析小学数学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才智,2019(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888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