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诈骗犯罪侦防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通过针对老年人保健品诈骗犯罪案件分析,揭示保健品诈骗犯罪案件现状、特点、犯罪团伙实施犯罪方式、方法、场所等,揭发犯罪分子的伪善面具,透视犯罪团伙背后的阴谋,并提出侦查和防范对策,以期对公安机关及社会各界打击和防范保健品诈骗犯罪的实际工作提供参考,保障老年人人身财产安全和净化保健品市场。
关键词:保健品;老年人;诈骗;侦查;防范
中图分类号:D9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12-0036-05
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日渐提高,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使得近十年来我国65周岁以上的老人数量逐年增加,人口老龄化的进程逐渐加快,老年人数量的增多催生了诸多专门针对老年人所实施的诈骗犯罪案件,其中保健品诈骗犯罪便是一类典型。随着人口老龄化现状加剧,从而激增针对老年人实施的诈骗犯罪案件。公安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公安机关共侦破保健品诈骗案件30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900余人,追赃挽损1.4亿余元,由此可见保健品诈骗犯罪案件已经不容忽视。这类犯罪案件让大量的老年人上当受骗,有的老年人甚至掏空积蓄购买诈骗犯罪分子所销售的保健品,不仅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承受了身体和心灵上的巨大痛苦,使其幸福安宁的晚年生活被扰乱,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了国家形象。鉴于保健品诈骗犯罪案件的多发及其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公安机关在近些年来开展了这类犯罪案件的专项打击,但到目前为止,针对保健品犯罪的研究论文比较少,缺乏对犯罪案件的系统分析。本文在总结相关参考文献与大量案例基础上,对保健品诈骗犯罪案件现状、特点、犯罪团伙实施犯罪方式、方法、场所等进行系统分析,揭发犯罪分子的伪善面具,透视犯罪团伙背后的阴谋,并提出侦查和防范对策,为公安机关及社会各界打击和防范保健品诈骗犯罪的实际工作提供参考,保障老年人人身财产安全和净化保健品市场。
一、保健品诈骗概述
(一)保健品诈骗犯罪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而保健品实际上是保健食品的简称,其在国外通常被称为膳食补充剂,根据《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方法》的定义,保健食品是指生成具有特定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从中可以看出,保健品属于食品,并非药品,不具有治疗功能。综上,笔者认为,保健品诈骗是一种以保健品销售为载体所从事的犯罪活动,这种犯罪有其独特的行为方式,具体来讲保健品诈骗犯罪是指行为人以骗取钱财为目的,在保健品宣傳、销售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方式,使消费者产生错误认识,进而购买保健品,涉案公私财物达到较大的行为。具体来说,夸大、虚构产品功效,做虚假广告以及冒充专家以虚高价格销售保健品或者将保健品冒充具有治疗功效的药品进行销售等,均属于这里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具体表现形式。
(二)保健品诈骗犯罪现状
1.侵害对象以老年群体为主。在生育率降低,医疗水平进步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下,我国出现了新生儿以及青壮年人口比例下降,老年人人口则不断增加的情况,目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针对这种形势,国家也在宏观层面上出台多种针对老年群体的福利、养老、医疗等方面的法律及规章制度以保障老年人的各项权益,然而就是本来应该受到优待和照顾的老年群体,却成为从事保健品诈骗的不法分子实施诈骗犯罪行为的首选目标。纵览近些年来爆发的层出不穷的保健品诈骗案例,其受害群体主要是老年人。2019年4月在武汉江岸区,警方破获一起保健品诈骗犯罪案件中,由近百人组成的犯罪团伙对普通食品的功效进行虚假宣传,并以药品的名义向老年人进行高价销售,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受害老人就达3000余人,涉案金额达到了3500万元。在今年3月常州警方办理的一起保健品诈骗案件中,犯罪团伙是以“免费旅游”“免费体检”等手段诱惑老年人前往听课,然后实施以虚高价格销售其产品牟取非法利益犯罪事实。类似案例比比皆是,一方面是由于老年人随年龄的增长,对健康与生活质量的需求不断增加,防范意识较差,因此在保健品诈骗犯罪分子精心设计的骗局中成为标的主体。另一方面,子女对老年人缺乏关心与照顾。很多子女对老人购买保健品的事情并不知道,甚至有老人离世之后子女在整理遗物时才发现了大量保健品,近年来,老年人因购买虚假保健品被骗巨额财产、老年人迷信虚假保健品而贻害健康或贻误治疗、老年人去世后子女发现满屋保健品等新闻层出不穷。
2.犯罪团伙分工明确、组织严密。保健品诈骗犯罪行为的实施具有阶段性,从前期的散发传单或是电话来访到开展活动虚假宣传,再到后期的免费体检、旅游,甚至在老人购买保健品之后为二次诈骗做准备的售后回访,每个阶段犯罪行为的实施都由团伙内不同的人员来进行。这就决定了保健品诈骗犯罪团伙往往具有比较完整的组织结构,且分工明确,每个环节均有专人负责,构成严密的犯罪网络。2017年郑州警方打掉一个大型保健品诈骗犯罪团伙由团伙头目、业务骨干、业务员、物流人员、仓储人员等分工不同的犯罪分子组成,层级架构分明,而且犯罪团伙在每个窝点还设置热线组、回访组、售后组等,嫌疑人按照各自分工有条不紊实施诈骗行为。这样的犯罪团伙一般人数较多,内部具有鲜明的层次结构,犯罪团伙的主谋往往在幕后对整个团伙的犯罪行为进行指挥和操控。
3.作案流窜性强,涉案地域范围广。为了防止受骗人警觉、逃避执法部门打击等,保健品诈骗犯罪团伙不会长期盘踞在一个地方进行持续作案,而是采取在某地实施诈骗行为并骗取了一定数量的钱财之后,就会卷款潜逃,转而流窜到另一个地方继续作案。现实案例中,为了让老人放心购买保健品,诈骗分子往往会告诉老人购买保健品在先行支付钱款之后会有补贴政策,可以退款甚至超额补贴,老人听到这种说法会动心,认为反正不用花自己的钱,便会购买大量的保健品,然而在之后想要领取补贴时却发现之前向其承诺的业务员已经联系不上,保健品诈骗犯罪团伙已经逃之夭夭。近些年来,随着层出不穷的保健品诈骗案例的曝光,相关部门加大了对此类犯罪的监管和打击力度,然而这并没有阻止犯罪分子继续将犯罪的黑手伸向老人,而是使此类犯罪团伙向监管力度较弱的三四线落后城市甚至是农村进行转移,其中农村留守老人更是成为诈骗犯罪分子眼中的重点目标,农村的青壮年一般都外出打工,儿女不在身边,留在农村的老人比较孤独且防范意识差,从事保健品诈骗的不法分子便会乘虚而入,大打亲情牌、对其销售的产品虚假宣传,由于青年人不在身边,没人能识破骗局,留守老人就会落入诈骗分子精心设计的圈套。在公安部组织打掉的一起涉及十五省的特大保健品诈骗犯罪案件中,案件就是发端于浙江瑞安,犯罪分子在瑞安骗取40万元后,便立即关闭店铺组织人员离开瑞安,公安机关经过缜密侦查发现,该保健品诈骗犯罪团伙组织结构庞大,流窜于各地作案,作案地竟然涉及全国十五个省份,并且涉案金额巨大。 (三)保健品诈骗作案手段分析
1.通过散发传单、赠送礼品等方式吸引老年人注意。保健品诈骗团伙往往是各地流窜作案,每到一个城市,都要首先吸引老年群体的关注,这样才能够发展其所销售保健品的买家。针对老年人分辨能力下降、爱占小便宜等特点,诈骗分子会采取相应的套路来引诱老年人一步步踏入其精心设计的陷阱。首先,保健品诈骗团伙犯罪分子会在老年人群体经常活动的地带如公园等健身场所或者是医院等医疗场所以及老年人居住较多的小区周边散发传单,吸引老年人去听由诈骗团伙举办的所谓的“养生健康讲座”,并且传单上往往会写明,凭传单入场的老年人可免费获得鸡蛋等礼品。由于老年人贪图小便宜的心理,他们大多会去讲座现场,有的甚至会推荐其他老年人朋友前去听课取礼品。
2.举办养生讲座,采取会销方式对老年人进行洗脑。在经过了前期的宣传和铺垫,引发了一定数量的老年人关注之后,诈骗团伙会举办以为大家科普健康养生知识为名的讲座,并且这些讲座多会打着公益活动的幌子,号称是某个大型公司或者是机构承办,以此让前来参加讲座的老人对其真实性和权威性更加深信不疑。而对于举办讲座活动的地点,诈骗团伙大多会在举办前一天才公布,来防止太早公布被执法部门或是受害者家属得到消息。在讲座现场,团伙成员会首先以领取礼品的名义登记老人的信息,并刻意与老人拉家常套近乎,询问老人退休前的职业、家庭子女情况、疾病史等,其真实目的是为了判断老人的购买能力和身体状况,以便对症下药,明确给老人推荐保健品的价格区间和种类,总之,都是为了推销产品做铺垫。另外,在讲座现场,诈骗团伙会竭尽所能给听课的老年人进行洗脑,传授所谓的养生之道,并且灌输应该将存款投资在保健品的购买上这种理念,一步步引诱老人将自己的钱拿出来高价购买诈骗团伙所销售的保健品。
3.组织免费旅游、免费体检,引发老年人健康焦虑,“专家”义诊卖产品。在举办讲座,获取了老年人的基本信息之后,诈骗团伙便会组织老人进行免费旅游,而旅游的目的地大多是公司旗下的养生基地等,且名为旅游,实际上老人在这些养生基地会被带去做所谓的“免费体检”,用来做体检的仪器大多并不正规,很多甚至是专门用来骗人的,诈骗团伙的犯罪分子可以通过电脑随意修改体检结果。犯罪分子会结合之前了解到的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疾病史,给出一份假的体检报告单,称老人患了某种疾病,并且夸大老人的病情,抓住老年人对疾病恐惧的心理,引发老年人的健康焦虑。这时,会有号称“专家”来为老年人进行义诊,指出老年人的病情很严重,但是只要按照其开出的药方购买保健品进行服用,就能保证药到病除,有的甚至会开具保证书,称服用一定期限之后如果病情没有改善便会全额退款,本来就对于自己的情况感到焦虑的老人,面对“专家”的保证,大多数会失去抵抗力,不惜花重金去购买其推销的保健品。而当有老年人发现了没有疗效回去要求退款时,诈骗团伙会以需要长时间服用才能见效等理由来搪塞拒不退款,有的团伙甚至是在骗取了一部分钱款之后就关门大吉,玩失踪,流窜到下一个城市继续作案。
4.定期回访,亲情服务,实施二次诈骗。在销售保健品的过程中,诈骗团伙成员会重点关注那些身体疾病较多,一次性购买保健品金额较大的老年人,并且在之后会派业务员到这些人家中进行定期回访,名义上是对老年人的身体情况和服用保健品的疗效进行跟踪调查,实际上是进一步观察老人的家庭情况和经济实力,为后续的行骗做准备工作。另外,诈骗分子还会抓住老年人群体普遍缺少子女陪伴、比较孤独等心理特点,大打亲情牌,不僅经常给老人买水果、陪老人聊天,有的甚至对老人以“爸”“妈”相称,采取亲情攻势让老人的理智进一步沦陷,对这些诈骗团伙成员所推销的保健品更加不设防,彻底失去了戒备心理。不仅如此,诈骗分子还会选择时机向老人提出向销售公司存钱,并称这是一种理财手段,每年都会有高额的利息回报,而且存钱的老人在之后购买保健品时还能享受更多优惠和折扣,在前期已经被所谓的“专家”洗脑,后期又加上业务员的亲情服务,再加上看到可以拿利息和享受优惠,在众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老年人往往会落入诈骗团伙成员精心设计的二次诈骗的圈套中。
二、保健品诈骗犯罪侦防对策
(一)保健品诈骗侦查对策
1.卧底侦查,摸清团伙经营模式及人员架构。保健品诈骗犯罪团伙成员普遍具有较强的法律规避意识和反侦查意识,诈骗组织通常披着类似健康咨询服务等的外衣,对外表现不出显著的违法犯罪特征,并且团伙成员在举行讲座、促销等活动时会采取凭入场券进场等手段避免除了听课的老年人以外的年轻人或者无关人员进入其窝点,因此整体来看,保健品诈骗犯罪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而侦查人员要想摸清诈骗团伙具体的犯罪手段、经营模式、人员结构等,就必须深入团伙内部。针对这种情况,侦查机关可以利用涉案公司所发布的招聘信息,通过派人应聘求职的方式打入诈骗犯罪团伙内部。保健品诈骗团伙需要很多机灵、性格好、会聊天的年轻人,利用他们打出亲情牌来博得老年人的好感,因此,侦查机关可以派出年轻干警来应聘保健品诈骗犯罪团伙内部的工作人员进行卧底侦查。卧底侦查人员要注意在不暴露身份的情况下,摸清犯罪团伙所涉及的窝点位置、团伙内部的人员结构、经营模式以及涉案人员信息等。诈骗罪犯罪手段的核心是“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体现在保健品诈骗犯罪中表现为利用体检夸大老年人的病情,随后虚假宣传保健品疗效,因此侦查人员首先便应该具体摸清诈骗团伙是在什么时间,利用什么方式实施这些手段的。其次,卧底侦查人员应该理清该销售公司内部的人员层级结构,查清涉案人员信息,特别是关注犯罪团伙的主犯,以及团伙所销售的保健品性质和来源,这关于犯罪性质和情节,因此这一点也需要重点查明。另外,这个保健品诈骗组织是否独立,在其他城市是否还有平行机构,上线是否还有主犯,是否形成了遍布各大城市的保健品诈骗犯罪集团,侦查机关是否能够通过一个团伙打掉一个遍布多省市的犯罪集团,这些都需要卧底侦查人员积极搜寻情报线索。
2.追踪物流、资金流流向,深挖上线涉案人员。保健品诈骗犯罪案件往往具有超大规模的犯罪团伙,涉及全国多个省份,由上而下实行公司化运作。面对这样的特大保健品诈骗犯罪团伙,侦查机关应该以最先涉案的销售团伙为突破口,追查其物流和资金流,来查清和打击整个犯罪网络。 保健品诈骗犯罪一般会设有多个窝点,销售和仓储分开,有的公司化运作的犯罪团伙将仓库设在某一个城市,各销售门店销售出保健品时,公司会安排从仓库通过物流公司进行发货。因此,侦查人员可以选择从购买保健品的老人收到产品时的物流单据入手,通过物流单号进行层层倒查,锁定可疑的上线犯罪嫌疑人的信息以及仓储窝点的地址信息,从而更清晰的掌握整个诈骗犯罪团伙的具体规模和分布情况。
对于规模较大的保健品诈骗犯罪团伙来说,无论其人员成分多复杂、涉案地域范围多广,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牟取非法利益,其资金流总会向犯罪上游流动,因此,如果能掌握其资金流,就能顺线追查出其上线的犯罪嫌疑人,梳理出犯罪团伙的层级结构。侦查人员可以通过比较容易获取的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信息,比如某个门店负责人的身份信息,来关联出其名下开户的银行卡,进而调取其交易流水,查找可疑的上线嫌疑人,再通过上线嫌疑人的资金流向,梳理摸清物流、仓储、运输以及各个销售点的信息。
3.争取异地警方配合,统一收网。由于保健品诈骗团伙涉案人员众多、涉案地域范围较广,在办案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有上线同案犯或者是其他销售、仓储等窝点在其他城市的情况,因此,在办案的收网抓捕阶段,争取异地警方的配合对于成功打掉特大的保健品诈骗团伙是十分重要的。这就要求主办地公安机关要在基本锁定了外地的嫌疑人,准确掌握了异地窝点信息之后,派侦查员前往涉案地城市,将案情信息详细通报给当地警方,并對于线索的进一步落地侦控以及最后的收网抓捕进行沟通协调,请求异地警方的配合。只有在侦查信息准确、人员保障充实、地方配合到位的前提下,最终才能开展收网抓捕行动。需要注意的是开展收网抓捕行动时,主办地公安机关应当对各个涉案地的抓捕小组进行统一指挥,统一下达抓捕指令,在抓捕顺序上应该力争先将犯罪团伙的主犯首领擒获,这样可以斩断其与各个下线窝点的联系,避免其向下级犯罪分子通风报信的情况出现。在将诈骗窝点的嫌疑人抓获之后,应该迅速核对是否遗漏已经锁定的主要嫌疑人,如果有,应该尽快通过对已抓获嫌疑人的讯问掌握其去向,在其还没有逃往外地之前将其抓捕归案。
(二)全方位固定证据,准确认定犯罪
保健品诈骗犯罪案件中许多物证、书证以及电子证据对于准确还原犯罪事实,认定案件性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抓捕民警在抓捕犯罪嫌疑人的现场要注意这些证据的收集工作。首先对于现场发现的保健品要分门别类予以扣押,并且送到食药相关部门进行检验鉴定,查清保健品的性质和来源,为诈骗分子的犯罪行为涉及一罪还是数罪、此罪还是彼罪的定性问题提供依据。其次,保健品诈骗犯罪团伙对于行骗的套路都是经过事先精心设计的,往往会形成纸面记载或者电子文件,比如诈骗团伙的行骗话术剧本、会销讲座记录、重点顾客名单等,这些证据对于认定诈骗犯罪的主观故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抓捕人员在讲座举办地点、办公、仓储窝点等现场要着重注意搜集此类证据。另外,现场发现的账本、销售凭证、收据等都不能遗漏,全部进行扣押,作为认定犯罪金额的主要依据。
除了物证、书证等的收集,对于犯罪嫌疑人的审讯和受害者的询问笔录也是定案的重要证据之一,保健品诈骗的主要手段是夸大老年人的病情和虚构保健品成分、疗效等,侦查人员无论是在审讯还是询问过程中都要重点对实施虚假宣传和虚构病情的细节进行掌握,比如诈骗分子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以什么身份、什么方式对老年人实施的上述手段,有些负责一对一诊疗的犯罪分子会宣称自己是专家教授来博得老年人的信任,有些会通过利用假仪器给老年人体检的方式来虚构、夸大其病情,这些细节都要通过讯问、询问还原出来,从而准确的认定虚构事实的客观行为和非法占有的主观目的。
(三)保健品诈骗犯罪的防范对策
保健品诈骗犯罪是一种主要针对老年人实施的侵财型犯罪,损害了广大本应该受到社会优待和照顾的老年人的财产利益,严重污染了社会风气,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给无数老年人家庭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公安机关以及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对于此类案件在加强打击的同时更要侧重“打防并举”,重视源头治理,争取通过建立有效的管控和防范对策来减少案件的发生。
1.加大保健品市场监管力度。目前保健品市场鱼龙混杂,乱象亟待整治。作为保健品市场靠前监管的主体,行政执法部门应该切实负起责任,做好源头管理。对于从事保健品销售以及健康咨询业务等的从业者,只要是涉及保健产品的销售,就应该要求其经营场所必须证照齐全。而对于其销售的产品,卫生、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要进行严格的抽检,对于卫生标准、食用标准不达标的,应该坚决予以取缔和处罚。如果是涉及虚假宣传的销售者,市场监管执法部门应当在职权范围内对其进行检查,必要时可以采取吊销其营业执照并做出相应的行政处罚,如果其行为涉嫌刑事犯罪,行政执法部门应该迅速移交公安机关对其进行立案侦查。另外,公安机关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旅馆、酒店、出租房、物流站等容易隐藏保健品诈骗犯罪的场所的检查,让保健品诈骗团伙没有藏身之地。
2.促进银发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趋势逐渐加深,面对老年人群体市场的“银发经济”需求旺盛,而由于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比较大,其他方面的消费需求较低,又有一定的退休金和消费能力,因此很多老年人热衷于购买保健品,这让很多不法商家将目光盯准了体制规范并不健全的保健品市场,并将黑手伸向了老人,使银发经济乱象丛生,保健品市场更是成为其中的重灾区。为了遏制这种保健品市场乱象,政府应该重视发展银发经济,规范银发经济市场,打造新的银发经济增长点,特别是规范从事老年人养老、保健等方面的个体经营者的从业准则,让银发经济市场在健康的体制下运转,让抓住商机的老年人消费市场从业者能够有政策上的支持,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能享受市场经济发展果实,让不法分子没有可乘之机,让老年人远离他们的骚扰和欺诈,打造一个安定、舒适、有保障的老年人生活环境。
3.针对老年人加强保健品防诈骗宣传教育。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于身体出现疾病的恐惧心理日益增加,并且自身的分辨、判断能力出现下降,加之很多老年人的子女不在自己身边,处于独居的状态,因此面对保健品诈骗犯罪团伙精心设计的骗局,老年人的抵抗力往往较弱。改善这种情况需要在公安机关的引领和带动下,发动全社会利用媒体等形式全方位预防保健品诈骗进行宣传,这其中应当包括对于保健食品的科普宣传、对骗人企业和经销商的曝光、对犯罪案例及时公布等。公安机关应当结合自己直接侦办保健品诈骗案件的经验,对于保健品诈骗团伙常用的诈骗套路进行总结,定期派善于沟通的民警走进社区以讲课的形式进行预防保健品诈骗的宣传,加强老年人保健品诈骗的防范意识。另外,老年人的家人、子女在防范老年人遭受保健品诈骗过程中也起到关键作用,子女在平时生活中应该主动多关心老人,引导老人,让老人建立起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而不是迷信保健品,更不能盲目地购买来源不明的保健品。还应该培养老年人的维权意识,在发现被骗之后,要及时举报维权,可以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向药监局等监管部门或者是公安机关进行举报,让违法犯罪分子得到应有的惩处。总之,只有全社会都关注、关爱老年人,帮助老年人树立防骗意识,才不至于让少数保健品诈骗分子抓住可乘之机,将黑手伸向老年人群体。 4.完善医疗体系,改善看病难现状。老年人普遍存在忌讳就医的心理,这也跟客观上确实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等现状有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老人把自己的健康需求寄托在并不靠谱的保健品身上。因此,要在根本上防止老人遭受保健品诈骗,就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医疗体系,给老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和就医观。具体来讲,在一些三四线城市以及落后地区应该大力加强医疗卫生基础建设,延伸医疗服务触角,在人口较多的偏远社区建立医疗服务中心,提供體检、B超、诊断、开药等基础医疗服务,让社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定期检查身体和进行疾病的初步诊疗。另外,在现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应该借助互联网医疗蓬勃发展的大趋势,构建分级治疗、家庭医生等诊疗体系,让广大老年人有更方便、快捷的就诊渠道,享受高效的医疗服务。只有能让老年人能够方便地通过正常渠道到正规医院进行就医,才能进一步消灭保健品诈骗犯罪滋生的土壤,让犯罪分子没有可乘之机。
参考文献:
〔1〕戴先任.保健品诈骗高发亟须“打治结合”[N].中国商报,2018-12-25.
〔2〕孙艳萍.老年人保健品的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河南大学,2015.
〔3〕上海虹口捣毁保健品诈骗团伙[J].中国防伪报道,2018,(10):95.
〔4〕柴国京.老年人被骗事件的法理分析与权益保障[D].烟台大学,2017.
〔5〕皮勇.论新型网络犯罪立法及其适用[J].中国社会科学,2018,(10):126,150+207.
〔6〕海兰法.以保健品冒充药品销售也可构成诈骗罪[J].农村新技术,2018,(09):63.
〔7〕张萍.加大打击老年人保健品诈骗活动[N].财会信报,2018-03-19(E04).
〔8〕老年人最容易上当的五种诈骗陷阱[J].中国防伪报道,2018,(01):36-37.
〔9〕盛会.保健品诈骗频发需多重反思[N].健康报,2018-01-11(002).
〔10〕公安部组织指挥15省市公安机关侦破“6·15”涉老年人保健品诈骗案[J].中国防伪报道,2017,(09):13.
〔11〕郑州警方破获特大保健品诈骗案,百余嫌犯落网[J].中国防伪报道,2017,(09):14-16.
(责任编辑 徐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907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