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本科教育的改革要点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丽丽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学生对英语的需求越来越明显,所以在我国掀起了一股股学英语的狂潮。与此相反,汉语言文学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小,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兴趣也越来越小,而如果想改变这种现状,让大学生重新关注汉语言文学,激发他们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首先应该知道影响汉语言文学本科教育的因素有哪些,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为此,文章首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特点进行了阐述;其次,探讨了当前汉语言文学本科教育阶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几点对汉语言文学本科教育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本科教育;改革要点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0-0114-03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关简介
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理论基础以及相关阅读、写作等能力的人才,从而让他们能够担任新闻文艺出版部门、汉语言文学科研机构和与此相关的机关事业单位从事文化评价等工作。而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最密切的工作是语文教育。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在不同的年代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查阅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等能力,为他们查找资料扫清障碍。在网络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社会条件。汉语言文学本科教育是比较专业、系统性地研究汉语言文学的起点,同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打基础时期。汉语言文学的改革与中国社会特定的变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时代为汉语言文学打上了鲜明的烙印,可以说,人们对汉语言文学研究的情况可以反映出这个时代文化发展的情况。汉语言文学专业不仅有基本的理论性课程,同时还包括必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比如教育实习、见习、教育调查、社会调查等,这些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影响很大,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塑造更为健全的人格。总之,汉语言文学所要培养出的学生属于综合型人才,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善于与人进行交流,可以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语言信息。
二、汉语言文学本科教育教学现状
在建设文化自信的今天,汉语言文学专业承载着国人的期望。文化自信的形成并不是依托于改革开放以后文化的发展就可以实现的,还需要不断挖掘和传承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而要完成这些工作,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汉语言文学方面的人才。然而,事实上,由于社会发展的不断变革,真正愿意坚守在汉语言文坛上的人越来越少,而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给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更让人无可奈何的是,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育教学过程表现出很多的问题,影响了高校向相关领域输送人才的进程,具体情况如下:
(一)教学目标与社会实际需要脱节严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企业,他们都渴望招聘到综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而社会每年能够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提供的对口岗位越来越少,这就增加了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前景的担忧。有些喜欢计算机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甚至课上时间自学计算机知识,这种情况无疑表现出了学生对于该专业发展情况不看好的态度。从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情况来看,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实际的教学过程与市场需求脱节严重,高校所培养出的学生并不能胜任工作岗位。一般而言,我们所谈及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只为了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对具体的教学活动做出的一种纲领性要求和指导,而对于本科阶段的一些专业而言,教学目标被进一步细化为对相关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更为专业化的培训教育工作。有时候甚至会对每一个课时所要实現的教学目标做出规定,这样的教学目标更具针对性。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可以进行判断,当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仍然停留在对知识体系进行规划或者划分时,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早就已经进入下一个阶段,即对人才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以及实际应用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这就要求在为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立教学目标时,要具有一定的前沿意识,要发挥出目标的效能,不能让目标在制定之初就已经“背上”过时、不切合实际的标签,这样不仅会打击学生对该专业发展的信心,同时对该专业的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
(二)教学内容未体现出实用性
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作用就是用来交流,而我们对其进行研究也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出它的作用。但是,很多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往往会忽略汉语言的实用性,总是喜欢挑选那些高深莫测的知识让学生进行研究,似乎只有当教学内容让每个学生都看不懂时才能体现出自己教学水平高和知识储备丰富的优势。学生是接受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主体,只有当授课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并且在他们能够掌握的能力范围以内时,教学内容的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来。从该专业学生毕业发展方向来看,他们所从事的工作都是与文学类相关的职业,比如新闻文艺出版部门、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等。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根据学生今后发展的实际需要合理选择,难度不能过大,而且范围也不能过偏,要以实用性为主。除此以外,还要选择那些常用语句作为重点内容让学生掌握。之所以要开展教育改革工作,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人才市场对人才专业素养的要求。从现阶段汉语言文学专业所普遍使用的教材来看,都存在过时、老套的问题,在围绕专业核心知识对知识体系进行构建的过程中,教学内容非常复杂冗长,学生在学习、理解这部分内容时很吃力,对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打击很大,而且还浪费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这部分抽象、生涩难懂的知识应用的频率却非常的少,实用性不强。而且有些教材内容过偏,学生基本上未曾有过涉猎,因此学起来比较困难,慢慢地就失去了对汉语言文学知识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到了相关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对于大多数的汉语言文学内容而言,都很枯燥无味,很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如果教师不能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那么就难以保证课堂教学效果。有些教师只会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都是很固定的教学“套路”。课前做好课件,然后课上念给学生听,根本不考虑学生的听课感受,所以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在课堂上呼呼大睡。有的学生会用玩手机、闲聊的方式消磨时间。教材上全是各种各样的文字,而课件上也是大大小小的汉语言文字,教师每节课都在喋喋不休地阅读这些文字,试想有哪个学生能够长期坚持下来呢?这就要求教师可以适当地采用别的教学手段,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多媒体设备并不是仅有一个播放PPT的作用,如果教师能够“走心”,他们可以把那些单纯的汉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形象的图片或者小视频,让学生能够从视觉和听觉上都接受汉语言文学的熏陶,这样学生才能慢慢地对汉语言文学感兴趣。当然,教师还可以把新媒体教学技术引入到教学课堂中来,发挥出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各自的优势,在不同的教学环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优化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认清一个现实,那就是学生不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要让学生主动地接受,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而不是一个旁观者,要发挥出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
三、汉语言文学本科教育的改革要点
汉语言文学本科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对于我国传统汉语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不可否认,当前我国汉语言文学本科教育教学过程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制约了该专业的发展,同时也使得该专业学生的发展范围受到限制。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汉语言文学本科教育进行改革,从而使得汉语言文学健康发展,为该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光明的发展前景。针对当前汉语言文学本科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展教育改革工作:
(一)优化教育教学结构
优化教育教学结构指的是对教材内容和教学课件内容的优化,保证教学内容具有实用性,从而满足学生的需要。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不仅要保证其所开展的教学工作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同时还要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的兴趣,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让教学内容由无声向有声转变,由静态向动态转变,调动学生的视觉系统和听觉系统的积极性。汉语言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也要考虑到它的这种性质,在对汉语言文学教育教学结构进行优化的过程中要保证原汁原味,不能为了追求形式而丧失了汉语言文学的本质特征,从而南辕北辙,失去开设这门课程的意义和作用。对于一些不重要或者应用范围小的教学内容,可以进行专业性的删除,从而让教学内容更为精简,也能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师还可以扮演调研人员的角色,与学生进行交流,参考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让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师也可以与企业多联系,看看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人才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素质,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内容的质量。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对于人才培养过程也很重要,因此,教师也要重视该工作,关注教学的细节,以学生需要为核心,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保质保量的人才。
(二)丰富教學方式
虽然多媒体设备的功能较为强大,但是很多教师却未能把它的功能有效地发挥出来,从而导致学生听课兴趣不高,课堂教学氛围不够活跃。为了丰富教学方式,教师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挖掘多媒体设备的潜力,比如把那些枯燥的文字转化为图片、动画等形式;另一方面也可以积极地引入新的教学技术,比如新媒体、VR技术等。对于VR技术,教师可以利用其3D功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全新的学习体验,让他们体验到什么是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们知道,不同的汉语言文学有不同的特点,如果教师可以利用VR技术根据不同年代的汉语言文学模拟出相对应的社会语言环境,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一下,那么必然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兴趣。而对于新媒体技术,教师可以采用反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学生在课堂上频繁地进行互动。给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在课下完成一些查阅资料、研究话题等任务,而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从而保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以促进良好课堂学习氛围的形成。总而言之,教师在改革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始终要围绕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主人公,而不是单方面地被动接受教育,这样才能让师生都实现自己的目的。
(三)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根据市场发展的规律,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实际需要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教学结构。虽然汉语言文学更倾向于理论研究,但是让学生接受必要的应用型培训科目教育也很有必要,只有让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都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后,他们的价值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来。而要开展培训工作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比如,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划分专门的培训基地,并且招聘专业化的教师,让学生接受专业而且系统化的培训教育,从而保证教学的整体质量。写作、编辑等能力是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而这些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文学基础,同时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练习,通过不断实践使学生更为得心应手、恰当得体地运用一些点缀性词语。
(四)加强对教学评估体系的构建
在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展教学工作过程当中,由于该专业本身的特殊性,使得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教学评估体系所涉及的内容和考核方式既不合理,也不科学,从而使得教师降低了对自己和学生的要求,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这就要求学校领导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个问题,根据该专业的特点,加强对教学评估体系的构建,让教师的教学行为在相关的要求下得到规范,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一定的要求,避免学生因为过度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迷失了方向。学院学工部要不定时地对该专业课程质量进行检查,体现出监督管理的价值和作用,保证汉语言文学本科教育改革的有效性。
四、结束语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承和发展我国传统语言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提高我国传统文化世纪影响力的有利条件之一,而本科教育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汉语言文学的基础,对汉语言文学本科教育进行改革创新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因此,需要优化教育教学结构,注意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为学生选择实用性强的教材,同样也需要保证课件内容的适应性;丰富教学方式,将新媒体、VR技术等引入教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对教学评估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陈婕.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探讨[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6):14-16.
[2]彭松乔.问题与出路——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05):102-106.
[3]杜刚.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86-9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416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