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小说《活着》读后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余华先生在《活着》中,用浅显的文字,平淡的话语书写了富贵悲惨的一生。为读者讲述一个与命运的互相感激、互相仇恨的关系。讲述虽然命运让人感到无奈与沉重,但是忍受苦难活着的勇气;讲述眼泪所具有的宽广;讲述感情的伟大和苦难的价值;讲述人活着的意义。余华先生教会人们在困苦中寻找希望,在苦难中寻找活着的价值与乐趣。人活着就要好好活着,活着才能够感受世界,才能够发现世界。
关键词:余华; 活着; 读后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12-006-001
随着负担加重,人们能够感受到生命与大地的距离愈加贴近。在人们将负担完全抛下之后,会感觉生命如鸿毛一样轻盈,会逐渐飘向空中,逐渐远离大地,远离大地上可爱的生命,此时,人们只是存在于半真状态,其一切活动均会丧失原本价值与意义。那么,生命的意义何在?只有认真感受生命,才能够感知生命的存在。
1.感情让活着充满动力
1.1亲情
在阅读小说《活着》之后,发现这篇小说的主旋律就是亲情,由于主人公富贵自身原因与外部环境等,使其在青年之后就一直饱受苦难,但是亲情始终陪伴左右,富贵将家产败光之后,母亲对他说:没事,人这一生最重要的是开心,穷也不怕。他爹对此十分气愤,然而仅仅要求其把债务转换为铜钱还债,主要目的是让其了解“钱难挣”。富贵在被迫从军之后,几乎是九死一生,然而,其仍然忍受着炮火与饥冷,因为想念自己的娘亲、凤霞、家珍和有庆[1]。正是基于亲情,使得富贵无论在面临何种环境时,都坚定着自己努力活下去的信念。
1.2爱情
迎娶家珍是富贵这一生做的最对的事情,也是最幸运的事情,家珍时时刻刻影响着富贵。家珍在生下有庆之后,便回到富贵身边共同面对生活的困苦,给富贵带来活着的动力。在家珍的影响下,使他越來越豁达,越能够从容面对生活的苦难。文中有一个情节,让人至今难忘,家珍在地里干农活,忽然听到有人叫她的名字,叫儿子的名字,之后家珍抬头张望,看到了富贵,起初没有认出,当富贵走近后,俩人幸福的拥抱在一起,家珍将泪水洒在富贵肩膀上,只说一句:回来就好。人活着,爱人活着,便是晴天。
2.命运打击人们活着的勇气
全篇阅读《活着》已经需要巨大的勇气,而主人公富贵的一生更需要勇气,如同被诅咒一般,人的离去是大自然的规律,然而让人无法接受的是白发人送黑发人,最后他只能孤独地活着[2]。
文中写道:一头老牛完成犁地工作之前,一个人在完成他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之前,上苍是不会让其结束生命的。不论其想活着还是想离去,都必须活着,因为这就是命运。余华先生最擅长的就是在冰冷中描写残酷,他通过一种缓慢、平静的手法,打破读者仅有的幻想,使人隐隐不快,同时让人感慨命运带来的残酷。
3.坚韧是活着的最佳途径
富贵为什么能够在接连的苦难中坚强的活着?可以从余华先生创作初衷一探究竟。余华先生无意间听到《老黑奴》这首民歌,歌中讲述了老黑奴悲惨的一生,身边的人逐渐离去,而他仍然对世界充满希望,没有一丝抱怨。余华先生被这首歌曲所打动,决心要创作一篇此种小说,即《活着》。余华先生对活着一词进行了解释:在中华语言中“活着”充满力量,此种力量并非来自愤怒与咆哮,而是基于忍受,忍受生命赋予自己的责任,忍受现实对自己的打击[3]。
富贵一生历经苦难,到最后只身一人,此种惨烈景象难以让人想象,但是余华先生为富贵成功找到缓解苦难的途径,就是坚忍。因此,促使整部小说由于此种坚忍,变得更加悲痛、沉郁而坚定,没有血泪控诉与撕心尖叫,甚至在小说中感受不到愤怒,所有文字均体现出富贵经受生活磨难处的忍耐以及包容一切的胸怀,即使其面临再大的苦难,也会将其消解于自身坚忍之中。以此角度分析,《活着》与《美丽人生》有异曲同工之处,在电影中,父亲为了儿子能够活下去,只能坚忍的活着,并通过自己的智慧为儿子赢得生存机会,最终付出生命。
只有坚忍才能够对抗苦难,才能够找到生命的光芒,这也许是余华先生“活着”的哲学,生命需要坚忍作为支撑。
4.悲惨活着的因果
余华先生通过冷色调文字,将平实的生活变得具有吸引力,将有血有肉、生动的悲剧展现于读者面前。但是,富贵的悲剧似乎存在因果循环。青年富贵是个不折不扣的顽少,在成家之后还是未将其顽劣本性改掉,和青楼女子鬼混,甚至与其在大街上玩骑马游戏,向其岳父请安,这是何其荒诞。另外,富贵年轻时嗜赌成性,由于父亲疏于管教,而母亲与发妻过于隐忍,使其变本加厉。之后被他人设计圈套,将家产败光,由此拉开了富贵的悲剧人生。父亲一命呜呼,母亲由于过劳累而病重卧床,富贵在求医问药途中不幸被抓做壮丁,在战场上,富贵、老全和春生成为患难战友,然而战火无情,其坚忍地面对战友离去的痛苦,基于对亲人的想念,才使得其继续活着。在战争结束富贵回到家乡,本以为可以安稳度过余生,然而,却需要面对母亲离去与凤霞成为聋哑人的噩耗,之后有庆为了救县长夫人而亡,凤霞由于难产亡,女婿由于吊车而亡,发妻在此期间也离他而去,苦根也没能留下陪伴他。最后剩下一头老牛在黄昏陪伴富贵回家,成为让人难忘的画面。
人们希望自己能够获得精彩,希望用微笑面对明天,然而所有生命均会经受命运锤炼,最后发现生命的绚烂,是基于内心的从容和淡定。人们希望自己能够得到他人认可,然而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存在较大差异,自己的行为并不能够获得所有人的满意,最后发现,自己的世界只属于自己,与他人没有任何关系。
参考文献:
[1]秦子荃,王凌云.我们生而破碎,用活着来修修补补——《活着》读后感[J]青年文学家,2018(3):123-125
[2]张洁琪.活着在于忍受——读余华《活着》[J]北方文学,2017(33):36
[3]白璐.解读余华小说《活着》的影视改编价值[J]戏剧之家, 2018(3):79-8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02657.htm